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荣和汪淑英开始轮班。
一人两天,雷打不动。
秦月荣当值,小院里就恢复了基地的作息。
早上七点,她准时敲门,送上温水和一张纸。
“169号,今日学习计划。”
“上午,三小时《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
“下午,两小时《惯性导航系统》。”
张勤顶着一头乱毛坐在床上。
这不是休假,是换了个地方上班。
轮到汪淑英,画风就完全变了。
她从不催促,只在楼下慢悠悠地煲着一锅香气扑鼻的汤。
张勤睡到自然醒下楼,总有精心准备的早午餐等着她。
“张顾问,今天天气好,出去走走?”汪淑英总是笑着问。
张勤乐得清闲,大部分时间都窝在三楼书房。
那堆“书山”被秦月荣贴好标签,整齐码在书架上。
张勤捧着一本砖头厚的《弹道导弹总体设计》,看得头大。
她脑子里有最终的成品,有结果。
但从眼前的理论到那一步,中间有多少坑,她不知道。
现在,必须把这个时代的知识,在脑子里重新建立一遍。
“唉……”
张勤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把手里的《液体燃料推进技术》丢到一边。
上辈子猝死在代码山里。
这辈子,要淹死在公式海里?
她的人生,就不能有个简单模式吗?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母亲林文静的声音。
“勤勤!勤勤!快下来!”
张勤皱眉,谁来了?
她磨蹭着从地毯上爬起来,穿着拖鞋下楼。
刚到二楼楼梯口,她就停住了。
客厅里,站着一个熟悉又挺拔的身影。
周怀瑾。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子挽到小臂,配着深灰色西裤。
看起来比在深市时放松了不少。
但他手里提的东西一点也不放松。
左手是几盒茶叶,右手是一个沉甸甸的果篮。
“哎呀,小周,你看看你!又带这么多东西!”
林文静嘴上埋怨,脸上的笑却藏不住。
“说了多少次,人来就行!当自己家!”
“应该的,阿姨。”周怀瑾放下东西,笑得礼貌又温和,“好久没来看您和叔叔了。”
张建军坐在沙发上,假装看报纸,嘴角却悄悄翘着。
“咳,工作忙嘛,我们理解。”
周怀瑾一转身,目光落在了楼梯上的张勤身上。
他眼睛一下就亮了。
“下来了?”他笑着问,声音里好像只有她。
张勤“嗯”了一声,慢吞吞地走下楼。
“不是说……要过几天才来吗?”
“想早点见到你。”周怀瑾的回答坦然又直接,客厅里的人都听见了。
林文静的笑容更灿烂了。
张建军手里的报纸抖了一下。
张勤觉得脸颊有点发烫。
“咳。”她清了清嗓子,“我带你……上去坐坐?”
“好。”周怀瑾立刻点头。
他跟着张勤上了三楼。
一进书房,看到地毯上摊开的一堆书,周怀瑾脚步顿了顿。
他弯腰捡起那本《导弹总体设计概论》。
“休假了,还这么用功?”他挑了挑眉。
张勤往沙发上一瘫,叹了口气。
“别提了,首长布置的‘假期作业’。”
周怀瑾走到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伸手,把她脸颊边的一缕碎发拨到耳后。
张勤身体僵了一下。
“我这次回来,只有五天假。”周怀瑾开口。
“这么短?”张勤下意识问。
“嗯。”他点头,“五天后,要去一趟德国出差。”
德国。
张勤心里记下了。
“那你还跑过来?”
“再不来,我的‘论证’可就要被无限期搁置了。”周怀瑾看着她,嘴角带笑。
他又来了。
张勤别过脸,不看他。
周怀瑾的视线落回那堆书上。
“所以,你接下来的方向,是这个?”
“算是吧。”张勤有气无力地回答,“让我先预研。”
她坐直身体,难得地有些苦恼。
“可我什么都不懂。”
“从零开始,太难了。”
周怀瑾看着她这副样子,忽然笑了。
他放下手里的书,身体微微前倾。
“真的什么都不懂?”
他英俊的脸凑近,那双总是含笑的眼睛里满是戏谑。
张勤被他看得不自在,梗着脖子嘴硬。
“不懂。”
“哦?”周怀瑾拖长了语调。
他伸出手,点了点那本《惯性导航与制导》的封面。
“那正好。”
“我来教你。”
张勤愣住了。
她怀疑地看着他。
“你?”
“我。”周怀瑾点头。
他靠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贴着她耳边说话。
“你猜猜。”
“你对象,在少年班,还有从少年班出来之后,读的是什么?”
张勤的大脑飞速运转。
少年班……赵砚川搞理论物理……
周怀瑾……他后来从政了……
那他之前……
一个荒谬又合理的猜测冒了出来。
周怀瑾看着她脸上变幻的表情,笑了起来。
“猜到了?”
张勤没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他。
“恭喜你,猜对了。”
周怀瑾站起身,走到她的书桌前,拉过椅子,放在她面前。
然后,他坐下。
两条长腿交叠,姿态闲适。
他拿起一本《弹道学基础》,随意翻开。
“来吧,周老师要给你补课了。学生张勤,请坐好。”
他顿了顿,补充道。
“当然,你要是能在一周内,独立推导出这个公式的无损解,我就答应你一个条件。”
“任何条件?”张勤的斗志被点燃了。
“任何条件。”周怀瑾笑得像只狐狸,“反之,亦然。”
他从一堆书中,抽出那本最基础的《导弹总体设计概论》。
翻开第一页,他指着一行公式,淡淡开口。
“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背一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