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拉布拉的多

首页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反派女boss不当咸鱼,带娘家盖房囤粮登巅峰重生80年代当军嫂肖靖堂升职记焚仙灭道弑天刃末世魔神游戏暗隐开局白给萝莉,游历万界【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拉布拉的多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全文阅读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txt下载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26章 渤泥驿馆:李承乾的愧与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距船队启航尚有五日,长安城外的渤泥驿馆早已没了往日的萧索。这座原本用于接待南洋使者的驿馆,此刻被临时征用为红土拓殖队的集结地,庭院里、走廊上、甚至柴房旁,都挤满了背着行囊、扛着农具的拓殖者。空气中混杂着汗味、麦种的清香和劣质烟草的味道,孩童的哭闹声、农夫的谈笑声、工匠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的集市。

李承乾就蹲在庭院西侧的空地上,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圆领袍,袍子的袖口和下摆都磨出了毛边,腰间系着一根普通的布带,取代了往日象征太子身份的玉带。他微微弓着背,耐心地和几个皮肤黝黑的老农比划着红土的耕作技巧,手指在地上画出水田的形状,嘴里念叨着:“红土黏性大,得先翻耕三遍,再用石灰中和酸碱度,这样种水稻才能扎根。”

老农们围在他身边,听得格外认真。领头的老农姓周,是关中本地人,去年大旱丢了田地,听说去红土能分十亩地,当即带着全家五口人报了名。他捧着一个粗陶碗,喝了口凉水,问道:“李大人,咱到了红土,要是遇着当地的蛮夷咋办?听说那些人不种庄稼,专靠打猎为生,会不会抢咱们的粮食?”

李承乾还没来得及回答,院外就传来一阵熟悉的马蹄声——三匹骏马踏在青石板路上,蹄声沉稳而有节奏,不似寻常商户的坐骑那般杂乱。他心中一动,猛地抬头望去,只见驿馆的朱漆大门被随从推开,李恪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外罩一件浅灰色的纱袍,正牵着马走进来。他身后跟着秦勇和两个贴身随从,秦勇穿着黑色劲装,腰间挎着长刀,神色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两个随从则各提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步履稳健。李恪的靴底还沾着些许城南的黄土——那是他刚从拓殖司的粮库过来,特意绕路查看了流民的安置情况。

阳光透过驿馆门口的老槐树,在李恪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即便穿着常服,也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贵气。周围的拓殖者渐渐安静下来,有人认出了李恪,悄悄拉了拉身边人的衣袖:“那是吴王殿下!拓殖令就是他提出来的!”“听说吴王殿下经略南疆五年,把蛮荒之地治理成了粮仓,咱们跟着他去红土,准没错!”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不少人还偷偷拱手行礼。

李承乾的心脏猛地一缩,下意识地想整理一下衣襟,却发现衣角还沾着刚才画田埂时蹭到的草屑。他连忙站起身,草屑簌簌落在地上,在青灰色的袍摆上留下几道浅浅的痕迹。往日里,他身为东宫太子,即便在落难时也带着几分天潢贵胄的矜持,面对其他皇子时从未有过如此局促的时刻。可此刻,在李恪面前,他竟觉得那身半旧的圆领袍格外寒酸,连抬头的勇气都险些失去。

他快步迎上前去,脚步有些发虚。走到李恪面前三步远的地方,他停下脚步,深深吸了口气,主动拱手行礼,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恪弟,你怎么来了?”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往日里他都是以兄长自居,直呼“恪儿”,如今却下意识地叫了“恪弟”,语气里的谦卑连他自己都能听出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李恪腰间的玉佩上——那是一枚羊脂白玉佩,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正是当年太宗皇帝在他们兄弟几人成年时赏赐的,兄弟五人各有一块,只是纹样略有不同。他自己的那一块,在当年谋逆事发后被大理寺收缴,至今不知下落。此刻看到李恪的玉佩,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东宫的烛火、朝堂的争论、兄弟间的猜忌、囚牢的冰冷……他的喉结动了动,眼眶微微发热。

李恪连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他的手臂。指尖触到李承乾袖口磨出的毛边时,他心中一暖——他还记得,当年李承乾还是太子时,最是讲究衣着,连内衣的料子都要是上等的丝绸,如今却穿着这样一件旧袍,可见圈禁的日子有多清苦。“大哥,不必多礼。”李恪的声音温和,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意味,“我刚从拓殖司过来,听说你在这里和老农们商议耕作的事,就顺道过来看看。”

周围的拓殖者们见两位皇子相见,都识趣地往后退了退,远远地看着。周老农凑到秦勇身边,小声问道:“秦将军,那位就是前太子殿下吧?听说他要去红土当咱们的首领?”秦勇点了点头,压低声音道:“李大人通晓吏治,又懂农耕,有他在红土,咱们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周老农恍然大悟,连忙对着李承乾的方向拱了拱手——在他看来,不管是谁,只要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就是好官。

