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江辰在市委大楼内运筹帷幄、应对着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时,《深度调查》周刊的首席记者苏晴,正独自一人在清河市的暗巷与网络世界中,进行着一场危险的探寻。她的直觉告诉她,“3·15”爆炸案的背后,隐藏着远超事故本身的惊人黑幕。
白天,她再次伪装成环保志愿者,来到扬子江生物园区周边的村庄走访。这一次,她避开人群,找到了一位在爆炸中侥幸逃生、但儿子却不幸遇难的老师傅。老师傅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对苏晴的戒备心少了许多。在苏晴耐心的倾听和引导下,他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爆炸前大概半个月,他儿子曾在家抱怨,说厂里最近晚上经常有神秘的货车进出,不是拉原料也不是运产品,车子遮得严严实实,都是在后半夜,由赵建国的亲信亲自带路,去的也不是正规仓库,而是厂区最角落一个废弃多年的旧厂房。
“我娃说,那地方邪性得很,平时根本不让工人靠近,那几天却动静很大,他还闻到了一股从没闻过的怪味儿,有点像……有点像烂苹果夹杂着油漆味,呛得人头昏。”老师傅老泪纵横,“我娃老实,觉得不对劲,跟车间主任提了一嘴,结果第二天就被班长穿小鞋,调去了最累的岗位……要是早知道……早知道我说什么也不让他多嘴啊!”
烂苹果味?苏晴心里一凛。她查阅过资料,某些严格管控的化工原料或特殊废料,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类似气味。扬子江生物明面上的产品,并不涉及这类物质。那些深夜的神秘货车,运的是什么?废弃厂房里又在进行什么勾当?这会不会才是爆炸的真正诱因?
这个发现让苏晴既兴奋又紧张。她隐约感到,自己可能触碰到了案件最核心的机密。她试图联系那位提供海外空壳公司线索的前财务总监,想核实扬子江生物近期是否有异常的大额资金流出,用于支付某种“特殊”费用,但对方的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她。
当晚,苏晴在她下榻的小旅馆房间里,整理白天的录音和笔记,准备将“神秘货车”和“特殊气味”的线索写成内参,通过特殊渠道直接报送给总社和更高级别的监管部门。她写得非常谨慎,使用了大量代号和模糊指代。
突然,房间的灯闪烁了几下,熄灭了。整个旅馆陷入一片黑暗,窗外传来其他房客的抱怨声。苏晴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抱紧了装有资料的背包。她摸出手机,想打开手电筒,却发现手机信号也诡异地消失了。
黑暗中,她听到走廊里传来极其轻微、却快速逼近的脚步声,不止一个人!目标明确地朝着她的房间而来!旅馆停电,手机信号屏蔽,这绝不是巧合!
苏晴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她想起之前收到的威胁字条和那场蹊跷的车祸,意识到对方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她迅速环顾四周,这间简陋的旅馆房间几乎无处可藏。情急之下,她瞥见窗户。房间在二楼,楼下是一个堆放杂物的后院。
脚步声已在门外停下,钥匙插入锁孔的细微声响清晰可闻!
苏晴来不及多想,她一把抓起背包,拉开窗户,也顾不上高度,纵身就往楼下跳去!就在她身体跃出窗口的刹那,房间门被猛地撞开!
“噗通!”苏晴重重摔在松软的垃圾堆上,一阵剧痛从脚踝传来,肯定是扭伤了。但她顾不得这些,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冲向院墙的缺口。身后传来楼上气急败坏的咒骂和手电筒的光柱乱扫。
她拼命奔跑,钻进漆黑的小巷,利用对周边白天摸查地形的熟悉,七拐八绕,终于暂时甩掉了追踪。她躲在一个废弃的报亭后,大口喘息,心脏狂跳不止。对方竟然如此猖狂,直接到旅馆抓人!这说明她的调查确实打到了他们的七寸!
她不敢开机,也不敢回旅馆。必须立刻把消息送出去!她忍着脚踝的疼痛,摸索着向记忆中最近的一个派出所方向挪去。现在,只有那里可能是安全的。同时,她必须想办法联系上值得信任的人,比如……那个看起来还算正直的市委书记江辰。她记得江辰给过她一个市委办的紧急联系方式。
然而,苏晴并不知道,她这一跳,虽然暂时脱险,却也彻底打草惊蛇。对方知道她已经掌握了关键线索,必然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来阻止她。而她试图传递的信息,也必将使本就暗流汹涌的清河市,迎来一场更大的地震。她这只偶然飞入风暴中心的蝴蝶,已经扇动了改变局势的翅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