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的硝烟尚未散尽,李恪已率领唐军主力朝着高句丽都城平壤进发。此时的平壤城内,早已乱作一团。高句丽王高藏坐在王宫的龙椅上,面色苍白,手中的玉圭几乎要被他捏碎。朝堂之下,以国相泉男生为首的主和派与以大将军渊净土(渊盖苏文之子)为首的主战派正吵得不可开交。
“大王!安市城已破,渊盖苏文战死,唐军三万铁骑正向平壤赶来,如今我军仅剩四万残兵,根本无力抵抗!不如趁早开城投降,或许还能保全王室血脉!” 泉男生跪在地上,声音带着急切。他深知唐军的战力,连渊盖苏文都败于其手,仅凭平壤城内这点兵力,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放屁!” 渊净土猛地拔出腰间的弯刀,指着泉男生怒斥,“我高句丽立国七百余年,何时向中原王朝低头过?当年隋炀帝三征我朝,不也铩羽而归?如今唐军虽强,可我平壤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只要我们坚守待援,待靺鞨部落和新罗援军赶到,定能将唐军赶出辽东!”
高藏看着争吵不休的两派,心中犹豫不决。他既怕开城投降后,自己和王室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又担心继续抵抗,会让平壤城遭受战火蹂躏,百姓流离失所。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跑入大殿,跪地禀报:“大王!唐军已抵达平壤城外,将城池团团围住,还在城外竖起了渊盖苏文的头颅,威慑我军!”
高藏闻言,身体一软,差点从龙椅上摔落。他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大殿外,朝着城外望去。只见平壤城外,唐军的旗帜如林,士兵们阵列整齐,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渊盖苏文的头颅被挂在一根高杆上,双目圆睁,仿佛在诉说着战败的屈辱。
“大王,事到如今,您还在犹豫什么?” 泉男生再次劝谏,“唐军如此势大,我们根本没有胜算。若再拖延下去,恐怕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
渊净土却不甘示弱,大声说道:“大王,我们不能投降!唐军生性残暴,安市城的三万降兵都被他们斩杀,若我们开城投降,下场只会更惨!不如让末将率军出战,与唐军决一死战!”
高藏看着城外的唐军,又看了看殿内争吵的大臣,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罢了,罢了。唐军势不可挡,我们还是先坚守城池,看看情况再说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军开始对平壤城发起猛攻。李恪下令,用投石机将燃烧的油桶投向城中,烧毁了大量的房屋和粮草仓库。同时,唐军还挖掘地道,试图从地下攻入城中。平壤城内的守军在渊净土的带领下,拼死抵抗,多次打退唐军的进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粮草越来越少,不少百姓开始挨饿,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朝堂上,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矛盾愈发激烈。泉男生联合多位大臣,再次向高藏进谏,请求开城投降。渊净土则率领军中将领,手持兵器闯入大殿,威胁高藏若敢投降,便将他废黜,另立新君。高藏看着剑拔弩张的双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消息,靺鞨部落的援军在途中被唐军击败,新罗也拒绝出兵相助。渊净土得知后,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他知道,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泉男生趁机再次劝谏:“大王,靺鞨援军已败,新罗又不肯相助,我们已无外援。如今城内粮草断绝,百姓流离失所,若再坚持下去,平壤城必将生灵涂炭。为了王室的安危,为了城中百姓,您就开城投降吧!”
高藏看着殿外饥肠辘辘的百姓,又看了看绝望的渊净土,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缓缓站起身,说道:“好吧,我同意投降。希望唐军能善待城中百姓,保全王室血脉。”
泉男生闻言,大喜过望,立刻派人前往唐军大营,商议投降事宜。李恪得知高藏愿意投降,心中十分高兴。他下令停止攻城,并承诺只要高藏开城投降,便会善待城中百姓,不伤害王室成员。
次日,平壤城的城门缓缓打开。高藏带着王室成员和文武大臣,身着素服,手持降表,走出城门,向唐军投降。李恪率领众将,站在唐军阵前,接受了高藏的降表。他看着狼狈不堪的高藏,心中感慨万千。高句丽与中原王朝为敌多年,如今终于被大唐平定,辽东之地也终于归入大唐的版图。
随后,李恪下令,让唐军士兵入城,维持城内秩序,安抚百姓。同时,他还派人清点高句丽的国库,封存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粮食。对于那些顽固抵抗的高句丽士兵,李恪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将他们收编到唐军之中,让他们为大唐效力。
几天后,李恪决定带着高藏和高句丽的重要大臣返回长安,向李世民复命。在出发前,他特意来到平壤城的街头,查看百姓的生活情况。只见城中百姓在唐军的安抚下,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街头巷尾也开始出现了欢声笑语。
队伍出发的那天,平壤城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为唐军送行。不少百姓还拿着水果和食物,塞到唐军士兵手中。
队伍一路向西,朝着长安的方向进发。高藏坐在囚车中,看着沿途的风景,心中五味杂陈。他曾经是高句丽的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如今却成了唐军的俘虏,即将被押往长安。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但他知道,高句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此时已是深秋,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此时的长安城内,早已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迎接凯旋的唐军。李世民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之外迎接李恪等人。
当李恪带着高藏来到李世民面前时,高藏立刻跪倒在地,向李世民磕头求饶:“罪臣高藏,拜见大唐皇帝陛下。罪臣不识天威,竟敢与大唐为敌,如今兵败投降,恳请陛下饶罪!”
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高藏,脸上露出了笑容:“高藏,你能认清形势,主动投降,朕可以饶你不死。但高句丽与大唐为敌多年,给两国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作为高句丽的国王,难辞其咎。朕决定,将你封为辽东郡王,留在长安居住,不得返回高句丽。”
高藏闻言,连忙磕头谢恩:“谢陛下不杀之恩!罪臣定当安分守己,为大唐效力!”
随后,李世民在太极殿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犒赏出征的将士。宴会上,李世民对李恪赞不绝口:“李恪,此次平定高句丽,你立下了汗马功劳。朕决定,封你为辽东大都督,掌管辽东之地的军政大权,务必让辽东百姓安居乐业,永无战事。”
李恪连忙起身,躬身行礼:“谢父皇恩典!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托,治理好辽东之地,让大唐的边疆永远安稳!”
庆功宴结束后,李恪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上,望着长安城内的万家灯火,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