李恪扶着李承乾的手臂,将他引到驿馆的偏厅——这里原本是驿丞的办公地,如今被李承乾临时用作议事房,桌上摊着一张简陋的红土舆图,上面用炭笔标注着一些模糊的地名。李恪让随从将木盒放在桌上,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一卷装订精致的舆图,宣纸的质地细腻,上面用墨笔和朱砂详细标注着红土的山川、河流、水源和适宜开垦的地块,甚至连哪里有野生的水稻、哪里有可食用的野菜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大哥,这是商衍先生亲自绘制的红土详细舆图。”李恪指着舆图上的一处,“你看这里,是红土最大的河流,名叫‘红河’,河水灌溉方便,周边的土地最适合种水稻;这边是一片丘陵,适合种桑养蚕,商衍先生说,红土的气候温暖,一年能养三季蚕,比中原多一季。”他又拿起舆图旁的一本小册子,“这是《红土农耕纪要》,里面记录了红土的气候特点、耕作时间和防虫技巧,是商衍先生和太农寺的官员一起编的,每个拓殖队的队长都会发一本。”

李承乾接过舆图,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心中百感交集。他之前拿到的舆图是拓殖司给的简版,上面只有大致的地形,很多地方都是空白。而眼前这张舆图,显然是花费了极大的心血才绘制而成,连最细微的水源都标注出来了。他知道,商衍是李恪最信任的幕僚,李恪能让商衍亲自绘制舆图,足见对他的重视。

李恪又打开另一个木盒,里面铺着一层棉纸,棉纸下面是饱满的稻种,颗粒圆润,色泽金黄。“这是父皇赏的新稻种,名叫‘耐旱红稻’,是太农寺培育了三年才成的品种,耐旱且产量高,亩产比中原的水稻能高两成,最适合红土的气候。”李恪拿起一把稻种,放在手心,“父皇特意让太农寺给你拨了五千斤,足够你在红土开垦一千亩水田了。”

李承乾看着木盒里的稻种,忽然想起当年在东宫时,他也曾和李恪一起去太农寺视察稻种培育。那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的太子,李恪则是他身边最得力的弟弟,两人一起商议着如何推广新稻种,如何让关中的百姓丰衣足食。可后来,为了储位,他们兄弟反目,彼此猜忌,最终落得一个圈禁、一个远镇南疆的下场。如今,李恪却拿着新稻种来给他送行,这份情谊,让他羞愧得无地自容。

“恪弟,当年东宫之事,是我糊涂……”李承乾的声音哽咽,话未说完,眼泪就忍不住落了下来。他连忙转过身,用袖子擦了擦脸,不想让李恪看到他的狼狈。“当年我听信了侯君集的挑唆,以为你要和我争储,就……就做出了谋逆的蠢事。我被圈禁的这几年,每天都在后悔,要是当年我能冷静一点,要是咱们兄弟能好好商量,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偏厅的窗户开着,外面传来拓殖者们的谈笑声,更衬得厅内的气氛凝重。李恪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李承乾倒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他知道,李承乾这些年心里的苦,不是一句“后悔”就能概括的。圈禁的日子,比流放更难熬,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每天都要活在别人的监视和议论中,那种滋味,他虽未亲身体验,却也能想象得到。

“大哥,过去的事不必再提。”李恪的声音平静而温和,“父皇当年没有杀你,就是希望你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如今拓殖红土,正是你立功赎罪的好时机,也是你实现当年抱负的机会。”他指着窗外的拓殖者们,“你看这些人,他们都是关中的流民,因为没有土地,只能四处乞讨。你去了红土,把那里治理好,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这比任何忏悔都有用。”

李承乾接过茶杯,滚烫的茶水烫得他手指发麻,却也让他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他看着窗外的拓殖者们,那些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就像当年他刚被立为太子时,关中百姓对他的期待一样。“我知道,我一定会把红土治理好。”他的声音坚定了许多,“我已经和老农们商议好了,到了红土之后,先修水渠,再开垦水田,第一年先种五千亩水稻,确保拓殖者们有饭吃;然后开办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再建一个医馆,防治疫病。”

他顿了顿,又道:“我还让人去慈恩寺请了几位僧人,他们愿意跟着我去红土,建立寺庙,推行教化。红土的当地部族大多未开化,我打算用佛法和中原文化慢慢教化他们,让他们归顺大唐,和咱们一起耕作生活,就像恪弟当年在南疆做的那样。”

李恪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没想到,李承乾不仅考虑到了农耕和吏治,还想到了教化之事,可见他是真的用心了。“大哥想得很周全。”李恪道,“我已经和南洋水师的统领打过招呼,每月都会有船队从长安出发,给你送医药品、农具和新的稻种。要是遇到部族叛乱或者其他难处,只要派人给南洋水师传信,他们会在十日之内驰援。”

