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部落的青铜城门,三百年间第一次被震得嗡嗡作响。城门楼上的平阳武士握紧了铁刀,目光死死盯着远处尘烟里的队伍——那是一万名穿着银灰色皮甲的永嘉郡女兵,皮甲边缘的浅金色纹路在阳光下连成一片,像流动的光河。队伍最前方,妫含骑着枣红马,手里握着一根铁笛,笛身刻着“永嘉”二字,随着马蹄轻晃,发出清越的脆响。
“妫含首领!平阳与永嘉无冤无仇,为何带兵压境?”昆阳大王阿烈站在城门楼上,声线因紧张而发颤。他身后的昆阳武士们脸色发白,手里的铁刀虽亮,却难掩眼底的惧意——他们早听说永嘉郡女兵的厉害,乐清、洞头、瑞安皆被其收服,可谁也没料到,这支队伍会带着如此磅礴的气势,直抵平阳心脏。
妫含勒住马,铁笛凑到唇边,一声长鸣划破长空。女兵队伍瞬间停下,整齐的脚步声戛然而止,只余风吹动甲胄的“哗啦”声。她抬眼看向城门楼,声音清亮如鳌江潮声:“阿烈大王,永嘉郡无意与平阳为敌,但平阳分裂多年,部落间征战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我今日来,是为让平阳归入永嘉,共享基建之利,让平阳人再也不用饿肚子、躲战乱。”
“基建之利?”阿烈皱紧眉头,“不过是吞并的借口!平阳人好武,武力天下第一,岂会屈居人下?”
“武力天下第一,为何二十年前挡不住灵溪叛逃?为何五年前拦不住龙港独立?”妫含抬手,身后的女兵推着一辆木车上前,车上放着一张巨大的图纸,图纸上画着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奇怪的建筑,“这是永嘉的‘路网图’,修通后,昆阳到鳌江的路只需半日;这是‘水车图’,能让万全的粮田多收三成;这是‘盐田改良法’,能让海西的盐产量翻番。阿烈大王,你要的是‘天下第一’的虚名,还是平阳百姓的安稳?”
城门楼上的武士们窃窃私语起来。万全的阿禾悄悄拉了拉阿烈的衣袖:“大王,永嘉郡在瑞安修的石桥、在洞头建的粮仓,都是真的。要是能有水车,万全的粮田就再也不怕旱涝了。”
阿烈脸色铁青,却无法反驳——他知道妫含说的是实话。这些年,平阳部落间为了粮田、盐场争斗不休,昆阳的武士虽强,却连自己部落的人都喂不饱,更别提阻止分裂。他看着城下一万名装备精良的女兵,又看了看图纸上那些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基建”,手指在城垛上掐出深深的印子。
“若平阳归入永嘉,昆阳的地位如何?平阳的武士是否要受永嘉管制?”阿烈的声音弱了几分,带着一丝妥协的意味。
妫含笑了,铁笛在手里转了个圈:“平阳归入永嘉后,阿烈大王可继续统领平阳旧部。永嘉的基建系统会全面铺开,女兵会协助你们修路、造车、改良粮田,所有平阳人,皆与永嘉百姓同等,不分高低。”
城门楼上陷入寂静。阿烈看着城下女兵们坚定的眼神,看着图纸上那些充满希望的线条,终于叹了口气,抬手下令:“开城门!”
青铜城门缓缓打开,发出“嘎吱”的声响,像平阳三百年分裂历史的终章。妫含策马入城,一万名女兵紧随其后,银灰色的甲胄映亮了昆阳的石板路。街边的平阳百姓起初惶恐,可当看到女兵们不仅不抢掠,还拿出粮种分给饥饿的孩子时,眼里渐渐露出了期待的光芒。阿烈跟在妫含身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默默想着:或许,这才是平阳真正的出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穿越在温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