所有的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展,就连最繁琐的免费医保,似乎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麻烦。
这一天,一直在县里的黄玉明突然回来了。
自从调去县里后,黄玉明回沂溪的机会不是太多。
如今的华安县委,黄玉明算是少有的本地少壮派,虽然姚书记在县里的口碑足够好,但本地人还是更愿意先找黄玉明。
先去看过自己的老母亲,母子俩拉了一阵家常,得知又做了体检还没有发现什么健康问题黄玉明也忍不住和母亲开玩笑了:
“妈,你现在的待遇挺高啊,半年搞了两次体检,比县里的干部都好呢。”
老奶奶也有段时间没见二儿子,于是问了一下儿子家里的情况。
高晓辉正在放暑假,这次却没有回来,黄玉明说,她又去进修去了。
黄玉明笑着告诉大哥,大嫂上了大学,给高晓辉带来不小的压力。她只是个普通师范生,为了不被大嫂落下太多,也在忙着进步。
聊完了这些家长里短,兄弟俩才有机会谈正事。
黄玉明这次回来,是传达县委的通知,或者说省里和地区的通知。
南湘省委已经下达文件通知,今年会在全省干一次农村基层评选,要树立一个南湘本地的‘大寨’模范。
姚书记领会到了领导的意图,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沂溪公社和黄家湾大队。
不管是公社还是大队,都足以称得上突出的标兵。而黄玉明作为前黄家湾大队支书和沂溪公社书记,理所当然被派了回来。
这件事,黄不凡早就从毛书记那里知道了,也不怎么奇怪。
黄玉明之所以急着赶回来,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哥不爱出风头,生怕他又要‘藏拙’。
殊不知,今非昔比,都清楚知道往后的发展趋势了,黄不凡也不介意稍微露点脸。
于是随口说道:“老二,这个事情我没意见。反正我们黄家湾大队的情况摆在那里,谁要是不服就来比拼比拼。”
至于公社的事,黄不凡自认为和自己无关,那是曹书记需要操心的。
听到大哥不介意,黄玉明也轻松了不少,但还是习惯性地问道:
“虽然黄家湾大队现在的情况不错,但我们也不能止步于此,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打算吗?”
关于未来的发展,黄玉明毫不怀疑大哥的眼光。
从他被迫退伍回来,到现在才九年时间,黄家湾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大队,发展成全华安首屈一指的单位,几乎都是大哥一手促成的。
而沂溪公社也是一样。别看沂溪大队这里的繁华,自己香草溪冲口那热火朝天的场景,似乎不是黄不凡这个卫生院院长的能力。
但黄玉明却清楚的很,就连最初的富华厂,也还是自己大哥一手推动落地的呢。
听到弟弟这么问自己,黄不凡心里突然想到曾家的事来。
如果没有曾国兵,黄不凡毫不介意让曾大清白拿一份荣耀。
但前一世太清楚曾国兵的阴险,同时也为了让黄家湾的发展,不会有任何风险的可能,黄不凡认为,有必要做点预防措施。
于是说道:“老二啊,如果黄家湾真的想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老曾的能力还是远远不够啊。”
黄玉明愣了一下,在他心里,对曾大清还是挺欣赏的。虽然也知道他进取力有所欠缺,但老成持重,算是挺放心的人。
但大哥既然都说出来了,自己就得考虑这个事。可问题又来了,就算顺利让曾大清退下来,谁来接这个担子?
黄不凡却不以为然:“既然连老曾都力所不逮,我们黄家湾确实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第一届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水泥厂必定还是大队的支柱。
我的意思,到时候让水泥厂厂长和大队支书一肩挑。有个大学生当支书,不管是学识还是能力,大队的将来就更稳妥了。”
79年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逐步扩大,黄玉明对此也有自己的认知:
“你说的有道理,刚好现在是暑假,知青大学生都在,我这几天就去召集大家开会,看几个大学生们有没有这个意愿。
黄不凡放心了,这件事由黄玉明去操作,凭他在黄家湾的威望,谁都不会有多话。就连曾大清,也不会想到是自己从中作梗。
黄玉明走后,黄不凡心里也颇为无奈,曾大清这个人并不差,但自己无法放心下曾国兵。
曾大清受点委屈,也只能说是受了儿子的‘鱼池之殃’,怪不得别人。
黄不凡不知道的事,黄玉明回到黄家湾,竟然立即着手处理这件事。当晚就分别找曾大清和几个大学生分别谈话。
听说省里要搞基层评选,曾大清心里还是挺激动的。可黄玉明没说几句话,就把他说得自己都怀疑自己了。
黄玉明在黄家湾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话没有人敢怀疑。
黄玉明和曾大清说,老曾,这几年你对我们大队有功劳还有苦劳,但对于大队今后的发展,你有什么计划?
曾大清完全拿不出自己的主意啊,只是用惯有的那种憨厚神态说:
“黄书记,我这人没有其他本事,但可以做到你指哪打哪,绝对不会含糊。”
黄玉明也是哭笑不得,只好耐着性子解释了一通。
说别看我们黄家湾现在风风火火,可如果只知道原地踏步,那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打回原形。要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曾大清终于退缩了,自己主动提出,只要大队发现了有能力的人,自己就会马上让贤……
黄玉明又和赵国庆等人谈话,没想到这里一开始也碰了几个软钉子。
孙建国就别说了,只说自己是个搞技术的,对管别人没兴趣也没能力。
赵国庆说得委婉一些,说自己管理水泥厂还行,有您这个老厂长掌舵,学习了那么多年,多少有了点经验。但当大队的支书可是两回事……
最后还是黄玉明提醒,如果将来有个乱来的支书,你以为水泥厂能够幸免?覆巢之下无完卵,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好。
黄家湾大队的管理其实也简单,管好了水泥厂基本就搞定了一半。其他的茶厂,不需要操太多的心,收音机厂有高小鹰在,更是无需插手。
于是,黄玉明回来的第二天,黄家湾大队召开了党员先进分子会议,推选赵国庆为黄家湾大队的支部书记,曾大清为副支书。
虽然,赵国庆还要一年之后才能毕业,不能长时间处理大队的事务,但有曾大清这个‘老支书’在,一切都会平稳过渡。
黄不凡也参加了会议,轮到他发言时,对曾大清这几年的付出做了高度评价。
还提议,大队不能忘了这些做出过贡献的‘老干部’,从当年的威伯,到现在的曾大清,都要让他们能享受到黄家湾发展的红利。
这也就意味着,就曾大清个人来说,今后的生活,大队已经给他兜了底。
曾大清在这方面倒是感觉敏锐,马上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大好事。
当着大家推辞了几句,最后自然是‘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份荣誉。但在心里,对黄不凡却又多了几分感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