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秦欣

首页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大魏能臣极品贴身家丁烽·烟幕府将军本纪我大哥叫朱重八明末之海上雄师超神特种兵王寒门崛起笔趣阁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秦欣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全文阅读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txt下载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0章 成人夜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润疆的暮色刚染黄波斯麦的麦茬,

流沙农站的灯就亮了起来。

三盏墨家造的植物油灯挂在屋檐下,

把“成人夜校”的木牌照得清清楚楚。

牌下的空地上,

十几张木桌摆得整整齐齐,

桌前围满了农妇和牧民,

手里都攥着粗麻布缝的书袋,

里面装着李墨学官送来的《民生简易课本》。

王二嫂揣着个陶碗挤在人群里,

碗里还剩小半碗没喝完的羊奶。

她前天去交粮,

小吏拿着账册说“亩产三石,

税缴一石二”,

可她明明听陈农官说过,

润疆新田免三年租税,

就算缴也只收一成。

可账册上的字她一个不认识,

只能咬着牙交了粮,

回来躲在被子里哭了半宿。

“二嫂,你也来了?”

阿木的媳妇古丽燕凑过来,

手里拿着根芦苇笔,

“俺家阿木说,

夜校教‘粮’‘税’‘亩’这些字,

学了就不怕小吏糊弄咱们。”

王二嫂抹了把眼角,

声音发哑:

“可不是嘛!

前天交粮被坑了半石,

要是认识字,

能让他骗去?

陈农官说‘百姓识字才不受欺’,

这话真是说到俺心坎里。”

这时,

李墨学官和教书先生赵书走了过来,

赵书手里捧着一摞课本,

封面上画着农妇在灯下认字,

旁边写着“识一字,避一坑”:

“乡亲们静一静!

夜校开课了,

咱们今晚先学三个最有用的字——

‘粮’‘税’‘亩’,

学完就能看交粮账册,

谁也骗不了咱们!”

人群里立刻响起掌声,

有个农妇喊:

“赵先生,快教吧!

俺上次卖麦,

商队说‘一石麦换半匹布’,

俺怕他少给,

一直盯着秤呢!”

一、灯下识“粮”:笔画连收成,农妇开窍

赵书走到木板黑板前,

拿起木炭笔写了个大大的“粮”字:

“大家看这个字,

左边是‘米’,

右边是‘良’,

意思是好的米麦,

是咱们流血流汗种出来的。”

他指着课本插图,

上面画着粮储库和堆成山的麦袋,

“润疆今年收了五百万石粮,

这‘石’是计量单位,

一石等于十斗,

一斗能装咱们两陶碗麦。”

王二嫂赶紧举起手:

“赵先生,

俺家五亩地收了二十五石麦,

是不是就是二百五十斗?”

“对!”

赵书笑着点头,

“二嫂算得准!

记住‘一石十斗’,

以后卖粮、交粮,

先算清楚自己有多少,

就不会被蒙。”

古丽燕也问:

“那‘亩产五石’是啥意思?

俺家三亩地收了十五石,

是不是就是亩产五石?”

“没错!”

李墨学官接过话头,

“‘亩’是地的大小,

‘产’是收的粮,

亩产五石就是一亩地收五石麦。

陛下有旨,

润疆新改良的盐碱地,

前三年每亩只收一成税,

也就是亩产五石,

税只缴五斗,

谁多要就是骗咱们!”

王二嫂心里咯噔一下——

她亩产五石,

小吏却收了她一石二,

足足多收了七斗!

她攥紧拳头,

指甲掐进掌心:

“先生,

要是小吏多收税,

俺们能跟他理论吗?”

“当然能!”

赵书指着“粮”字,

“这粮是咱们种的,

税是陛下定的,

认了字,

拿着账册去农站找陈农官,

一查就清楚,

小吏再也不敢乱要!”

