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坞县的秋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透过已经开始泛黄的梧桐树叶,在县委大院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是一个平静的早晨,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感。
叶辰正在审阅光伏项目的最新进展报告,秘书小张敲门进来,神色有些匆忙。
“叶县长,刚接到市委办紧急通知,省督导组今天上午抵达连坞,开展为期五天的督导检查工作。”
叶辰抬起头,略显惊讶:“督导组?之前没接到通知啊。”
“说是临时决定的,带队的是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李建国。重点是检查环保整治和‘放管服’改革工作。”小张补充道,“而且...这次有央视记者随行采访。”
叶辰眉头微蹙。省督导组突然到来,且带有媒体记者,这绝非寻常。
他立即安排:“通知各位副县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半小时后开会布置迎检工作。同时向罗书记汇报。”
“罗书记已经知道了,他让您先准备着,他马上从市里赶回来。”
半小时后的会议上,各部门负责人面面相觑,都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检查感到意外和紧张。
“督导组突然到来,说明省里对某些工作不满意或者听到了什么风声。”刘国栋低声道。
王梓涵比较冷静:“不管什么原因,我们按规矩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叶县长推行的改革都是经得起检验的。”
叶辰摆摆手:“不必猜测。我们实事求是,有什么展示什么,有问题也不回避。各部门立即准备汇报材料,但要切记:绝不弄虚作假!”
会议结束后,叶辰回到办公室,站在窗前望着大院门口。两辆中巴车缓缓驶入,省督导组到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着,准备下楼迎接。这时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是叶辰县长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女性的声音,清脆悦耳。
“我是。您是哪位?”
“我是央视科教频道记者林筱筱,随督导组来连坞采访。我想预约您的独家专访时间。”
叶辰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林记者您好,欢迎来到连坞。专访的事情,我们...”
话未说完,对方轻轻打断:“叶县长可能不记得我了。两年前,在密州,是您把我从那个地方救出来的。”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两年前,叶辰在密州市打黑办任副主任时,参与破获了一起重大拐卖案件。
在那个阴暗的地下室里,他救出了十几名被囚禁的年轻女性,其中有一个特别冷静坚强的女孩,就是林筱筱。
当时她只说自己是大学生,没想到是省纪委书记的女儿,更没想到如今成了央视记者。
“林...记者,我想起来了。你还好吗?”叶辰语气温和下来。
“多亏您当年的及时相救和鼓励,我完成了学业,实现了当记者的梦想。”林筱筱的声音带着感激,
“这次听说您在连坞的改革举措,我特意申请随行采访。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像您这样的干部是如何为民服务的。”
叶辰心中感慨,但保持谨慎:“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连坞的改革是集体努力的成果。”
“那么,您接受我的专访吗?”林筱筱追问。
叶辰思考片刻:“我需要和县委罗书记沟通一下。督导组期间的采访安排,需要统筹考虑。”
挂掉电话,叶辰心情复杂。林筱筱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央视的报道能够提升连坞的知名度,但也可能暴露问题,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迎接仪式上,叶辰第一次见到了两年后的林筱筱。
她已不再是那个惊恐无助的女孩,而是一个自信干练的职业女性,手持话筒和录音设备,在督导组成员中格外显眼。
“叶县长,好久不见。”林筱筱大方地伸出手,眼中闪烁着感激和敬佩。
“林记者,欢迎来到连坞。”叶辰礼貌地握手,保持适当的距离。
简短的迎接仪式后,督导组开始听取汇报。
罗建明已从市里赶回,主持汇报会。会上,他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连坞县的发展成就,特别强调了县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
叶辰的汇报则更加务实,既讲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在环保整治方面,我们关闭了污染严重的企业,但后续的产业转型和职工安置还需要时间;‘放管服’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乡镇基层的服务能力仍有待提升...”
汇报会结束后,罗建明特意找到叶辰:“叶县长,听说央视记者要专访你?”
叶辰点头:“是的,林记者提出了专访请求。”
罗建明眼神闪烁:“这是宣传连坞的好机会啊!你要好好准备,重点展示我县的改革成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他停顿一下,压低声音,
“我听说这位林记者背景不一般,是省纪委林书记的千金。你要把握好分寸啊。”
叶辰这才明白罗建明为何如此重视这次采访。他平静回应:“我会实事求是地介绍连坞的情况,既讲成绩也不回避问题。”
罗建明皱皱眉:“叶县长,媒体的报道关系到连坞的形象,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形象啊。有些问题内部解决就好,没必要对外讲。”
两人正说着,林筱筱走了过来:“罗书记、叶县长,不好意思打扰。我想明天开始深入基层采访,不知能否安排?”
罗建明立即笑容满面:“当然可以!我们全力配合林记者的工作。需要什么尽管提!”
林筱筱微笑转向叶辰:“叶县长,那专访的事情...”
叶辰看了看罗建明,回答道:“明天我先陪林记者下基层调研,专访安排在调研之后吧。这样您对连坞有了直观了解,我们的交流也能更深入。”
林筱筱眼睛一亮:“太好了!我就想看到最真实的连坞。”
安排妥当后,叶辰回到办公室,仔细准备了第二天调研的路线和点位。
他特意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务大厅、环保整治现场、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还有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
小张有些担心:“叶县长,这些地方有的很好,有的可能...问题比较多。要不要调整一下,多展示亮点?”
叶辰摇头:“真实最重要。既要让记者看到我们的成绩,也要让她了解我们的困难。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傍晚,叶辰接到林筱筱的短信:“叶县长,感谢您当年的救命之恩。这次我来连坞,既为工作,也为报恩。希望能用我的笔和镜头,让您的改革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叶辰回复:“感谢铭记,但请客观报道。连坞的改变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放下手机,叶辰站在窗前,望着连坞县的夜景。灯火阑珊中,这座小城正在悄然变化,而明天的媒体采访,或许会成为记录和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契机。
他不知道林筱筱的到来会带来什么,但确信这是一个让外界了解真实连坞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将以坦诚和勇气面对。
夜色渐深,叶辰继续加班准备材料。窗外的连坞安静祥和,但他知道,明天的阳光照常升起时,这座小城将迎来又一次重要的检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