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盛夏。南城城外的农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一吹,泛起层层稻浪,空气中满是谷物的清香——今年的夏收,终于来了。
早在夏收前几日,林天、石猛就带着镖局的兄弟,帮着农户们整理收割工具;苏婉儿则在书坊放了夏收假,让孩子们也能回家帮衬父母;陆峰更是从江南调来了几台新式的打谷机,送到田间地头,帮农户们提高效率。
收割这天,天刚蒙蒙亮,城外的农田就热闹起来。农户们拿着镰刀,弯腰割稻,动作娴熟;镖师们和孩子们则忙着把割好的稻穗抱到打谷机旁,一个个干劲十足。林天也加入了收割的队伍,他虽然没种过田,却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割满了一捆稻穗。
“林师傅,你这手艺,跟咱们老农户差不多了!”旁边的张大爷笑着说,手里的镰刀不停,“今年有了新打谷机,还有你们帮忙,咱们的稻子肯定能早点收完,还能少受点累!”
林天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回应:“大爷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好收成。”
不远处,苏婉儿正带着几个妇女,给田间的人送凉茶和点心。她提着一个大木桶,走到石猛身边,递过一碗凉茶:“石镖头,歇会儿再干吧,别中暑了。”
石猛接过凉茶,一饮而尽,抹了把嘴笑道:“没事!这点活不算啥,等收完稻子,咱们还得帮着把粮食运回家呢!”
陆峰则在打谷机旁忙活,教农户们怎么使用机器。看着金黄的稻谷从机器里源源不断地出来,农户们脸上都乐开了花:“这机器真好用!以前一天才能打一亩地的谷,现在半天就能干完,太省事了!”
夏收忙了整整五天,终于把所有的稻子都收割完毕。农户们把晒干的稻谷装袋,堆在自家院子里,看着满院的粮食,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张大爷特意装了一袋新米,送到威远镖局,拉着林天的手说:“林师傅,这是今年的新米,你一定要尝尝,这可是咱们南城最好的米!”
林天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让石猛回赠了两坛冬酿米酒,算是礼尚往来。
为了庆祝夏收丰稔,知府提议在主街办一场“夏收集市”,让农户们把多余的粮食、蔬菜拿出来卖,商户们也趁机促销,让百姓们都能分享丰收的喜悦。
集市当天,主街比往常更热闹了。农户们的摊位上,摆满了新磨的米粉、饱满的花生、新鲜的蔬菜;商户们则推出了“丰收套餐”——绸缎庄买布送针线,点心铺买糕送糖,连书坊都推出了“买书送笔墨”的活动。
林天和苏婉儿并肩走在集市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安慰。走到一个农户的摊位前,苏婉儿买了一袋新米,笑着说:“晚上煮新米粥,再配些小菜,肯定好吃。”
林天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戏台——石猛和陆峰正带着镖师们,跟农户们一起搭戏台,准备晚上请戏班来唱戏。孩子们围着戏台跑闹,手里拿着刚买的糖人,笑声清脆。
傍晚时分,戏班开始唱戏。台下坐满了百姓,有的嗑着瓜子,有的摇着蒲扇,看得津津有味。知府也来了,坐在人群中,跟百姓们一起鼓掌喝彩。林天和苏婉儿坐在后排,看着台上的戏,听着身边的笑声,偶尔相视一笑,满是默契。
戏散场后,百姓们渐渐散去,商户们也开始收拾摊位。林天看着满街的灯火,轻声对苏婉儿说:“今年的夏收,是咱们南城最好的收成了。”
苏婉儿点头,眼中满是笑意:“是啊,有好收成,百姓们的日子就有了盼头。以后,咱们还会有更多的好收成,更多的好日子。”
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夏末的凉意,吹走了一天的疲惫。林天知道,这场夏收不仅带来了粮食,更带来了百姓们对未来的希望。而他,会继续和苏婉儿、石猛陆峰一起,守护着这份希望,让南城的日子,像这盛夏的稻穗一样,饱满而香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烧烤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