他又从袖中摸出一枚铜符,递给李承乾:“这是拓殖司的通行符,有了这枚符,你在南洋的任何港口都能调动当地的资源,商栈也会优先给你提供物资。”李恪看着李承乾,语气诚恳,“红土是大唐海外拓殖的根基,只要红土能稳定下来,南洋、日本的拓殖就能顺利推进。父皇把这担子交给你,是信你的能力,我也信你。”

李承乾接过铜符,铜符入手冰凉,上面刻着“拓殖司”三个字,字体刚劲有力。他紧紧握着铜符,就像握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这枚铜符,不仅代表着权力,更代表着信任——是父皇的信任,也是李恪的信任。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了。

两人又在偏厅里聊了许久,从红土的耕作技巧聊到部族的教化方法,从拓殖者的安置聊到商路的开辟。李承乾越聊越兴奋,眼中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光彩,那种对未来的憧憬,是他被圈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李恪也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在红土建立一个铁匠铺,让工匠们打造适合红土使用的农具;比如和南洋的商栈合作,将红土的丝绸和稻米运到南洋,换取香料和珍珠。

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阳光透过偏厅的窗棂,照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秦勇走进来,低声提醒李恪:“殿下,该回府了,夫人还在府中等您用晚膳。”

李恪点了点头,站起身道:“大哥,我该走了。船队启航那天,我会去码头送你。”他转身向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李承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郑重:“恪弟,若有朝一日你需我,红土的万石粮食、千名农兵,随你调遣。”

李恪回头,看到李承乾站在夕阳中,身形虽然有些消瘦,却挺直了脊梁,眼中满是坚定。他笑了笑,挥了挥手,没有说话,转身走出了偏厅。他知道,这句话是李承乾的承诺,也是兄弟间和解的信号。

李恪走后,李承乾独自在偏厅里站了很久。他走到桌前,看着那卷详细的舆图和木盒里的稻种,心中的不安和迷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他拿起舆图,走到庭院里,对着围过来的拓殖者们高声道:“乡亲们,吴王殿下给咱们送来了详细的舆图和新稻种,还答应每月给咱们送物资!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好好耕作,红土一定会变成咱们的粮仓,变成咱们的新家!”

拓殖者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周老农激动地喊道:“李大人,我们听您的!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其他拓殖者也纷纷附和,原本还有些忐忑的人们,此刻都充满了信心。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人群,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虽然沉重,却也充满了意义。他想起李恪说的话,想起父皇的信任,想起那些期待着新生活的拓殖者们,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红土治理好,不仅要赎罪,更要为大唐开辟一片新的疆土,为兄弟们的拓殖之路打下坚实的根基。

他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那是驿馆最简陋的一间房,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一把椅子。他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木箱,打开箱子,里面是他这些年在圈禁时写下的笔记,有关于吏治的,有关于农耕的,还有一些对大唐未来的设想。他拿起这些笔记,小心翼翼地放进包袱里——这些都是他的心血,也是他去红土的底气。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驿馆里点起了灯笼,温暖的灯光照亮了每个角落。拓殖者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对红土的憧憬。李承乾走出房间,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周老农给了他一个粗陶碗,里面盛着野菜粥,还有一个麦饼。“李大人,尝尝咱的麦饼,是俺家老婆子烙的。”

李承乾接过麦饼,咬了一口,粗糙的麦麸剌得喉咙有些疼,却比他在东宫时吃的山珍海味还要香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拜见大魔王最佳上门女婿花豹突击队幸孕宠妻战爷晚安一切从退婚开始我的老婆是双胞胎亲爱的少帅大人孕妻1V1:心急老公,要二胎不朽圣尊斗战仙穹至尊神位绝色丹药师:邪王,你好坏嘉佑嬉事没你就不行至尊修罗我的美女俏老婆杀鬼破邪真仙奇缘II封魔魔法傲世录阴阳诡探
经典收藏棋魂沈一郎,从看见佐为开始笠翁对韵,希君生羽翼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奴隶修仙传禁止相亲!薄总夜夜跪地求名分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点神传夜深知雪重替嫁后植物人老公宠上天我们的岁月长河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意外怀孕后:我被恋爱脑总裁宠上天原神:异世回忆录可以宠你入骨亦可虐你入土手握代购系统,被留学生奉为神明时空交错:双慕之谜要相信阳光总在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某时此地同谋合污【刑侦】
最近更新五旬悍妇:靠骂人在饥荒年代续命古代逃荒,华夏全民教我做神女古风故事集顾总契约到期请放手相公纳妾打一顿就好了快穿:万瑶万界游你宠白月光,我收凤印你急什么揣灵泉入家属院,威猛军官不禁欲逆世魔主:杀戮系统踏九天镇国战神:从赘婿开始横扫全球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夷陵鬼王引仙途:阖家仙缘穿越魔兽:打破剧情的王者穿越综武:开局斩杀尹志平!七零一家三口的躺平日常恶女缩小成10cm渡劫怕死修什么仙霍格沃茨的元素大魔导师豪门弃女边境立功后连升九级花花公子修仙传:从私生子到大帝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拉布拉的多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txt下载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最新章节 - 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