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前,西北边关,甘州卫以外五十里。
虽说已是初春,可这西北的风,还跟刀子似的,刮在人脸上生疼。
天地间一片灰黄,看不到半点绿意,只有枯草在风中瑟瑟发抖。
今年的冬日格外难熬。
关外的鞑-子各部,据说因为白灾冻死了大量牛羊,生存艰难,整个冬天都跟饿红了眼的狼群一样,时不时就扑上来咬一口。
大规模的叩关入侵发生了好几次,虽然都被边境沿线卫所的将士们拼死挡了回去,但小股的鞑-子骑兵,还是像泥鳅一样,总能找到防线薄弱处钻进来,袭击零散的屯堡、劫掠边民的粮草牲畜,造成了不小的骚乱和伤亡。
每一次骚乱的消息传回京城,那些言官御史的折子就跟雪片似的飞向御前,字字句句都指向了戍守在此的老国公——指责他“年老体衰”、“防御不力”、“纵容鞑-子肆虐边陲”。
更让人心头发沉的是,有人想借着这股风,明里暗里都想把边军的掌控权攥到自己手里。
边关将士在冰天雪地里流血拼命,京城的大人们,却在暖阁里琢磨着怎么用同袍的血,染红自己的顶子,去从倒下的国公身上咬下最大的一块肥肉。
此刻,中军帐内。
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勉强驱散着帐内的寒意。
老国公坐在垫子上,身上裹着厚厚的旧皮裘,可依旧掩不住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疲惫。
他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深,一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如今也显得有些浑浊,只有偶尔抬眼时,才能看到一丝久经沙场的厉色。
他轻轻咳嗽了两声,声音有些沙哑地问:“明日……又到了大巡的日子了吧?”
帐下站着一条铁塔般的汉子,正是王二牛。
几年边关的风沙磨砺,让他原本就魁梧的身材更显彪悍,皮肤黝黑发亮,下巴上泛着青郁郁的胡茬,眼神沉稳坚毅。
靠着敢打敢拼和实实在在的战功,他已经从一个小兵升到了正六品的百户,手下管着一百多号兄弟。
听到老国公问话,王二牛抱拳躬身,瓮声瓮气地回道:“回国公爷,是明天,路线都勘察好了。”
他顿了顿,抬头看了看老国公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
“国公爷,今年这光景……不太平。眼瞅着开春了,天还这么冷,关外的草场怕是还没返青,鞑-子那边缺粮缺得厉害,这会儿正是他们红着眼珠子找食的时候,比冬天还凶。
要不……明日您就别亲自去了?我带着底下的兄弟们去走一趟,保准把情况摸清楚回来禀报给您。”
老国公抬起眼皮,看了王二牛一眼,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放你娘的屁!每月一大巡,这是祖制!是军令!你个憨蛋,你是国公吗?你替我去?干脆你小子把这身国公的袍子穿上,替老子坐镇中军算了!”
王二牛被骂得缩了缩脖子,讪讪地闭上嘴。
他知道老国公的脾气,倔得像头老驴子,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也就是看着老国公最近气色实在不好,心里担心,才硬着头皮劝这么一句。
挨了骂,他反倒踏实了点,还能骂人,说明精神头还在。
“滚蛋吧,去把明日要带的东西和人员都清点一遍,马匹、兵器、干粮,一样都不许出岔子!”老国公挥挥手。
“是!”王二牛应了一声,转身大步出了军帐。
看着王二牛魁梧的背影消失在帐外,老国公脸上的怒容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忧虑和疲惫。
他何尝不知道王二牛说的是实话?何尝不知道此行危险?
可越是这个时候,他越不能缩在后面。
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朝堂上那些弹劾他的奏章,真当他一点都不知道?
他要是这次不去,指不定又被编排成什么样子——“畏敌如虎”、“拥兵自重”,什么脏水都能泼上来。
更重要的是,他得亲自去看看,看看鞑-子的动向,看看巡卫的防务,看看屯边军户的状况。
这兵权,他其实已经在慢慢交出去了,一些不太紧要的防务,都分给了几个得力的副将。
可有些人,怎么就等不及了呢?非要把他这把老骨头彻底踩进泥里才甘心?
老国公长长叹了口气,帐内只剩下炭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次日凌晨,天还没亮,大营里就已经人喊马嘶。
为了保险起见,这次老国公点了三个百户所的精锐,加起来近四百人,人人双马,弓弩齐备,刀枪雪亮。
若是放在往年太平时节,这种例行巡视,最多一个百户带点亲兵也就够了。
可今年情况特殊,老国公也不敢托大。
王二牛顶盔贯甲,牵着战马,仔细地检查着自己手下弟兄们的装备。
他手底下的兵,大多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都知道这位王百户要求严,没人敢马虎。
“狗剩,检查你的弓弦!别到时候拉不开!”
“栓娃,水囊灌满了没?那鬼地方,没水比没粮还可怕!”
他一边检查,一边粗声粗气地吆喝着。
辰时初刻,队伍集结完毕。
老国公也换上了一身轻便的戎装上了马,他年纪虽然大了,但骑在马上,腰板依旧挺得笔直。
“出发!”老国公没有多余的废话,马鞭向前一指。
四百骑精锐骑兵,如同一条沉默的黑龙,缓缓驶出大营,融入了戈壁滩的晨雾之中。
队伍沿着预定的路线,向着前方行进。
一路上,除了风声和马蹄声,异常安静,斥候前出十里,不断回报着前方的动静。
行进了几日,都是一切正常,甚至比往日还要正常些。
越是正常,王二牛心里越是不安。
他久在边关,有种野兽般的直觉。这种死寂的正常,不像是什么好事。
果然,快到午时,队伍行进到一处地势相对开阔的谷地时,前出的斥候疯了一样打马狂奔回来,人还没到,凄厉的喊声已经传了过来:
“鞑-子!大队鞑-子!至少上千骑!正朝着我们这边过来!”
所有人都是一惊!
老国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旗号?”
“看……看清楚了!是鞑-子的狼头小旗!还有……还有好几面小王旗!”斥候气喘吁吁,脸上毫无血色。
上千骑!这绝不是寻常的小股骚扰!
“快!将消息沿路传回去!其他人往南撤!”老国公到底是老将,临危不乱,立刻下令。
立刻有几名最精锐的骑兵,朝着甘州卫的方向狂奔而去。
同时,土坡最高处,狼烟也被点燃,黑色的烟柱笔直地升上天空,这是边关最紧急的求援信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