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一年的春分,二十七岁的张三丰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云游之路。医巫闾山的松涛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黄河奔流的轰鸣。他沿着古驿道西行,沿途所见尽是蒙古铁骑驰过的烟尘,汉家百姓在驿站旁躬身避让的身影。经过七十二个日夜的跋涉,终南山苍翠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天际。
在重阳宫挂单期间,他听闻西南紫柏山中有位火龙真人,乃是陈抟老祖一脉的正宗传人。三丰当即辞别道众,向着云雾深处的山坳行去。穿过一片箭竹林,忽见溪畔青石上坐着位麻衣老道,正持竿垂钓。令人称奇的是,鱼钩竟是直的,且离水三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老道头也不回地说道,小友从辽东来,可曾见过冰海钓鳌?
三丰心知遇到了高人,执弟子礼恭立一旁。只见老道手腕轻抖,钓线在空中划出玄妙弧线,溪水竟逆流而上,托起一尾金鳞鲤鱼。老道哈哈大笑,将鱼放归水中:老夫贾得升,在此等候多时了。
这位自称贾得升的火龙真人,果然得了陈抟老祖真传。他教授三丰的蛰龙法,讲究神蛰气穴,呼吸绵绵,常在雪地中卧眠三日而不觉寒冷。某日清晨,师徒二人在云台观外见蛇雀相斗。花蛇盘曲如环,任雀儿如何啄击,只以柔劲化解。待雀儿力竭,蛇身倏然弹出,如离弦之箭。
瞧见了么?真人捻须微笑,柔能制刚,静可制动。这蛇儿深得老氏之旨。
三丰若有所悟,当夜在月下揣摩蛇形,将医巫闾山所悟的刚猛劲力尽数化去。如此三月,创编出十三势,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合进、退、顾、盼、定五步。演练之时,身形如云卷云舒,双手似抱月轮。真人见之抚掌:此拳合于天道,当传之后世。
至元十三年冬,三丰在华山落雁峰寻得一处古洞闭关。洞中寒气刺骨,石壁上结着寸许冰凌。他依照蛰龙法门,呼吸渐至胎息之境。据《三丰全集》记载,七七四十九日后的子夜,忽然崖冰崩裂如雷震,洞中真气结成婴。但见五色祥云自洞顶垂下,云中现出五条金龙,环绕着他吞吐丹气。三丰内视丹田,果见一粒金丹滴溜溜旋转,放出万道霞光。
出关那日正值立春,崖畔冰凌尽数融化,汇成潺潺溪流。三丰立于峰顶,望见终南群峰如莲花绽放,不禁长吟《金丹歌》:
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逢一个是知音。
丹成九转无人识,独对青山理玉琴。
歌声在千山万壑间回荡,惊起无数栖鸟。
至元十七年二月,一个商队带来临安陷落的消息。大宋最后的海船在崖山沉没,十万军民蹈海殉国。三丰正在仰天池畔练剑,闻讯怔立良久。忽然间剑光大盛,他在池边巨石上狂舞三日,石屑纷飞如雪。待他收剑时,石壁上赫然显现纵横交错的剑痕,深达寸许,笔意酣畅如王羲之的《丧乱帖》。这些剑痕每逢阴雨便会渗出水珠,后人称之为泣血石。
此后十年间,三丰的足迹遍及巴山蜀水。在峨眉金顶,他与圆悟禅师论道三日。老僧以茶筅击碎茶碗:佛家真空,可能容得下这道裂痕?三丰取过碎片,在案上拼出太极图:真空妙有,原本一如。两人相视而笑,共赏云海日出。
青城山的天师洞中,他见到一幅奇景:古柏根系裸露,却依然枝繁叶茂。树下老道正在演练,每一步都踏在树根交结之处。三丰凝神观察,发现这些步点暗合北斗七星方位。当夜他在《无根树词》中写道: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红尘谁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荡去飘来不自由。
在蜀地游历期间,他不断完善太极拳理。某日在都江堰观水,见鱼嘴分江、飞沙堰泄洪,忽然领悟引进落空之妙。他将岷江分水的原理化入拳法,创出粘粘连随的劲路。又在剑门关看云雾绕峰,悟得以柔克刚的真谛——那云雾看似柔弱,却能经年累月地将巍巍剑峰蚀刻出深深痕迹。
至元二十六年春,四十六岁的三丰重返终南。此时的他已是青丝间雪,但双目神光更胜往昔。火龙真人早已仙去,只在洞中留下半部《无极图》。三丰在师父坐化处结庐而居,将十年游历所得尽数融入武学。某个满月之夜,他见松影扫阶,忽然大笑:我明白了!太极拳不该只有十三势,当如月印千江,随物赋形才是。
自此,他打破招式藩篱,将拳法化入日常起居。挑水时练,劈柴时用搬拦捶,就连扫地也暗合韵律。终南山的樵夫常见他在崖边演练新奇拳法,时而如白鹤晾翅,时而如猿猴攀枝,便将这套拳称作长生意。
这段终南岁月,恰似一幅淡墨写就的山水长卷。在这里,辽东少年的锐气化作宗师的圆融,家传的儒学底蕴与道门修炼水乳交融。而当大雪再次覆盖群山时,这位渐臻化境的道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南方——那里有武当山的七十二峰,正在云雾中等待真正的开山祖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历史奇人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