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市中心,胜利游行的终点。时间被草莓甜筒的香气和人群的汗味搅和在一起,发了疯似的冲向终点。
那一声夹杂着绝望的疯狂的怒吼,从叮当作响的二手福特车里炸开时,车里那群颠到快散架的欧冠冠军们,集体懵逼了三秒。
他们一个个睡眼惺忪,表情呆滞,活像一群冬眠的松鼠,刚被人用核桃砸了天灵盖,醒了但脑子还是一团浆糊。
“冲锋?”球队新晋的转圈天王安东尼,茫然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他的脑子还停留在“macbook强制关机,素材灰飞烟灭”的巨大创伤里,“老板,我们……冲哪儿?敌人……在哪儿?”
高仇向懒得废话,直接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猛地拽开那扇一拉就“嘎吱”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侧滑门,第一个跳了下去。一个落地,一个踉跄,差点就亲吻了沥青马路,幸好他眼疾手快,一把薅住一个胖球迷弹性十足的啤酒肚,这才勉强保住了自己四冠王教头的最后一点脸面。
随后,这群平均身价几千万欧元,刚享受完香槟浴的球星们,终于在汽车尾气和烤肠味的微风里反应了过来。
他们看到了。
前方几百米处,那辆像海市蜃楼一样越开越远的巨大华丽的红色敞篷花车。
他们也看到了。
主教练站在人群里,那个渺小又无比决绝的背影,像极了要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荒唐、热血、羞耻……种种复杂的情绪瞬间炸开。有人脸上写满“凭什么”,有人眼里冒着火,但更多人的嘴角却忍不住咧开,心里冒出一个念头:卧槽,好像还挺刺激?这股混杂着“老子可是欧冠冠军”的悲愤和“豁出去玩一把”的兴奋,瞬间冲垮了他们最后一丝理智。
“为了我们自己的庆典!”拉什福德怪叫一声,像头刚出笼的猎豹,跟着跳了下去。
“为了草莓甜筒的尊严!”这是半蹲在冰柜旁,满手黏腻奶油,眼睁睁看着最后一点冰淇淋在手上化掉的哈兰德,发出的维京式悲鸣。
于是,一场注定要被载入世界足球史册,并被各国军校当成“小部队城市突围反面案例”研究的“冠军追公交”行动,就在全世界几亿观众的直播镜头前,突如其来地开演了。
第一个在这场混战中展现出战术价值的,不是前锋,不是中场,而是后防线上那座葡萄牙堡垒——鲁本·迪亚斯。
这位世界顶级中卫,跳下车的瞬间就进入了比赛模式。他没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往前猛冲,而是迅速扫了一眼“敌方”阵型。他双腿微屈,重心下沉,摆出一个教科书般的禁区卡位姿态。
他就像一艘马力全开的核动力破冰船,用那宽得能让c罗都安心的肩膀和后背,在水泄不通的人潮里,硬生生挤出一条道来。
他嘴里还用着那口葡萄牙味儿的英语喊着:“Sorry!Excuse me!冠军有事!别推!我有黄牌,很危险!”
周围的球迷非但不气,反而兴奋地伸手拍打着迪亚斯结实的后背,感受着世界级中卫的力量,场面和谐得像个移动的“沉浸式身体对抗体验馆”。
紧接着,为这次冲锋献上第一个“祭品”的,是球队的传奇福将,菲尔·琼斯。
他紧跟着迪亚斯开出的航道,不幸被一条从天而降的红色长条彩带精准地绊住了脚。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上演“平地摔”时,琼斯先生在空中展现出了他那超越人体科学范畴的腰腹力量和丰富的“地面作业”经验。
他没用手撑地,而是本能地缩脖子、拧腰,一个流畅丝滑的“抱头收膝团身前滚翻”,顺着人流坡度,连着滚了三圈半。
最终,“咚”的一声闷响。
他像一枚人形保龄球,又像一只找到了洞穴的土拨鼠,无比精准地以“头部着陆”的姿态,撞在了缓慢行驶的花车后甲板上。
他,菲尔·琼斯,用一种最不英雄也最英雄的方式,以一种行为艺术般的献祭,成了全队第一个“登车”的勇士。
全球的导播在错愕了五秒后,立刻把所有镜头都怼向了这片街区。4K超清、8K慢放、无人机俯拍……所有技术都用上了,完美捕捉到接下来一连串史诗级的名场面。
挪威魔人哈兰德,看到琼斯神迹般的“登陆”,他那维京海盗的血脉彻底烧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手里融得只剩半截蛋卷仿佛在嘲笑他的甜筒,悲愤地一口塞进嘴里,然后猛地助跑,虬结的手臂肌肉一绷,单手抓住了花车尾部高高的金属护栏。
他那变态的核心力量在此刻尽显无疑。他整个人便如人猿泰山抓住藤条,在空中划出一道强壮的抛物线,最后“砰”的一声,像颗陨石般砸在琼斯身边,顺手还用屁股把刚抬头的琼斯又给怼了回去。
而另一侧,“曼市拉师傅”拉什福德,则把人民广场当成了梦剧场的左路走廊。他跑出了职业生涯最快的冲刺速度,像条滑溜的泥鳅,在无数挥舞的手臂、啤酒肚和旗帜组成的“人肉森林”里,进行着极限折线跑。好几次,他都差点被几个热情过头的女球迷抓住印着沙丁鱼的汗衫。
全世界的体育解说员,在这一刻集体失声,然后彻底疯了。
bbc的传奇解说马丁·泰勒,声音抖得快要失声:“观众朋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我……我词典里找不到词来形容……欧洲冠军,曼联的将士们,正在……正在追他们自己的胜利游行大巴……这……这大概是整个足球史上,含金量最高的‘追公交’了吧?”
而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企鹅体育直播间里,詹俊和张路指导已经笑得快要断气。
“嘿嘿……哎哟……这可太有意思了……”张路指导擦着笑出来的眼泪,发出标志性的憨笑,“你看……你看那哈兰德,他那个动作……嘿!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往我们村拖拉机上爬的样子,嘿嘿嘿……”
“哎哟,张指导,您快看琼斯!这一滚!我的天!真是……充满了想象力!他简直就是用自己的脸,为全队趟出了一条血路啊!伟大的菲尔·琼斯!应该给他发一块脸型的金牌!”詹俊老师已经笑到破音。
这场行为艺术般的闹剧,在所有球员都用各种姿势,或爬、或跳、或被人群硬推着,最终全部“归队”后,才算告一段落。
当高仇向最后一个踏上花车,整理着被汗浸透还沾了不明烤肉酱的“我爱沙丁鱼”文化衫时,整个欧洲所有体育媒体的头条,已经高度统一——
《史上最狼狈的四冠王:曼联将荣耀与滑稽,演绎到了极致》。
然而,这些只懂得用“滑稽”来形容眼前的西方记者们,谁也想不到。这股被他们定义为“滑稽”的西风,跨越欧亚大陆,穿过网络,抵达那个擅长解构一切的神秘东方古国后,竟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迅速发酵,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现象级的舆论海啸。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在曼联搞抽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