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指尖划过主控台边缘,屏幕尚未完全熄灭,西北沙漠的红点仍在墙侧投影中闪烁。倒计时数字跳动:71:58:23。他没有移开视线,只是将左手掌心压在图纸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三分钟前,手机震动了一下。加密消息仅两字:“已备。”
他拨通内线,声音未起波澜:“周子豪,b区实验室,现在。”
五分钟后,脚步声由远及近。周子豪抱着设备箱推门而入,发丝沾着碳粉,镜片蒙雾,一眼就看到了墙上未关闭的地图。
“她回了?”
“资金到位。”陈御风调出新界面,一张三维架构图缓缓展开,“三年目标:国产无人机首飞。动力、飞控、材料,三大模块同步推进。”
周子豪放下箱子,凑近看图。“没有审批流程,没人会认这个团队。”
“我们不等。”陈御风点击控制台,蓝图分层展开,“先建实体,再补名义。今晚定人,明早动工。”
话音未落,门锁轻响。张建军站在门口,肩头还带着夜风的凉意,目光扫过投影,又落在陈御风脸上。
“你真要自己干?”
“遗址信号只剩三天。”陈御风指向地图,“系统不会无故激活任务。那地方埋着的不只是残骸,是当年断掉的技术链。”
张建军沉默片刻,摘下眼镜擦拭。“我已经联系了三位退休专家——老林搞高温合金,老秦专攻复合结构,老吴做过早期飞控嵌入。他们愿意以个人身份参与。”
周子豪抬头:“都是六〇一所出来的?”
“退役了。”张建军重新戴上眼镜,“不代表没血性。”
正说着,门外传来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节奏稳定,由远及近。门被推开,沈昭华走进来,浅香槟色西装熨帖如初,发簪微斜,手中文件夹封面印着“沈氏航空创新基金”字样。
她没说话,径直走到长桌前,将协议放在图纸中央。纸张翻动声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
“两亿注资,专款专用。”她开口,语调平稳,“技术中心设在航校实验楼b座,产权归属研发团队,沈氏不干预技术决策。”
陈御风低头看协议,条款清晰,无附加条件。他伸手覆在图纸上,与她的手背相距寸许。
“设备采购走绿色通道,下周进场。”沈昭华补充,“电力扩容、防磁屏蔽、独立服务器机房,全部按军工标准配置。”
周子豪翻到最后一页,看到沈氏集团公章与法人签字,手指微微发紧。
“这不是投资。”他说,“这是背书。”
张建军点头:“有了这个平台,就能合法调用模拟器资源。我已经申请到每周两个晚上的整机仿真测试时间,c级权限全开。”
“还不够。”陈御风调出另一份文档,“我们需要自主决策链。从今天起,团队独立运作,不受任何外部评审约束。”
沈昭华看着他:“包括军方?”
“协作可以,主导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她嘴角微扬,钢笔在“昭”字末笔轻轻一挑,签下名字。
协议落定。
陈御风起身,走到中央长桌前,拉开抽屉,取出一支签字笔。笔身磨损,边缘刻着细小划痕,是他重生后一直随身携带的那支。他翻开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字:
**项目代号:启翼**
**阶段目标:三年内完成国产无人机全流程自研并实现首飞**
**核心架构:**
**1. 动力系统——基于涡轮盘修复工艺迭代新型航发原型**
**2. 飞控算法——融合自适应变形控制与抗干扰导航模块**
**3. 结构材料——复用J-9项目钛合金框架经验,优化抗疲劳设计**
他合上本子,抬头看向三人:“现在分配职责。周子豪,材料组组长,负责合金配方与机体结构耐久性验证。”
周子豪呼吸一滞,随即点头:“我可以带学生团队做初筛实验。”
“张教官,您负责结构强度评估与模拟测试统筹,同时作为对外联络人,确保资源通道畅通。”
“没问题。”
“沈昭华,资金与后勤由你掌控,技术方向我来牵头,每项重大决策需三方确认。”
她颔首:“私有化路径已经规划好,必要时可切断资本渗透。”
四人围站桌前,蓝图铺展,如同战前沙盘。
陈御风按下控制台按钮,主屏切换至组织架构图:
【启翼计划】
|
├─ 总负责人:陈御风
|
├─ 材料研发组:周子豪(组长)| 顾问:林振国、秦卫东、吴志明
|
├─ 飞控与动力组:待定(招募中)
|
└─ 运营支持组:沈昭华(总协调)
“第一个任务。”他声音沉稳,“七十二小时内,完成地下机库b区的地质扫描与承重评估,为设备进场做准备。”
周子豪记下任务节点。
张建军道:“我会调用航校工程队配合勘探。”
沈昭华补充:“电力车和备用发电机明天到位,防尘罩和温控系统后天安装。”
正说着,主控台警报轻响。投影中的倒计时更新:71:46:08。红点依旧闪烁,频率比之前缓慢,但未消失。
“信号还在。”周子豪低声说。
“那就还有希望。”陈御风盯着地图,“我们不是在挖废铁,是在接续一条被掐断的路。”
沈昭华忽然开口:“我父亲最后飞行记录里,有一段异常数据——高度骤降前,自动驾驶系统曾发出三次重复校准指令,但无人响应。”
室内一静。
她继续说:“黑匣子显示,驾驶舱温度在三十秒内上升了四十七度。和你说的J-9火灾……很像。”
陈御风转头看她:“你是说,两次事故有关联?”
“我不知道。”她摇头,“但我知道,有些问题,不能只靠图纸回答。”
张建军插话:“如果真有地下结构,混凝土封层可能掩盖了金属反射。建议用低频脉冲探测,穿透深度能达到十米。”
“我来调参数。”周子豪打开笔记本电脑。
“设备呢?”陈御风问。
“钻探仪已经在调试。”
“通信终端呢?”
“两个都装好了加密模块。”
陈御风点头,走到控制台前,输入一组指令。屏幕刷新,出现物资清单状态:
【模块化钻探单元:就绪】
【抗干扰通信终端:就绪】
【微型光谱分析仪:就绪】
【防护服套装:就绪】
系统调配的应急包已全部激活。
他转身面对三人:“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停用公共网络,通讯走加密专线。实验室实行双人进出制,数据操作留痕备案。”
“明白。”
“收到。”
“执行。”
沈昭华走到角落,打开平板,开始安排明日设备进场路线。张建军翻阅专家联系方式,准备逐一确认到场时间。周子豪蹲在设备箱旁,检查钻探仪接口是否密封完好。
陈御风站在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他曾是孤身一人对抗命运的试飞员,如今,身后已有三人并肩而立。
不再是被动应战,而是主动出击。
不再是凭系统馈赠苟延残喘,而是以现实工业体系为基,一步步筑起空中王朝的根基。
他拿起签字笔,在蓝图右下角写下一行小字:
**启翼计划,即刻启动。**
投影中的倒计时仍在跳动:71:45:12。
红点微弱,却未曾熄灭。
实验室灯光通明,四人各司其职,无人离去,无人言散。
周子豪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抬头对陈御风说:“钻头角度调好了,随时可以测深层反射。”
陈御风点头,正要回应,主控台突然发出短促提示音。
屏幕一闪,新消息弹出:
【签到地点更新:六〇三基地旧址】
【飞行贡献值+100】
【隐藏任务进度:1\/3】
他瞳孔微缩,还未开口——
沈昭华的钢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细长墨痕,笔尖几乎穿透纸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