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也濒临崩溃。无数次目睹黄十七以各种方式死在自己面前,那种无力感和痛苦,几乎将他的意志碾碎。他甚至开始怀疑,眼前这个不断复活的黄十七,是否还是他认识的那个伙伴?还是只是循环制造出来的又一个幻影?
然而,在极致的绝望中,张闲骨子里那股被玄霄子磨练出的韧性,以及太虚之体对异常规则的敏感,让他捕捉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不协调的“变量”。
比如,第三次循环时,村口一个玩耍的小孩,手里的风车颜色和之前略有不同。
比如,第七次循环,老汉打招呼时,语气里多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迟疑。
比如,第十二次循环,他们被灰色射线追杀时,射线出现的方位,比之前偏移了大概一尺。
这些变量极其细微,稍纵即逝,但确实存在!这说明,循环并非绝对完美!它存在极其微小的“漏洞”或者“误差”!
更重要的是,张闲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他对于“死亡”瞬间那股“虚无”力量的感受,似乎……不再像最初那样完全无法理解。太虚之体在无数次接触这种“归于无”的力量后,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适应性?或者说,解析度?
第二十次、第三十次……
张闲不再盲目地尝试逃离或硬拼。他开始将每一次循环,都当作一次“信息收集”的机会。
他仔细观察村民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记录下那些微小的变量出现的时间和规律。
他仔细感知灰色射线的能量构成、攻击模式、以及其中蕴含的那一丝“混沌”本源规则。
他甚至在循环中,反复练习、揣摩师父教导的那些他以前一知半解、或者觉得过于“霸道”而不愿深入学习的攻击性法术和剑诀——尤其是那招“一剑破万法”的心境。
死亡,成了最严苛的老师。痛苦,磨砺着他的意志。
他的眼神,逐渐从最初的惊慌、愤怒、绝望,变得沉静,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锐利。他不再轻易被村民的“剧情”所触动,也不再因为黄十七的死亡而瞬间失去理智(尽管每一次目睹,心依旧会痛)。
他开始真正理解,师父当年教导他“怕,不丢人。丢了命,才丢人”时,背后所蕴含的、在绝境中必须保持的绝对冷静。
黄十七也发生了变化。最初的恐惧和抱怨渐渐少了,它开始努力配合张闲,利用自己敏锐的嗅觉和感知(虽然在这循环中大打折扣),去寻找那些微小的不协调之处。它甚至学会了在死亡来临前,用最快的语速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告诉张闲。
“闲哥,这次射线出现比上次晚了半息!”
“东边第三棵树下的蚂蚁窝,数量不对!”
“那老汉刚才左手小指抽动了一下!”
一人一黄皮子,在这无尽的地狱轮回中,形成了一种近乎心灵相通的默契。他们不再仅仅是插科打诨的伙伴,更是彼此在绝望中唯一的支撑和战友。
随着信息的累积,张闲心中逐渐浮现出一个可怕的猜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中二少年与毒舌师傅的驱邪之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