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偶然看到,他获奖的新闻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书桌的图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林未晚刚把文创园的后续维护方案改到第三版,指尖划过鼠标滚轮时,右下角突然弹出一条行业新闻推送,标题里“顾时砚”三个字像颗小石子,猝不及防砸进她心里。
她的手顿在鼠标上,目光牢牢钉在屏幕上——“年度新锐设计师奖揭晓,顾时砚以‘老城新生’项目斩获金奖”。配图里的他穿着深灰色西装,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捧着水晶奖杯,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和以前一起改图纸时的模样几乎没差,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连呼吸都变得轻了。她点开新闻,逐字逐句地读,指尖无意识地蹭着键盘边缘。新闻里写着“‘老城新生’项目以尊重历史肌理为核心,将老巷排水系统与现代设计融合,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保留了城市记忆”,看到“排水系统”几个字时,她忽然想起那天在老街公馆里听到的话,想起他蹲在青石板上算坡度的背影——原来他一直没放下对老建筑的执念,一直记得他们曾经聊过的“让老房子活起来”的心愿。
页面往下滑,是记者对他的专访。问他“项目推进中最困难的是什么”,他说“是平衡实用与美感,就像在旧布料上绣新花,既要守住底色,又要开出新意”。这句话让林未晚的眼眶忽然发热,以前他们一起做老城改造时,她总急着画新图纸,顾时砚就常说这句话,那时她没太懂,现在看着屏幕上的文字,才明白他藏在设计里的温柔——不是颠覆,是守护。
手机在桌角震动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消息,附了同一条新闻的“你看了吗?顾时砚获奖了!他这个项目,跟你们以前做的那个好像啊!”
林未晚盯着消息看了很久,手指在输入框里敲了又删,最后只回复了一个“嗯”。她怕多说一个字,就会泄露出藏不住的情绪——其实她想问,这个项目是不是他早就想做的?是不是在某个加班的深夜,也会想起他们一起蹲在巷口吃面包的日子?可这些话,终究只能藏在心里,像没说出口的祝福,轻轻落在屏幕上。
她起身走到阳台,常春藤的新叶又长了些,顺着栏杆爬得老高,叶尖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她想起去年冬天,顾时砚说“等春天来了,这常春藤就能爬满阳台”,现在春天早就过了,常春藤真的爬满了栏杆,可他却不在了。风穿过藤蔓,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说那些没说完的话。
回到书桌前,她点开新闻里的“老城新生”项目图集。第一张就是老巷的改造前后对比,改造后的巷子保留了青石板路,排水口藏在石板缝里,缝边刻着缠枝纹,和她当初在文创园设计的莲花排水口竟有几分相似。看到第三张图时,她的呼吸忽然顿住——巷口的面馆还在,门口挂着新的木牌,上面刻着“晚砚面馆”,字体是顾时砚常用的行书。
她记得这家面馆,以前他们常去吃馄饨,老板说等改造完要重新装修,顾时砚当时笑着说“那我帮您写块招牌吧”。那时她还笑他“人家老板不一定看得上你的字”,现在看着图里的木牌,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原来有些承诺,他一直记得,即使身边没有她,也还是兑现了。
电脑右下角的新闻推送还在跳,有人在评论区说“顾设计师的项目里藏着烟火气,不像别的设计只讲噱头”。林未晚看着那条评论,忽然笑了。她想起顾时砚以前总说“设计不是画给别人看的,是给住在里面的人用的”,现在他做到了,用自己的设计,守住了一条老巷的烟火气,也守住了他们曾经的初心。
她关掉新闻页面,重新打开维护方案。指尖落在键盘上时,忽然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以前她总怕自己做不好,怕辜负了他教的东西,现在看着他的新闻,忽然明白——最好的纪念不是念念不忘,是把他教的道理,变成自己的设计;把他们一起的初心,藏进每一个细节里。
傍晚的时候,她收到了周女士发来的消息:“顾总那边说,下周想约你聊聊文创园和‘老城新生’项目的联动可能,你有空吗?”
林未晚看着消息,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后回复“有空”。她想,这次见面,她要好好跟他说声“恭喜”,要告诉他,她看到了“晚砚面馆”的招牌,看到了他藏在设计里的温柔;还要告诉他,她现在也能独立做好一个项目,能把他们一起的初心,继续下去。
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下去,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林未晚把维护方案保存好,起身走到阳台。常春藤的叶子在暮色里泛着淡淡的绿,她伸手摸了摸叶片,忽然觉得心里充满了勇气。她知道,有些相遇是为了一起走一段路,有些分离是为了各自成为更好的人,而她和顾时砚,或许就是后者——在各自的领域里,守着同一份初心,把日子过成了曾经期待的样子。
她拿出手机,重新点开那条新闻,对着领奖台上的顾时砚,轻轻说了句“恭喜”。风带着这句话,穿过阳台的常春藤,飘向远方,像一封没寄出的信,载着她的祝福,落在他看得见的地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晚风知我意,骄阳入你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