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说到做到。第二天,他就带着由国资委、财政局、人社局、司法局、总工会等部门抽调骨干组成的改制工作组,住进了离“一纺厂”厂区不远的一家条件简陋的招待所。
消息传出,在整个“一纺厂”乃至照海市国企系统引起了巨大轰动。
一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了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厂,竟然真的“下沉”到了一线!这种姿态,本身就传递出极强的信号。
工作组进驻后的第一周,叶辰的工作日程排得密不透风。
白天,他分层分类召开座谈会。
先是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会。这些人心态复杂,有的想借改制保住位置或捞取好处,有的对工厂有感情但无力回天,有的则惶惶不可终日。
叶辰开门见山:“改制不是洪水猛兽,是给企业找生路,给大家找前途。我希望各位站稳立场,积极配合工作组摸清家底,任何人不得设置障碍,更不得趁火打劫!”
“纪委的同志就在工作组里,谁敢在这个时候动歪心思,严惩不贷!” 凌厉的目光让几个心里有鬼的管理层如坐针毡。
接着是职工代表座谈会。这里的气氛更加激烈。
老工人们拍着桌子,情绪激动:“我们一辈子都献给厂子了,现在说改就改?我们的养老怎么办?医保怎么办?”
“厂子垮了,是不是就想把我们这些老骨头当包袱甩了?”
“改制?不就是想把地卖了,钱都被当官的和开发商分了吗?”
叶辰没有打断他们,耐心地听着,让工作人员详细记录。
等大家情绪稍微平复,他才开口,声音沉稳而真诚:“老师傅们,各位工友,请大家相信,市委市政府推动改制,绝对不是为了甩包袱!”
“恰恰相反,是为了负责任地解决大家最关心的养老、看病、吃饭问题!如果厂子真的等到资不抵债、彻底破产清算那一天,按照法律规定,能拿来分配的钱会更少,大家的保障会更低!那才是对大家最大的不负责任!”
晚上,他则与工作组的核心成员挑灯夜战。
他们梳理白天收集到的问题和诉求,核对从厂里调来的堆积如山的账本、合同、资产清单。
叶辰要求工作组必须做到“三个彻底清楚”:家底彻底清楚(资产、负债)、人员彻底清楚(在职、退休、各类身份)、诉求彻底清楚(不同群体的核心关切)。
他指示:“所有数据,包括坏账、潜亏,一律阳光操作,向全厂职工公开!我们要用透明度来换取信任度!”
在基本摸清情况后,叶辰指导工作组拿出了 《“一纺厂”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征求意见稿)》 。
这个方案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利益,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1. 经济补偿: 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依法给予经济补偿金。
2. 提前退休: 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职工,可自愿选择内部退养,发放基本生活费,单位继续缴纳社保至退休。
3. 培训转岗: 与新建的绿色产业园区和引进的新企业对接,组织针对性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优先推荐上岗。
4. 组建新公司: 利用部分补偿金和厂区辅助设施,组建物业、物流等服务公司,承接原厂后勤业务和园区服务,吸纳部分职工就业。
同时,他也抛出了 《厂区土地及资产处置初步构想》 :部分土地进行商业开发,所得收益优先用于填补职工安置资金缺口和偿还历史债务;
部分土地建设标准化厂房,打造都市型工业园区,吸引高端轻纺、文创等产业入驻,为转型提供平台。
方案和构想一公布,立刻在厂里引发了热议。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大家是在清晰的数据和透明的方案基础上进行讨论,谣言和猜忌失去了市场。
然而,阻力依然存在。
在工作组紧锣密鼓推进时,发现厂里一套关键设备的评估价值远低于市场价,存在被管理层人为压价、意图日后关联交易的嫌疑。
叶辰得知后,毫不犹豫,直接让工作组的纪委同志介入调查。
很快,查实了包括一名副厂长在内的三人小团体,存在意图侵吞国有资产的违纪行为。
叶辰当即下令,对三人采取必要措施,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这一铁腕行动,彻底清除了改制路上的最大“内鬼”,也极大地震慑了其他心怀不轨者,更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
他们看到,这位叶市长,是真正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来和稀泥或者捞好处的。
叶辰趁热打铁,带着工作组和安置方案,再次与职工代表面对面沟通,逐条解释,答疑解惑。
他的坦诚、周详以及对职工利益的坚决维护,逐渐消融了坚冰。
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理性思考,认识到改制或许是当前困境下唯一可行的出路。
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的沟通、修改、完善,《“一纺厂”改制及职工安置方案》最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投票那天,会场气氛庄重而紧张。
当计票结果宣布,方案以超过85%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时,会场里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许多老工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意味着,这块压在照海市心头多年的最坚硬的坚冰,终于被凿开了第一道裂缝。
叶辰用他的深入一线、阳光操作、周密方案和铁腕清障,成功地找到了破局之道。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