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越野车如同挣脱牢笼的野兽,咆哮着冲破了最后一片不稳定的空间涟漪。车头撞上那道由幽蓝色能量构成的、半透明的光膜时,路岩感到一阵短暂的失重感,仿佛穿过了一层粘稠的水体。随即,车辆重重落地,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停在了一片相对完整的广场上。
这里是由六台超大型现实稳定锚共同支撑起的最终核心区域,民管局总部指挥中心所在地——代号“方舟”。与外围的炼狱景象相比,这里仿佛是风暴眼中唯一残存的孤岛。空气中那股令人作呕的腥甜臭氧味淡了许多,扭曲的空间现象也基本消失,但凝重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广场四周布满了临时搭建的防御工事和医疗帐篷,伤痕累累的外勤队员和神情麻木的技术人员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汗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远处,那栋标志性的指挥中心主楼依然屹立,但其表面布满了触目惊心的裂纹和能量灼烧的痕迹,多个窗口后面闪烁着忙碌而紧张的人影。
路岩刚推开车门,一名穿着沾满污迹白大褂、戴着厚重眼镜的中年研究员就快步迎了上来,脸上混杂着看到援兵的激动和无法掩饰的恐惧。
“路博士!您终于到了!陈指挥一直在等您!”研究员的声音急促,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车外那片被幽蓝光膜隔绝的、扭曲动荡的外部世界,身体微微发抖。
路岩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广场上的惨状,最后落在刚从副驾驶下来的宋茜身上。她手中的青铜罗盘指针已经稳定下来,白光内敛,但她清冷的目光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仿佛能穿透这暂时的平静,看到其下暗涌的危机。
“带我们去见陈指挥。”路岩的声音因长时间的精神紧绷而略显沙哑,但依旧沉稳。
他们穿过忙碌而混乱的广场,走进指挥中心主楼。内部的情况比外面稍好,但也能看出经历了怎样的冲击。部分天花板塌落,裸露的线缆像垂死的藤蔓般悬挂着,墙壁上满是应急修补的痕迹。工作人员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通讯器中传来的都是碎片化的战报和求援信息。
在一间由高强度合金构筑、门口有重兵把守的临时指挥室内,路岩和宋茜见到了信息分析组组长陈国栋。这位平时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的老兵,此刻眼窝深陷,头发凌乱,作战服上沾满了灰尘和不知名的污渍,唯有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还燃烧着不屈的意志。
“路博士!宋顾问!”陈国栋看到两人,立刻从布满雪花的监控屏幕前转过身,大步走来,用力握住路岩的手,他的手心冰凉而潮湿,“你们能安全抵达太好了!外围的情况……宋顾问应该已经告知你了。”
路岩点头,直接切入主题:“陈组,我需要‘深渊’项目的所有实时数据,包括失控前最后一秒的能量读数、精神波动频谱,以及所有关于‘幽灵电台’信号与‘深渊’关联性的分析报告。”他的语气是纯粹的研究员式的不容置疑。
陈国栋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表情,有欣慰,也有一丝更深重的忧虑。他没有立刻回答路岩的要求,而是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路岩和宋茜,沉声道:“数据已经准备好,最高权限已向你们二位开放。但在你们投入分析之前,有一个人……必须见你们。”
他侧身,示意他们看向指挥室角落。那里站着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身影。
那是一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穿着深色中山装、身姿笔挺的男子。他面容儒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神温和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与洞察力。他站在那里,仿佛自成一方天地,与外界的混乱和焦急隔绝开来。他手中没有拿任何文件或设备,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公式化的微笑。
“这位是杨振华先生,”陈国栋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罕见的郑重,“来自最高决策层,全权负责此次‘深渊’事件及后续相关事宜。”
杨振华迈着从容的步伐走上前,向路岩和宋茜微微颔首。“路岩博士,久仰大名。您在异常信号分析和能量建模领域的成就,即使在最高级别的内部简报中,也屡次被提及。”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吐字清晰,带着一种让人不自觉信服的力量。
随即,他转向宋茜,目光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与尊重:“宋茜女士,或者说……宋家这一代最杰出的‘观星者’。古老的传承在今日依旧能绽放如此光芒,令人敬佩。”
