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雨,带着一股浸入骨髓的阴冷,连绵不绝地下了三天。群山被笼罩在灰蒙蒙的水汽之中,吊脚木楼沉默地矗立在蜿蜒的河岸旁,仿佛与这片土地一同陷入了某种古老的沉睡。路岩站在临时征用的村公所二楼窗口,看着窗外雨打芭蕉,眉头微蹙。抵达这里已经四十八小时,除了确认此地的能量背景异常活跃,与“回响之地”的描述存在某种模糊的呼应外,实质性的进展几乎为零。
当地残留的民管局外围人员提供的信息有限,只提及这片区域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规矩”和“禁忌”,以及一些关于“赶尸”、“蛊术”的光怪陆离传说,真伪难辨。更令人困扰的是,这里的村民对外来者,尤其是他们这种带着明显“官方”和“科技”气息的人,普遍抱有一种沉默的、近乎本能的疏离和警惕。几次尝试沟通都收效甚微,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了现代思维与这片土地的古老秘密。
“磁场干扰很强,常规探测设备精度下降至少百分之四十。”陈浩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滋滋的电流杂音,显然这里的异常环境对远程通讯也造成了影响。“能量读数有波动,但无法锁定具体源点,像是……整个区域都在均匀地散发着某种‘场’。”
苏琳尝试与几位年纪较大的村民进行心理学层面的交流,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大多夹杂着对“山神”、“祖灵”的敬畏,以及一些关于“不守规矩会惊扰沉睡者”的含糊警告。
“他们的潜意识里,对‘规则’和‘界限’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苏琳在内部频道中分析,“这种集体心理特征,可能与‘守护者’概念中维系‘边界’的执念存在某种深层的文化关联。”
赵伟则带着两名队员,冒着细雨对村落周边进行了初步侦察。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加上天气恶劣和村民隐隐的排斥,侦察范围有限。“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实体活动迹象,但直觉告诉我,这里不简单。很多小路看似自然形成,但走向和布局……似乎暗合某种阵法。”赵伟汇报,他的战场直觉往往比仪器更敏锐。
所有线索都像散落在泥水里的珍珠,难以串联。路岩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阻滞感,不同于在实验室面对数据难题,这是一种源于文化、传统和未知规则的隔阂。
“我们需要一个‘向导’。”路岩放下窗帘,转身对房间内的宋茜说道。宋茜抵达后,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坐感应,试图以灵觉穿透这层迷雾。
宋茜缓缓睁开眼,她的目光似乎能穿透雨幕和木墙,望向村落深处。“此地……确有‘回响’。非山非水,而在‘人’与‘约’之间。”她指尖轻抚过随身携带的、那枚愈发显得古朴的青铜罗盘,“但‘规矩’森严,排斥外道。寻常之法,难窥堂奥。”
她沉吟片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或许……需以‘古礼’相询。”
“古礼?”路岩追问。
“我宋氏一脉,虽久居外世,溯其源流,与这南疆巫蛊之道,千年前或有些许香火情分。”宋茜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追溯遥远过去的渺茫,“若此间尚有遵循古制的‘守约人’在世,或可识得我族信物,予一线沟通之机。”
她所说的“古礼”,并非简单的言语客气,而是一套蕴含特定精神波动和能量印记的、古老的拜访与求助仪式。这需要她调动传承的灵韵,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这片土地潜在的“守护者”表明身份和来意。
风险在于,对方是友是敌,全然未知。若对方敌视外来者,或者宋氏先祖与之有过节,此举无异于自投罗网。
“没有更稳妥的办法了吗?”路岩皱眉。他习惯于掌控变量,但这种依赖于他人反应和古老约定的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
宋茜摇头:“此非力取之地。强行动用科技手段大规模探测,恐会触发未知禁忌,反遭不测。‘回响’需以‘同频’方能激发,蛮力只会使其隐匿更深。”
路岩沉默片刻,理性权衡后,他意识到这或许是唯一的选择。“需要什么准备?”
“一处清净地,不受打扰。以及……”宋茜看了一眼窗外连绵的雨,“需要一场‘净雨’的尾声。”
当天夜里,雨势渐歇,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丝。宋茜选择在村尾一处废弃的、据说曾是用来祭祀土地的小小神龛前进行仪式。这里相对僻静,残留着微弱的香火气息。
没有灯火,只有天边朦胧的月光透过云隙,勉强照亮方寸之地。宋茜换上了一身素雅的、带有暗纹的青色长裙,并非民管局的制服,更像是某种传统服饰。她洗净双手,于神龛前焚起三炷品质极佳的古檀香,烟气袅袅,带着宁神静气的奇异芬芳。
她并未跪拜,而是肃立于雨中,双手捧起那枚青铜罗盘,置于胸前。她闭上双眼,口中吟诵起一段音调古老而奇异的咒文,声音不高,却仿佛能与周围的雨声、风声、以及脚下大地的脉动产生共鸣。她的灵能不再内敛,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庄重的方式缓缓散发开来,与檀香的烟气交融,形成一片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清辉区域。
路岩、赵伟等人远远守在几十米外,屏息凝神。路岩手中的能量探测仪指针开始轻微摆动,显示着宋茜周围能量的微妙变化。赵伟则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黑暗中的任何风吹草动。
仪式持续了约一刻钟。当最后一缕咒文余音消散在雨夜中,宋茜保持着捧盘的姿势,静静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只有雨打树叶的沙沙声,仿佛什么都不会发生。
就在路岩以为仪式失败,准备上前时,异变突生!
神龛后方,一株老槐树的阴影下,空气如同水波般荡漾了一下。紧接着,一个佝偻的身影,仿佛从树影中直接“渗”了出来,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宋茜面前三米之处。
那是一个穿着靛蓝色土布衣服的老妪,头发稀疏斑白,在脑后挽成一个紧紧的小髻。她的脸上布满深如沟壑的皱纹,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在昏暗中闪烁着近乎幽绿的光芒。她手中拄着一根歪歪扭扭的、仿佛天然形成的木杖,杖身缠绕着已经变成暗褐色的藤蔓。
老妪没有看路岩等人,浑浊却锐利的目光直接落在宋茜手中的青铜罗盘上,又缓缓移到宋茜的脸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审视、疑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追忆。
“宋家的‘观星盘’……”老妪开口了,声音嘶哑得像是摩擦的砂纸,带着浓重得几乎化不开的本地口音,但奇异地,众人都能听懂其意,“没想到,老婆子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外界的‘星辉’照进这山旮旯里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宋茜清丽却坚定的面容,幽幽叹道:“小娃娃,你身上流淌的血,和你带来的‘麻烦’,都和你祖上那些不消停的家伙一样。说吧,扰我清净,所为何来?”
宋茜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古礼,不卑不亢:“晚辈宋茜,携同道而来,并非有意搅扰前辈清净。只为追寻‘最初之契’的回响,寻访‘星火’之源,解当下天地倾覆之危。望前辈念在古老香火情分,指点迷津。”
老妪,这位隐世世家的“守约人”,闻言眼中幽光闪烁,沉默了许久。雨丝落在她佝偻的背上,仿佛毫无知觉。
“‘最初之契’……‘星火’……”她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干瘪的嘴角扯出一丝难以分辨是讥讽还是苦涩的弧度,“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早就被山外的风、世道的心,给忘得一干二净喽。你们现在才想起来找,不觉得……太晚了吗?”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沉沦的夜色,仿佛穿透了群山,看到了某种正在迫近的、无可挽回的终结。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新纪元前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