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志和朱小桐结婚多年,黄不凡当时给他们做主,其实是想让他们‘先斩后奏’的。
朱小桐的父母不同意,他们在沂溪医院结婚,孩子都有了了你还不同意?
74年年初,当时的烟口公社李主任带着朱小桐的父母来了一趟,被黄不凡一个诈唬就给摆平了。
他们夫妻结婚后也没有急着要孩子,其实朱小桐也是有想法的。
毕竟身边这么多知青想考大学,她也有了进步的想法。
只可惜那年高考没有考上,78年才生了孩子,如今快三岁了,也是夫妻俩的宝贝疙瘩。
黄小军自己能走路后,一直就跟在美文屁股后面当小弟,对黄不凡这个便宜伯伯也很亲昵。
今天因为调皮捣蛋被朱小桐揍,一看到黄不凡就叫嚷起来。
黄不凡也知道这小子不是省油的灯,但还是蹲下搂住他,嘴里安抚着让他别哭:
都是男子汉,怎么能动不动流眼泪,今后怎么当解放军?
却抬头问朱小桐:“小桐,今天怎么这么狠心?”
朱小桐也是哭笑不得,自己生的孩子,有几个母亲真舍得下手揍?但院长问起这个问题,她还是说了几句。
原来,黄小军虽然还不到三岁,却已经是公社驻地这一带有名的“飞猴子”。
以前还有个美文能降服他,美文上学了,白天的黄小军就有点无法无天了。
这不,吃过午饭,这小子叫上几个小伙伴,沿着医院后面那条小路,直接奔到了药铺里,糟蹋了不少的药材。
沂溪医院的药铺可不仅仅是中药材,更主要是刘伟方的几个同学搞中药研究的结果。
如今负责药圃的叫李东江,看到自己一年心血培养出来的药材被糟蹋,心里那个气啊。
只是知道是副院长的儿子不好动手,但还是跑过来和朱小桐告了状。
这不,朱小桐就是为了这事教训黄小军呢。
正在做饭的黄德志也出来了,和黄不凡打了个招呼:
“院长,我家这臭小子弄坏了药圃,虽然是小事,但不能马虎,我的意见还是把药圃围起来。”
两人也有了好几天不见,干脆坐下来聊了一阵,黄德志介绍了一下医院这段时间来的情况。
最后还很兴奋地说了一个好消息,中药研究的事情有进展了。
罗德江说,调去卫校的那两个同学正在整理资料,近期就会送去潭州,先请黎老把把关。
算起来,罗德江等人来沂溪医院也有五六年了。
刘伟方等搞临床的人还好,几个更醉心搞研究的人,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如今总算出了结果。
黄不凡也很高兴,但并没有要立即去问清楚的意思。
他甚至还让黄德志不要心急,搞研究不是一时半会能出结果的,五六年我们都等得起,还急在这一时?
沂溪医院三栋的住院部已经不能满足使用,加上不久之前分配来的三十个华安卫校的人才,人手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黄不凡交代黄德志,医院再次扩建的事看来拖不得了。
两人搭档这么多年,默契已经成了本能。黄不凡定在方针,黄德志就是最好的执行者,这已经不需要怀疑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黄不凡还要去富华厂,就安排困难烈属的事情和胡厂长继续商讨。
昨天已经说好了,蒋小娥也跟着回了香草溪,这件事黄不凡感觉并没有难度,于是先去了岳父家。
蒋家刚刚吃完早饭不久,蒋国球在水泥厂上班,家里只有蒋玉波老俩口。看到女婿进来,两老非常高兴。
岳母张翠花赶紧起身去泡茶,却看到小女儿也跟着进来,随口问了一句:“你怎么回来了,今天不要上班吗?”
蒋小娥还没来得及回答,黄不凡就拉住岳母:
“妈,你先别急着去泡茶,我有个事要说一下,你和爹有什么意见。”
三个人坐下,蒋小娥这个当事人借口去泡茶进了厨房,蒋玉波给女婿派了支烟问什么事。
黄不凡也不绕弯子,直接说了蒋小娥的事:
“小娥也21岁了,是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不知道你们两老的意思怎么样?”
蒋玉波还以为女儿在沂溪医院找了对象,要不然,怎么需要大女婿出面说这个事?于是笑着说无所谓,你帮着拿主意就行。
岳母张翠花却有点迟疑:“姑爷,话虽然是这个话,是不是小娥自己有什么想法?”
黄不凡点点头:“陈支书的儿子贺盛明,和小娥也是同学,两个人知根知底,那个后生我也见过,是个踏实人,不知道您的意见?”
蒋玉波没有说话,张翠花却叹气,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要是以前,陈家那小子也确实不错。但小娥已经在医院上班了,嫁给他是不是不大合适。都说一工一农一世穷,将来有苦受啊……”
黄不凡呵呵笑着解释:“您二老放心,现在政策不同了,一些年后,吃国家粮的也不会有太多的优越感。
女人找对象不就是图人品么?贺盛明虽然是农村户口,但我看有点前途,你们如果只是有这方面的担忧,那大可不必。”
有了大女婿这番话,蒋玉波老两口都没意见了:
“你都这么说,那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随她自己做主好了……”
在厨房的蒋小娥听到动静,终于端着茶出来了,脸上带着隐藏不住的笑意。
蒋玉波却还是说了几句:“你的事自己拿主意,将来是好是歹都是自己受,娘家可帮不了你什么。”
这个事就这么轻松解决,黄不凡还要去富华厂。蒋小娥却说急着回医院上班,黄不凡走后不久,她也急匆匆出了门。
来到富华厂,和胡厂长朱总工继续昨天的话题。他们昨天就约好了,黄不凡明天去潭州找田司令,今天来只是和胡厂长商量一些细节。
确定了所有的细节,黄不凡回到医院打了个电话给杨光明。
得知沂溪公社要搞这样的大事,杨光明既高兴也有点担忧:
“不凡老弟,这虽然是大好事,但能不能做到,可不能出岔子啊。”
黄不凡安慰杨光明不用担心,你离开南湘也有几年了,华安富桥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你不敢想象的,接受一些困难军属不在话下。
按照黄不凡的理解,南湘省内的困难烈属,顶破天也就一百多号人,沂溪公社三个大单位足以消化。
既然黄不凡有把握,杨光明也就没有多说,让他明天直接去军分区,自己会和老田通个气。
第二天,黄不凡自己开车,带着胡厂长一起来到潭州,很顺利见到了田司令。
胡厂长稍微有点拘谨,毕竟他是军人出身,见到田司令这样的将军,有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黄不凡就要自然多了,连雷老那养的擎天柱都见过,胆气也壮了许多,很尊敬地和田司令打了招呼……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