路岩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他对这种官方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接触本能地感到排斥。而宋茜,只是淡淡地回视着杨振华,眼神依旧清冷,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对方的话语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杨振华似乎并不在意两人的反应,他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指向指挥室旁边一间临时隔出来的、相对安静的小会议室。“情况紧急,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代表国家,有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二位当面沟通。”
会议室的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大部分的嘈杂。杨振华没有绕任何圈子,直接看着路岩和宋茜,开门见山:
“路博士,宋女士,‘深渊’的失控,并非一次孤立事件。”
他的一句话,让路岩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宋茜抚摸着罗盘边缘的手指也微微一顿。
杨振华走到会议桌旁,操作了一下桌面上的投影装置。一幅经过处理、去除了敏感信息的全球地图出现在桌面上。地图上,除了民管局总部这个最刺眼的红点外,在全球范围内,还零星散布着七八个较小的、但同样醒目的红色标记,大部分位于人迹罕至的极端环境或古老的文明遗迹区。
“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全球范围内,包括我们在内,共有九个最高级别或次高级别的异常收容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量异动或收容失效。虽然规模远不及我们这里,但模式和能量特征,经过初步比对,存在高度相似性。”杨振华的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重量,“我们怀疑,有一个统一的、我们尚未知晓的‘触发器’,或者某种全球性的‘背景变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这场同步的灾难。”
路岩紧紧盯着地图上的红点,大脑飞速运转。全球同步异常?这彻底推翻了他之前关于局部能量泄露或单一收容物突破的假设。这需要何等庞大的能量层级?亦或是某种……规则层面的改变?
“这意味着什么?”路岩的声音低沉。
“这意味着,我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失控的‘项目’。”杨振华的目光扫过两人,最终定格在路岩脸上,“这意味着,旧有的、被动的收容策略,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站在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也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决断:
“因此,最高决策层决定,启动一项代号为‘火种’的绝密计划。该计划的核心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收容’与‘防御’,而是‘理解’、‘适应’,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掌控’这种席卷全球的异常浪潮。”
“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特殊的队伍,一支能够融合最前沿的科学理性与最深邃的古老智慧,能够深入异常核心、解析其本质,并找到与之共存乃至战而胜之方法的先锋。”
杨振华的目光再次落在路岩和宋茜身上,那温和的眼神此刻却充满了力量。
“路岩博士,我们需要您无与伦比的逻辑分析能力、建模天赋,以及……您那份在面对绝对未知时,依旧能保持冷静、探寻规律的科学家本色。”
“宋茜女士,我们需要您传承的玄学知识、对非物理层面能量的感知与掌控,以及那份能够洞穿虚妄、守护心智的古老力量。”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任务指派。”杨振华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里,“这是一份来自国家的邀约。邀请二位,作为‘火种’计划最初的核心与基石,共同探索一条人类从未走过的道路,为我们的文明,在这片骤然降临的黑暗纪元中,寻找并守护那缕……存续的火光。”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灼灼:
“世界已经改变,路博士,宋女士。旧的秩序正在崩塌。你们,愿意接受这份邀约,成为擎起新纪元火炬的第一批人吗?”
室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有外面隐约传来的警报声,如同这个时代沉重的背景音。
路岩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会议桌面上敲击着,发出细微的嗒嗒声。他的脑海中,闪过外围区域的惨状,闪过李明最后凝固恐惧的脸,闪过那疯狂攀升的能量读数和地图上刺眼的全球红点。理性告诉他,接受意味着踏入更深的未知,承担无法想象的风险和责任。但内心深处,那股对真相的渴求,对建立新秩序、避免悲剧重演的执念,正在猛烈地燃烧。
宋茜抬起眼眸,第一次主动迎上杨振华的目光,她的眼神依旧清澈而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她没有看路岩,只是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青铜罗盘,那罗盘中心的指针,微不可察地向着路岩的方向,偏转了一个极小的角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新纪元前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