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嘉佑x年,礼部省试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日,汴京贡院之外,天尚未明,已是人头攒动。数以千计的举子提着考篮,怀着憧憬、忐忑、志在必得或听天由命的复杂心情,等待着决定命运的时刻。气氛庄严肃穆,又暗藏着无形的紧张。
秦子瑜与柳文轩结伴而来,互道一声“珍重”,便随着人流,经过严密的搜检,步入那扇象征着机遇与挑战的贡院大门。门内,是一排排如同蜂巢般的号舍,狭小逼仄,仅容一人转身。这里,将是他们接下来几天日夜奋战的战场。
找到自己的号舍坐下,秦子瑜深吸一口气,将文房四宝一一取出,摆放整齐。那方磨得光滑的石砚,那支普通的毛笔,还有腰间那枚触手温润的白玉佩,都给他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定感。
辰时正,钟磬长鸣,考题下发。
秦子瑜凝神屏息,展开试卷,但见题目赫然是——《论礼乐教化》。
他心中一动,此题正在他与柳文轩平日讨论的范围之内,且深合他一直以来对儒家治国之道的理解。刹那间,过往十数年寒窗苦读的积累,与柳文轩切磋所得的精要,还有沿途所见民生百态、对礼乐与世道人心的思考,如同百川归海,在脑海中奔涌汇聚,逐渐形成清晰的脉络。
他略一沉吟,便研磨蘸墨,提笔挥毫。但见笔走龙蛇,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股格式严谨,却束缚不住他文章中蕴含的真知灼见与磅礴气势。字字珠玑,句句锦绣,阐述礼乐之于个人修养、社会秩序、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引经据典,却又联系实际,文采与义理兼备。
时间在笔尖沙沙作响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日已偏西,文章也已接近尾声。秦子瑜全神贯注,正欲写下最后收束全篇的警句,突然,手中那支用了许久、本就有些老旧的毛笔,竟“咔嚓”一声,从中断裂!
笔头掉落,墨汁飞溅,不仅污了一小片刚刚写就的文字,更让他瞬间失去了书写工具!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秦子瑜脑中“嗡”的一声,脸色霎时白了。号舍狭小,他并未准备备用笔。周围已有考生注意到这边的动静,投来或同情、或讶异、甚至一丝幸灾乐祸的目光。时间紧迫,若无法及时写完,前面所有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心急如焚之际,他下意识地紧紧握住腰间的白玉佩,冰凉温润的触感传来,他心中默念:“青妩姑娘,助我!”
奇迹发生了!
那玉佩似乎微微发热,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顺着掌心涌入断笔。他惊愕地看到,那断开的笔杆竟在他手中自行弥合,恢复如初,甚至连笔锋都瞬间变得饱满挺立,仿佛刚蘸饱了浓墨!
他强压住心中的翻江倒海与难以置信,知道此刻不是探究的时候,立刻稳住心神,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奋笔疾书,将最后部分一气呵成!字迹依旧工整流畅,仿佛刚才的断裂从未发生。
交卷钟声响起,秦子瑜放下那支神奇的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深深看了一眼腰间的玉佩,心中对胡青妩的感激无以复加。
等待放榜的日子漫长而煎熬。秦子瑜虽自觉文章做得不错,但科场之事,变数良多,加之那日断笔的意外,让他心中始终有些忐忑。柳文轩倒是信心满满,宽慰他定然高中。
放榜那日,贡院外墙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秦子瑜与柳文轩挤在人群中,紧张地搜寻着榜单上的名字。
“中了!我中了!”柳文轩猛地抓住秦子瑜的胳膊,激动地指向二甲靠前的位置,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秦子瑜由衷地为好友高兴,随即更加紧张地从头寻找自己的名字。从后往前,二甲没有……他的心渐渐下沉。难道……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凝固在榜单最前列——一甲区域!
“一甲第二名……榜眼……秦子瑜!!!”
周围瞬间爆发出惊呼和议论声。
“秦子瑜?是何方人士?”
“竟是榜眼!真乃青年才俊!”
柳文轩更是狂喜地摇晃着他:“秦兄!榜眼!你是榜眼啊!”
秦子瑜呆呆地望着那个名字,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股巨大的热流从心底涌起,冲散了所有疲惫与担忧。寒窗十载,母子艰辛,一路风雨,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出了最绚烂的光华!
紧接着是传胪大典,觐见仁宗皇帝。秦子瑜身着崭新的进士服,气度沉静,应对得体,仁宗见其不仅文采斐然,且仪表堂堂,不卑不亢,龙心大悦,当即钦点其为翰林院编修,入职清贵之地。
昔日眉州城郊的寒门书生,一跃成为天子门生,名动京城!荣耀加身,宴请不断,赞美之词环绕耳际。然而,在这人生极致的风光时刻,秦子瑜抚摸着腰间那枚看似普通的白玉佩,心中却无比清醒。他深知,此番高中,除了自身努力与柳文轩的帮助,冥冥之中,更有狐仙胡青妩的护佑。那支断笔重续,绝非偶然。
“善有善报”,母亲的话再次得到印证。他对这天地间的因果,对那份跨越种族的善缘,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然而,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荣耀的背後,往往暗藏着嫉妒与危机。同科进士中,宰相的外甥赵承业,虽也中了二甲,但名次远在秦子瑜之後,风头更是被这位横空出世的寒门榜眼完全掩盖。看着秦子瑜春风得意,赵承业心中那颗名为嫉妒的毒种,开始悄然滋生、蔓延,一场针对秦子瑜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中国古代奇闻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