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差不多,得有法子堵裴去疾那张嘴呀。
大理寺许多人已经放假了,裴去疾手上还有案子要忙,还要去几日,今日想着早些回家,给家里屯一些米面。
阿娘虽说还有一天才放假,置办过年的东西,不能劳阿娘动手啊,阿娘每日做工,已经够累了。
奇怪,他家大门怎么开着?
阿娘这么早就下工了?
裴去疾几步进去,看清楚院子里横七竖八摆着的的东西以后,整个人就跟被雷劈了一样,站在原地,久久的不能出声。
那个凳子可是黄花梨雕花束腰云纹凳,是前朝丞相坐过的。
还有海棠花双耳缠枝对瓶,那可是前朝官窑精品,是陛下御赐。
还有他的紫檀木圆桌,沉香木屏风,黄杨木书桌,乌木官椅……
裴去疾简直悲痛欲绝,刚往前走了两步,咔的一声,低头一看,如丧考妣。
他的象牙山兔毛笔呀!
“山儿,你回来啦,今天这么早回来?”
裴母手里抱着一捧东西,随手往地上一扔。
“阿娘,别……”
裴母纳闷:“别什么?”
裴去疾伸出去的手都颤抖了。
“别、闪、着、腰。”
裴母笑着嗨了一声:“搬那么大的桌子我都没有闪着腰,几张破纸,还能累到我呀。”
裴去疾的心都在滴血,那不是破纸,是他收藏的字画。
他的书房啊…
“阿娘,你这是做什么?”
裴母抖了抖身上的围裙:“我搬东西呢?咱们家屋子这么多,也不用,我就想着借给程家。山儿,能借吗?”
您都把我书房里的东西扔完了,现在才问,合适吗?
“我想着你都从书院毕业很久了,肯定是不需要学习的地方了,你不怪阿娘自作主张吧?”
裴去疾眼神一闪,试探的问:“阿娘,你怎么知道我从书院毕业了?”
裴母飒爽一笑:“你是我儿子,我能不知道吗?”
阿娘前几天的记忆还停留在他去书院上学,现在是又记起更多的事了。
“阿娘说的对,这些东西确实没大用了,阿娘你别动,我叫人来收拾。”
裴母:“不用,我一个人就行。”
裴去疾一脸认真:“阿娘,这些东西我不用,刚好拿去送给好友,让他们自己来挑吧。”
裴母想着也行。
“那好吧,我去程记了,晚上他们家说蒸鱼,让咱家不用做饭了。”
裴去疾目送阿娘出门,再转过身,看着一地的狼藉。
他的明月松溪砚台,他的象牙笔洗,他的御赐宣纸啊……
程父带着学子们先去屠户那边收了一车胰脏,收的时候暗中观察了学子们的表情,见他们并没有嫌恶的表情,这才继续。
“阿耶,小妹说收这些做什么了吗?”也就是过年,若是平时哪儿能收到这么多胰脏。
猪胰脏很少有人买来吃,所以特别便宜,一小车才花了几十文,还有不少是看程父的面子上送的,不要都不行。
程父熟练的和街上的人打招呼,他一开始上街的时候,还怕人说,不敢走快了,怕别人笑话他。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以前他当捕头的时候,很多人叫他程爷,也有不少人不愿意打招呼远远的绕开他走。现在想绕开的是他,街上的人,恨不能每一个都凑上来跟他打招呼。
“程爷,家里不忙啦?”
程父笑道:“忙,有点事,到街上进点货。”
他走出老远,还能听见那些人谈论他。
“程爷现在不得了啦,程记手工作坊,连宫里的陛下都知道了……”
程父挺了挺胸膛,继续往下一个屠户那里走。
“你妹妹说是做什么东西,现在不能说,等做好了以后再说。”
程满庭赶忙不问了。
“这里有一车了,你带两个人先送回去一趟。”
程满庭赶忙带着两个学子回去了。
城外烧草木灰的六个学子,都很纳闷。
“让咱们烧草木灰做什么?”
“管那么多,五十个铜钱,只让咱们烧草,多好的差事呀!”
“比抄书强,抄错一个字,要扣十文钱,我抄一本书,要扣掉不少,核算下来,一天还赚不到五十文呢。”
“要是咱们早些到程记去问就好了。”
谁让他们之前爱面子不愿意折腰呢。
“鹿鸣书院的张敦,你们知道吧?听说他家年后都准备修房子了。”
“就是那个差点从鹿鸣书院退学的张敦?”
“就是他,两三个月前,他都没钱交束修了,听说给程记干了几天,就把束修赚出来了,”
“其实我一个月前就听说了,那个时候,我耶娘说让我安心读书,不要想其他的,还说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后悔怎么没有来看看。”
“我也悔啊……”
六个人一边后悔,一边烧草。
突然,也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要是让我一直烧草,我都愿意。”
六个学子又是一番长吁短叹。
程满月看到裴母来了,好奇她说不是回家去收拾了吗?
怎么回来了?
“裴大娘,你院子都收拾好了?”
裴母浑然不在意的道:“我儿子回来了,他孝顺,不让我动手,他在收拾呐。”
程满月:“……”
“我过去帮忙。”
裴母赶忙把人拽住:“不用你,一点小事,我儿子就能办好,他可勤快了。”
程满月狠狠的颤抖了两下。
两相对比之下,她阿娘真好。
家里屯的货有些多了,程满月让大姐三姐先给店里送去一些。
现在家里一点货都不留,放假以后,家里必须是一点存货都没有的状态。
程母拎着桶去给院子里还有巷子里的炭盆添柴加炭。
这么冷的天,别人不在家里干活,专门跑他们家门口来干活,是给他们家面子。
他们家不能寒了这些人的心,热茶热水,炭盆,还有巷子两头堵着风口的帘子,全都准备了。
人多加上遮挡的严实,也没有多冷。
“渴了喝茶,我又炖了两锅汤,一锅骨头汤,一锅鱼汤,你们谁喝,谁去盛啊!”
“满月阿娘,我晚上不回去吃饭了,待会你把馒头给我热上。”
程母很自然的应了。
“好嘞。我想着明年要是还这么忙,就在巷子里弄个顶棚,到时候好遮风挡雨。
妇人们连连点头:“这敢情好。”
程母得到支持,笑着继续去添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