接下来学写“粮”字,

王二嫂学得格外认真。

她用芦苇笔蘸着水,

在木桌上一笔一划地写,

“米”字旁写得歪歪扭扭,

“良”字的点总掉在旁边。

古丽燕凑过来帮她:

“二嫂,‘米’字要写得窄点,

‘良’字的横要平,

你看俺这样写。”

王二嫂跟着学,

写了十几遍终于像样了。

她看着桌上的“粮”字,

眼泪又差点掉下来:

“要是早认识这个字,

俺的半石麦就不会被坑走了……”

二、再学“税”“亩”:账册辨真假,农妇攒底气

歇了口气,

赵书又写了“税”和“亩”两个字:

“‘税’字左边是‘禾’,

代表庄稼,

右边是‘兑’,

意思是拿一部分庄稼交给朝廷,

但必须按陛下的规矩来。

‘亩’字像咱们的田垄,

一横是田埂,

竖弯钩是田边的沟,

记住这个形状,

就不会忘。”

他拿出一本空白账册,

模仿小吏的样子写:

“王二嫂,

俺现在当小吏,

给你写账册:

‘王二嫂,五亩地,亩产五石,

总收二十五石,税缴五斗’,

你看对不对?”

王二嫂盯着账册上的字,

一个一个地认:

“‘五亩’‘二十五石’‘税五斗’,

对!

上次那小吏写的是‘税一石二’,

是骗俺的!”

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有个农妇说:

“俺上次交粮,

小吏说‘亩产四石,税缴八斗’,

现在算下来,

他多收了四斗!”

另一个牧民也道:

“俺家羊税也不对,

他说‘十只羊缴两只’,

俺后来听阿木说,

只缴一只就够!”

李墨学官脸色沉了下来:

“乡亲们别急,

明天俺就和陈农官去查账,

把多收的粮和羊都要回来!

但前提是你们得认字,

知道账册上写的是啥,

不然小吏改个字,

咱们也看不懂。”

王二嫂站起身,

声音响亮:

“俺们一定好好学!

明天俺就带着账册去农站,

让陈农官评理!

俺要让那小吏把多收的麦还回来!”

大家都跟着喊:

“对!学认字!讨公道!”

夜里回家,

王二嫂没睡,

在油灯下反复写“粮”“税”“亩”三个字。

丈夫王大哥揉着腰走进来:

“还没睡?

学那字有啥用,

明天俺去跟小吏吵!”

“你吵得过吗?”

王二嫂把写满字的木桌推到他面前,

“他拿账册跟你扯,

你一个字不认识,

只能被他哄。

俺现在认识‘税’字了,

知道他多收了七斗,

明天带着字去,

他想赖都赖不掉!”

王大哥看着木桌上的字,

又看了看媳妇坚定的眼神,

挠着头笑了:

“行,

明天俺陪你去!

没想到你学认字,

还真能当护身符。”

三、对账讨粮:识字硬气,小吏认错

第二天一早,

王二嫂揣着账册和写满字的木片,

拉着王大哥去了农站。

陈农官正在核对粮储账,

看到她就问:

“二嫂,

找俺有事?”

“陈农官,

您得给俺做主!”

王二嫂掏出账册,

指着上面的“税一石二”,

“俺亩产五石,

五亩收二十五石,

按一成税该缴五斗,

这小吏收了俺一石二,

多收了七斗!

您看,

这‘税’字俺认识,

他写的是‘一石二’,

就是骗俺!”

陈农官拿起账册一看,

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让人把收粮的小吏叫了过来。

小吏看到王二嫂手里的木片,

上面写着“税五斗”,

脸色一下子白了。

“李吏,

这账册是你写的?”

陈农官问。

小吏支支吾吾:

“是……是俺写的,

但俺记错了税率,

不是故意的……”

“记错了?”

王二嫂往前一步,

声音掷地有声:

“赵先生教俺了,

新田三成免税,

只收一成税,

亩产五石缴五斗,

你收俺一石二,

差了七斗,

这也是记错了?

俺现在认识‘粮’‘税’‘亩’,

你再敢说瞎话,

俺就去咸阳告你!”

小吏吓得腿都软了,

赶紧磕头:

“二嫂饶命!

是俺贪财,

俺这就把多收的七斗麦还给你,

以后再也不敢了!”

陈农官厉声道:

“把多收的粮全退回去!

再去领二十杖罚,

以后要是再敢欺瞒百姓,

直接押去咸阳问罪!”

