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会议室重逢,公事公办的语气
周三下午的方案汇报会,林未晚提前十分钟到了会议室。甲方代表还没到,她正低头整理着ppt的细节,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顾时砚走了进来。
他今天换了件藏蓝色的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卷到小臂,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走到主位旁边的椅子坐下,动作自然得仿佛这里本就是他的主场。
“顾总监。”林未晚抬起头,习惯性地想叫他的名字,话到嘴边又强行拐了个弯。
“林设计师。”顾时砚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落在她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方案都准备好了?”
“嗯,准备好了。”林未晚把笔记本往旁边挪了挪,腾出过道,“您要看一下吗?”
“不用,”他指尖在平板电脑上点了几下,语气平淡无波,“按照流程走就行。”
这六个字,像一道无形的墙,瞬间把两人拉回了纯粹的工作关系里。林未晚垂下眼,不再说话,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以前他们一起给甲方汇报,他总会提前跟她过一遍重点,甚至会调侃她“ppt的动画效果别搞太花,甲方领导眼神不好”。
没过多久,甲方的张总和李工陆续到场,会议室的气氛立刻严肃起来。顾时砚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张总,李工,今天请二位来,是关于社区花园景观设计方案的最终汇报。先由林设计师为大家讲解设计思路,之后我再补充技术层面的说明。”
他的语气客气、专业,带着典型的职场距离感,和当年那个会在汇报前帮她整理衣领、低声说“别紧张,你讲得很好”的顾时砚,判若两人。
林未晚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开始讲解方案。她从整体规划讲到分区设计,从植物配置讲到人文关怀,每一个数据、每一处细节都烂熟于心。讲到老年活动区的石凳布局时,她特意看了顾时砚一眼——那是他们昨天讨论到深夜才确定的方案。
顾时砚正微微前倾着身体,目光专注地落在投影幕布上,偶尔会在平板电脑上记录些什么,神情一丝不苟。
汇报进行到一半,甲方的李工提出了疑问:“林设计师,你这个儿童游乐区的橡胶颗粒地面,成本会不会太高了?我们之前做的项目,用普通塑胶也没什么问题。”
林未晚刚想解释橡胶颗粒的安全性优势,顾时砚已经先一步开口,语气依旧是公事公办的冷静:“李工,儿童游乐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橡胶颗粒的缓冲性能是普通塑胶的1.5倍,能有效降低儿童摔倒时的受伤风险。从长远来看,这笔投入是值得的。”他顿了顿,补充道,“关于成本,我们已经做了优化,选用的是国产优质材料,价格比进口品牌低了近三成。”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数据翔实,瞬间打消了李工的疑虑。林未晚看着他从容不迫的侧脸,心里有点发酸——他还是这么了解她的设计意图,还是这么擅长在细节处为她解围,可这份默契,却被裹上了一层“公事公办”的外衣。
汇报结束后,甲方张总很满意,握着顾时砚的手连说了几个“好”:“顾总监,林设计师,你们这个方案做得很用心,既考虑了美观,又兼顾了实用性,我们很认可。”
“张总过奖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顾时砚微笑着回应,语气恰到好处的谦逊,“后续施工过程中,我们会随时跟进,确保方案落地效果。”
送走甲方代表,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未晚和顾时砚。她收拾着电脑和文件,听到他在身后说:“方案通过了,接下来就是施工配合了。林设计师,你这边需要安排驻场设计师吗?”
“我可以每周来现场两次,跟进施工进度。”林未晚转过身,看着他,“顾总监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驻场的主要工作是核对施工细节,及时解决现场问题。”他走到她面前,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施工进度表和需要重点把控的节点,你看一下。”
林未晚接过文件,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术语和节点,忽然想起三年前,他们一起负责的那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也是这样在会议室里,他把施工重点一条一条讲给她听,末了还会加一句“辛苦了,晚上请你吃你最爱的那家酸菜鱼”。
“没什么问题的话,”顾时砚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明天上午十点,在施工现场开第一次协调会,你准时到。”
“好。”林未晚把文件放进包里,点点头,“那我先走了,顾总监。”
“嗯。”他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林未晚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下午五点半,正是青川市下班的高峰期。她忽然很想知道,现在的顾时砚,下班后会做什么?是像以前一样,留在办公室看文件看到深夜,还是……已经有了新的生活?
她甩了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出脑海。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呢?他们是工作伙伴,是“顾总监”和“林设计师”,仅此而已。
第二天的施工现场协调会,远比林未晚想象的要忙碌。工地上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她跟着顾时砚和施工方的负责人,一处处核对图纸,解决问题。
“这里的花坛尺寸和图纸有偏差,必须返工。”顾时砚指着一处正在施工的花坛,语气不容置疑。
施工方的负责人面露难色:“顾总监,返工的话,工期和成本都会增加……”
“安全和质量是底线,”顾时砚的声音冷了几分,“如果因为尺寸偏差导致花卉种植密度不够,影响整体效果,这个责任谁来担?”
负责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点头答应返工。
林未晚在一旁看着,心里有些感慨。他还是那个对质量要求苛刻的顾时砚,只是现在,这份苛刻只针对工作,再也不会在她熬夜画图时,温柔地让她“差不多就行了,别累坏了身体”。
中午在工地附近的小餐馆吃饭,顾时砚和施工方的人坐在一起谈工作,林未晚找了个角落的位置,默默吃着盒饭。吃到一半,有人在她对面坐下,她抬头一看,是顾时砚。
“施工方的人还在谈细节,我先过来了。”他解释了一句,然后就着盒饭,开始扒拉米饭,“下午两点,还有个材料进场验收,你别忘了。”
“嗯,记得。”林未晚低下头,继续吃饭,心里却在想,他是不是……没地方可去,才会坐到这里来?
“对了,”顾时砚忽然开口,语气依旧是公事公办的那种,“你住的酒店离工地有点远,明天开始,设计院有班车到工地,你可以坐班车过来,能省点时间。”
林未晚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谢谢顾总监。”
他没说话,只是低头吃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吃完饭后,顾时砚先一步离开,去和施工方的人汇合。林未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的关心,他的提醒,都被包裹在“公事公办”的语气里,像一层透明的薄膜,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隔开了他们。
她知道,这样的重逢,这样的合作,或许才是他们之间最合理的距离。只是偶尔在某个瞬间,当他习惯性地为她解围,习惯性地提醒她注意细节时,她还是会忍不住想起过去,想起那个没有“顾总监”和“林设计师”,只有“时砚”和“未晚”的曾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晚风知我意,骄阳入你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