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你身上的伤,好一些了吗?”
程父:“好多了,能起来走走了,你们阿娘呢?好一些没有。”
刘青山声音有些低落:“还是那样,倒是听说大舅家受伤以后想来看看,我们没让她来。”
程满月结合之前的记忆,觉得程大姑应该是得了产后抑郁症。
嫁给那样的男人,那样的家庭,不抑郁才怪。
程母给两人找了两件给程父新做的衣裳,两人长得高大,偏偏瘦的跟麻杆一样,要不然就给他们找儿子的衣裳穿了。
“舅母,不用不用。”两人生怕弄脏了新衣裳,说什么都不肯穿。
程父:“穿上吧,之前我精力不济,顾不上你们。既然你们来了,刚好给你们找些事做。”
妹妹家只有四亩薄田,一家五口吃用,还要交赋税,压根不够。
想到带着温度的二两银子,程父有些不放心。
“二两银子,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四亩地能卖多少粮食,还要交赋税,不过日子啦?
刘青山低着头道:“卖了一亩田。”
程父要不是腿脚不利索,非得找棍子抽他们一顿。
田是农家人的根本,他们家的田本来就少,现在更少了,他们是想以后喝西北风过日子吗?
“你们阿耶知道吗?”
刘青山兄弟不说话了,可想而知,是不知道的。
若是让妹夫那个德行的知道了,肯定会阻止卖田,要么把卖田的银子抢去送人。
程母听出来了,孩子这是听说他家落难了,立马就把田卖了给他们送银子来了。
他们家这些年,用真心换来真心了。
“没事,别急,咱家现在不是有营生了吗?让俩孩子跟着一块干,用不了多久,田就能买回来。”
卖都卖了,还能怎样?
“以后再卖家里东西,找我商量商量。”崽卖爷田不心疼是吧?
要不是妹妹,要不是孩子孝顺,他能操这闲心?
程母把家里手工活买卖的事说了:“一会儿我送你们去你们二姨家,你二姨家买了一头骡子,你们先骑骡子给家里送个信,之后看看能不能在你二姨家住,她那边地方大,你们就跟着二姨做工,每月给你们开工钱。”
刘青山兄弟本是来帮忙的,没想到反倒成了被帮助的那一个。
“舅舅舅妈,你们真好。”
程父程母笑道:“你们也孝顺,卖了田给舅舅家送银子。”
刘青山兄弟又被说不好意思了。
没有让程母送,程二姑父来送货了。
程母跟着走了一趟,她顺路再去城北那边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布跟棉花。
刘青山兄弟做梦似的走了,临走的时候,程父把二两银子塞给他们了。
还嘱咐:“你们最好把钱给你们二姨,让他们看着给你们城北物色个房子,要是钱不够,就攒钱以后买。这钱拿回家,你们也留不住,等你们买了房子,就把你们阿娘接到内城住。”
刘青山兄弟热泪盈眶,以前这些事他们都不敢想,大舅舅说能行,肯定就能行。
两兄弟一来,他又开始惦记另外两个妹妹,还有她们的孩子了。
二妹妹不用担心,三妹妹家太远,得他腿再好一些的时候去。
内城小妹妹家倒是能去,也不知道他家落难的消息有没有传过去,若是传过去,那家不当人的阿耶还有黑心的填房肯定苛待他们。
程满月一眼看出阿耶的担心。
“阿耶,你现在去不了,能从货郎嘴里打探消息呀?”货郎走街串巷的,消息灵通的很。
程父受到启发了,等货郎再来进货的时候,开始打听消息。
不止小妹妹家的消息,两个女儿夫家的消息,以及大女儿前夫家的消息。
打听大女儿前夫家消息的时候,程父悄悄的,没敢让大女儿听见。
“酸角巷的陈家,听说正在给女儿相看,相看的人家不行,听说是个病秧子,儿子也从书院退学了,听说是打发去做工了。”
程满月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她不反对阿耶帮人,毕竟是阿耶的亲人。但是同在内城,即便是那对兄妹不知道他家落难的消息,遇到事情总该来上门求助吧。
三个多月,一次都没有上门,可见他们对阿耶这个舅舅的感情并不深厚。
程父气黑了脸,低声骂了陈家夫妻两句。
等阿耶火气平静下来,程满月才道:“阿耶,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表哥表姐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呢。”
程父一愣,嫁给病秧子也是满意,从书院退学也是满意?
“若是他们不满意,别人还能绑了他们,硬摁着他们相看,把他们关在家里,不让他们出门吗?”
“他们要是觉得委屈,不早就来咱们家求助了吗?”
程父因为幺女的话,怔怔的出神。
他这才想起来,他每次去妹夫家里给两个孩子送东西,两个孩子都低着头,不怎么跟他说话。
唉,妹妹不在了,总归是不一样了。
“干活吧,各自都有各自的日子。”他托人过去问问,若是他们真的自愿,他就不管了。
若是他们不自愿,就看在妹妹的份上,帮他们一把。
一些在家里做手工活的,嫌弃拿材料不方便,有的时候抢不上活,只要有空,就到甜水巷做工。
下工以后,还要带一些回去,吃饱饭没事干,还能再做一些。
程记的平价鞋,悄悄的在长安城掀起一场价格风暴。
之前靠给成衣店做鞋的妇人们,一开始受到一些冲击,后来改成做缎面鞋以后,又开始赚钱了。
她们私底下都在议论:“程记的鞋,怎么卖那么便宜?”
“不止便宜,做的还快,我都想买,不想做了。”
糊鞋底的残布要钱,纳鞋底的绳子要钱,鞋面要钱,杂七杂八加起来,跟程记卖的鞋价格也差不多。
她们干嘛还费那劲,手指头还勒的那么疼呢。
有的平价成衣店,见布鞋买卖好,以为能赚钱。
再一打听,鞋都卖的那么便宜,能赚钱吗?
但是货郎们都卖的那么起劲呢?
要是不赚钱,他们能那么卖力的卖吗?
成衣店老板决定自己找人做鞋,几天下来,算了一笔账。
亏大发了,残布虽然用不了多少钱,找人得给人开工钱吧?
关键是鞋底不好纳,手快的,一天也最多做上两三双,工钱都挣不出来。
思来想去,他们想到一个主意,也从程记拿货。
四季成衣鞋帽店的老板周安找上门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