小吏连滚带爬地去退粮,

王大哥捧着失而复得的七斗麦,

对着王二嫂笑:

“还是你厉害!

认了字,

腰杆都硬了!”

王二嫂摸着木片上的“税”字,

心里又踏实又痛快:

“这字就是咱们的‘腰杆’,

以后谁也别想骗俺们庄稼人!”

四、夜校兴旺:字护民生,人心归稳

王二嫂讨回粮食的消息,

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润疆。

晚上再去夜校,

人比上次多了一倍,

连西域部落的长老都来了,

手里拿着羊皮卷,

想把秦字记在上面。

赵书教大家学“秤”“斗”“石”,

李墨学官则带着陈农官来“现场教学”——

他拿来一杆秤、一个斗,

教大家认“斤”“两”“斗”:

“这秤砣上的‘一斤’,

就是十六两,

卖粮时看着秤砣,

再对照账册上的字,

就不会少拿。”

有个牧民大叔问:

“先生,

‘商队’的‘商’咋写?

俺怕他们给的布不够数,

想让他们写在账上。”

赵书笑着写了“商”字:

“上面是‘亠’,

像商队的帐篷,

下面是‘八’和‘口’,

代表好多人说话讨价。

以后跟商队交易,

让他们写‘一石麦换一匹布’,

认了字,

他们就不敢少给。”

王二嫂成了“夜校助教”,

帮着教新来的农妇写字。

她握着古丽燕的手,

教她写“税”字:

“你看,

‘禾’字旁要写得直,

‘兑’字的撇捺要打开,

就像咱们腰杆要挺直一样。”

古丽燕笑着点头:

“二嫂,

俺学会了,

明天就去跟收羊税的小吏对账,

俺家十只羊,

只缴一只!”

李墨学官看着热闹的夜校,

对陈农官说:

“以前总担心成人没时间学,

现在才知道,

只要跟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

再忙也愿意来。

这夜校,

比送十石粮还管用,

认字能护民生,

民生稳了,

西域才真的稳。”

陈农官望着灯下认真写字的农妇牧民,

心里满是感慨:

“陛下说‘全民识字,无分彼此’,

以前觉得是大道理,

现在明白了——

农妇认了‘粮’‘税’字,

就不会被小吏骗;

牧民认了‘羊’‘布’字,

就不会被商队欺,

这才是真的‘无分彼此’,

大家都懂规矩、守本分,

大秦的根才扎得深。”

夜深了,

夜校的灯还亮着。

王二嫂背着书袋回家,

路上遇到刚查完账的李墨学官。

她举起手里的课本:

“李学官,

明天教‘农站’的‘站’字呗?

俺想知道农站的账册上,

是不是写着咱们所有人的收成。”

李墨笑着点头:

“教!

明天不仅教‘站’,

还教‘民’‘生’,

让大家都知道,

大秦的‘民生’,

就是让咱们种好粮、认好字、不受欺。”

月光洒在土路上,

把王二嫂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手里的课本被风吹得哗啦响,

“粮”“税”“亩”三个字的笔画,

在灯光下格外清晰——

那是农妇的底气,

是民生的屏障,

是大秦“全民识字”的初心,

在润疆的夜色里,

发出温暖而坚定的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九转帝尊凌天战神lol之电竞天王嘉佑嬉事太古龙神诀斗破之风起青山圣祖我的悠闲山村生活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盖世仙尊内秦舒褚临沉暗黑破坏神之毁灭杀鬼破邪最强超级学霸我的美女俏老婆快穿白月光有毒捡个杀手做老婆仙武帝尊叶辰萧初然小说免费阅读上门龙婿王婿叶凡
经典收藏绝世极品兵王真桃花石帝国起飞,从1973年开始战狼狂兵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三国之纵马十三州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寒门巨富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神秘王爷欠调教黄天之世红楼欢歌嫡女归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攻略情敌手册[快穿]回到古代做皇帝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汉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
最近更新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宋韵流年山河鉴:隋鼎一品悍臣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大明熥仔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从死囚到统帅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大宋闲医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中国古代奇闻录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秦欣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txt下载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最新章节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