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凛离开后的日子,沈知意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公寓里骤然安静下来,少了另一个人的呼吸和温度,空间显得有些过于空旷。
她开始更频繁地使用他给的那把钥匙。
第一次独自踏入那间顶层公寓时,她站在玄关,做了好一会儿心理建设。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那股清冽的雪松尾调,混合着高级建材本身带有的、略显冷清的气息。
她换了鞋,像第一次来时那样,慢慢踱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白日里的城市景象与夜晚的璀璨截然不同,更显辽阔,却也带着一种客观的疏离感。她试着想象他平日站在这里的样子,大概也是这般沉默地俯瞰着脚下的车水马龙。
她并没有四处翻看,那是她的教养和分寸感不允许的。她只是安静地待着,有时带着自己的书或笔记本电脑,坐在那张舒服得过分的沙发上,一待就是一下午。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暖洋洋的,她偶尔会蜷在沙发上小睡片刻,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安全感包裹着。
有一次,她心血来潮,想去厨房倒杯水,打开双开门冰箱,里面意料之中地空旷,只有几瓶昂贵的矿泉水和苏打水,码放得一丝不苟。她忍不住笑了笑,这很周幕凛。
她也会给他发一些这里的照片。不同时间段的窗外景色——晨曦、正午、夕阳、华灯初上。配文通常是:【今天天气很好。】或者【 view 确实无敌。】
他回得依旧很慢,但每次都会回。有时是一个【嗯。】,有时会问一句:【冷气够不够?】或者【书房左手边第二个抽屉里有新咖啡豆。】
这种隔着时差的、简短的交流,像一根细细的丝线,牵连着两地,让她感觉他并未真正远离。
周末,她独自去逛了超市,推着购物车,下意识地往车里放了他常喝的牌子的矿泉水,甚至鬼使神差地拿了一包他公寓里同款的咖啡豆。结账时看着那些不属于自己日常消费习惯的东西,她有些失笑,却还是拎回了公寓。
她没有拿去顶层公寓,只是放在了自己厨房的柜子里。看着它们静静地待在那里,心里便生出一种奇异的满足感,仿佛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一点点参与进他的生活里。
时间不紧不慢地滑向十二月,街头的节日气氛逐渐浓烈起来。橱窗里挂起了彩灯和铃铛,商场门口立起了巨大的圣诞树。
沈知意在下班路上,经过一家精品店,橱窗里展示着一条深灰色的羊绒围巾,质感极佳,款式简约低调。她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周幕凛。他穿西装大衣时,若是配上这样一条围巾……
她脚步顿了顿,走进店里。
店员热情地迎上来,她指了指那条围巾。手感果然如想象般柔软细腻。
“需要帮您包起来吗?是送人的话,我们可以提供礼盒和贺卡服务。”店员微笑着问。
沈知意犹豫了一下。送他礼物?以什么名义呢?圣诞礼物?似乎太刻意。而且,他什么都不缺。
但指尖传来的柔软触感让她舍不得放下。她想象着这条围巾围在他颈间的样子,应该很衬他。
“嗯,包起来吧。”她最终点了点头,心里泛起一丝隐秘的甜。她没有要贺卡,只觉得这份心意,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安放。
将那个精致却并不花哨的纸袋拎回家,藏进衣帽间最里面。像怀揣着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小秘密,连带着对那个早已约定的夜晚,也生出了更多具象的期待。
周幕凛的信息依旧每日抵达,只是内容偶尔会多上一两句。
【巴黎降温了。】
或者,【谈判顺利。】
沈知意会捧着手机,琢磨他那寥寥数语背后的情绪。他说降温了,是不是有点感冒?她说谈判顺利,语气里是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弛?
她开始更加关注欧洲的天气新闻,关注他所在城市的财经动态。那些曾经离她无比遥远的词汇和地名,因为他而在她的世界里有了具体的温度和意义。
某天夜里,她忽然醒来,摸过手机一看,才凌晨三点。屏幕上安静地躺着一条一小时前收到的信息。
【睡醒了回我。】
她愣了一下,算了下时差,他那边应该是晚上八九点。她犹豫着,还是拨了视频过去。
几乎只响了一声就被接通。屏幕那端的光线很暗,他似乎是在某个私人俱乐部或者酒店的行政酒廊角落,背后是深色的木质墙面,手边放着一杯威士忌,冰球折射出微弱的光。
他看起来比前几天更疲惫些,眉宇间藏着挥之不去的倦色,但眼神在看到她时,清晰地柔和了一瞬。
“吵醒你了?”他低声问,背景音是极低的爵士乐。
“没有,自己醒的。”沈知意靠在床头,小声问,“你还好吗?看起来很累。”
“没事。”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喉结滚动了一下,“刚结束应酬。忽然想看看你。”
直白的话语,透过电波传来,带着一丝酒精渲染下的沙哑,敲在沈知意的心尖上。她脸颊微热,心里却软得一塌糊涂。
两人都没再说话,只是隔着屏幕安静地看着对方。他身后的背景奢华却陌生,她这边只有床头灯温暖的光晕。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开口:“这边的事情快收尾了。”
沈知意的心轻轻一跳,这意味着他快回来了。
“嗯。”她应着,眼底有光流动。
他看着屏幕里的她,目光深邃,像是要透过镜头切实地触碰到她。半晌,他极轻地勾了下唇角,声音低沉而清晰:
“等着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焰火未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