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清河市发展的实践中,江辰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一个贯穿始终的执政难题:如何处理好长期发展战略与短期增长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长期战略着眼于根本性、结构性、可持续性的变革,往往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短期增长目标(如年度Gdp增速、投资、财政收入等)则关乎即期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社会预期稳定、民生保障有力,具有显性化、可考核的特点。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长期战略的实现需要以短期平稳发展为前提,短期增长的质量也决定着长期发展的潜力。但在资源有限、考核压力存在的现实条件下,两者在实践中又常常存在张力,甚至会出现矛盾。如何避免“短视症”,防止为了短期数字好看而牺牲长远利益,同时又能在转型阵痛期稳住经济大盘、保障社会民生,成为考验主政者智慧和定力的核心议题。
这种平衡的难度,在清河市当前发展阶段尤为突出。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完善社会治理。这些举措,很多在短期内可能难以转化为明显的经济增长数字,甚至可能因为关停并转、环保约束、严格监管等,对即期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就业稳定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例如,严格的环境执法可能导致部分企业限产停产,影响当期工业增加值;对“两高”项目从严审批,可能放缓投资增速;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过程,无法立竿见地拉动Gdp。
另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又是必须守住的底线。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滑出合理区间,会带来企业效益下滑、财政增收困难、就业压力增大、风险隐患凸显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不仅影响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也可能动摇社会各界对长期发展战略的信心。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转型阵痛加剧的背景下,稳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区县、各部门都面临着完成年度目标考核的压力,容易产生追求短期见效快项目的冲动。
江辰在多次会议和调研中观察到,这种张力在基层有着具体表现。部分干部在谈及发展时,言必称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但一到具体工作安排和资源分配时,目光仍不自觉地聚焦于能快速拉动投资和税收的传统项目。有的地区在招商引资中,面对考核压力,可能降低环保、技术门槛,引入一些与长期转型方向不符但能短期内贡献产值和税收的项目。有的部门在推动改革时,因为担心影响当前增长或触动既得利益,而显得犹豫不决、步伐缓慢。这种“战略上积极、战术上保守”或者“长期说一套、短期做一套”的现象,本质上是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失衡的表现。
面对这一普遍性难题,江辰主导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力求找到符合清河实际的平衡点。
一是强化战略引领,保持历史耐心。 江辰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清河市必须爬过的坡、迈过的坎,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他要求各级干部深刻理解长期战略的极端重要性,不能因为短期波动而动摇决心、改变方向。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将其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挥棒”,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摆脱“速度情结”和“路径依赖”。
二是优化短期调控,坚守底线思维。 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密切关注短期经济运行态势,加强预测预警和政策储备。当经济出现较大下行压力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出台稳投资、促消费、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既利于当前稳增长又惠及长远的重大项目,如“两新一重”建设、技术改造、民生短板领域投资等。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长期战略实施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破除机制障碍。 着力破解导致短期行为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更加突出对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长期成效的考核,降低Gdp增速等短期指标的权重。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保障重大战略任务的财政投入不受年度收支波动过大影响。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具有长期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四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协同推进。 将长期战略目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使每一年的工作都成为实现长期目标的具体步骤。在部署年度任务时,既安排能够尽快见效的工作,也布局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做到长短结合、统筹兼顾。例如,在支持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布局新兴产业种子期培育;在完善基础设施硬件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等软实力投入。
五是加强预期引导,凝聚社会共识。 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和社会公众解释清河市的发展战略、转型阵痛和未来前景,管理好社会预期。坦诚沟通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阐明短期阵痛是为了换取长期健康发展,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长期发展战略与短期增长目标的平衡把握,是一门高超的执政艺术。江辰深知,这需要非凡的战略定力、精准的调控能力和持续的实践探索。他要求全市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不畏难,也不急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通过持续努力,逐步将清河市的发展导入投入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良性循环轨道。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