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人从来都悲喜不同,于浓情蜜意的李锦荣来说,日子好像过的很快。
只是眨眼间,便是一年秋至,她与萧策的婚期就在近日。
将近一年的时间,皇都内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朝堂上依旧如平常;太子虽然去岁因荣华公主婚事短暂惹了帝王不喜,然储君之位还算稳固。
六皇子、七皇子与先后大婚,也按照礼制去了封地就藩,宫里如今只剩下两个年纪还小的皇子;就连安宁公主,也在前不久定下了婚约,是相府的嫡幼子。
这一日,皇贵妃处理完宫务,便到了后殿,与女儿一同看宫人们整理嫁妆;身为帝王最宠爱的大公主,荣华公主的嫁妆早有礼部按照礼制准备周全,隆武帝还从他的私库中单独给赐下六十抬。
而此时在瑶华宫整理的是皇贵妃给准备的嫁妆,除了皇贵妃这些年得到的赏赐,还有萧策天南地北搜罗来的不少宝贝,也送来充作嫁妆。
眸光被一颗硕大的夜明珠吸引,凑近观赏片刻,皇贵妃不由感叹:“这一颗夜明珠品相难得,只怕你父皇也不曾见过。”
着芙蓉色裙装的少女靠近,语调轻快:“母妃若是喜欢,不如留下来把玩,萧策准备的聘礼中也有这样的夜明珠,女儿不缺的。”
葱白指尖在少女额头轻点,皇贵妃宠爱万般道:“你倒是大方,拿着摄政王的心意哄母妃高兴。”
李锦荣笑颜明媚:“那时他说要准备周全些,女儿也不知他竟是搜罗来这么些宝贝。”
既然萧策给了她,那便可以做主;送几件母妃喜欢的,想来萧策也欢喜。
好笑摇头,揽着女儿去了正殿,母女坐在窗前软榻上,皇贵妃才继续欣慰拒绝:“你也不想想,母妃在宫里能缺什么。”
“这多半年看下来,摄政王待锦儿的心意足够赤诚;再过几日锦儿便大婚了···”声音里忽然多了一丝不舍,竟是难以再说。
少女依偎在母妃身边,忙忙安抚:“女儿知晓母妃舍不得我,可您也看到了,萧策待我很好;且成婚后,女儿也可时时进宫看望母妃。”
因为帝王已赐婚,萧策便名正言顺时时接未婚妻出宫;利用这些时间,李锦荣的生意已做起来;多半年过去,她在皇都开了几十个铺子,涵盖酒楼,茶楼,胭脂水粉与成衣铺子等。
便是皇都周围的州府,亦开设了上百个商铺,御赐的荣华公主府被她提前使用,已经成了她的生意管理处;公主府的属官与侍卫们打点周全,李锦荣不用太操心。
且还有萧策派了不少人帮着打点,更是省心。
前不久江南水患严重,李锦荣拿出自己的多半收益上交朝廷,与朝廷的赈灾银一同送到江南;也是因她如此大方,此次江南的水患虽然严重,灾民救济与安置却是历年来最好的一次。
除了这些,李锦荣还安排自己商号的人配合官差安置灾民···隆武帝大喜,破格在朝会上大加赞赏,将荣华公主的食邑升到五千户。
皇贵妃自然也知晓这些,欣慰欢喜之余还是提点几句:“大婚后锦儿便要开设女子学堂,此事开始定会遭到不少为难···锦儿别只操心这些而忽略了摄政王,他可是你的夫君。”
少女颔首应下,她当然知晓轻重缓急;萧策如此待她,她又怎么舍得疏忽他的感受。
就这般依偎在母妃身边,少女满足眯眼:“母妃还记得罢,女儿曾说过,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便是做了您的女儿。”
张罗主持起生意上这些事,李锦荣才深知这世道对女子多么苛刻;看到和经历的越多,越是感触深刻。
如果她不是母妃的女儿,便不会是大晋的公主,不会有令人忌惮的地位权势;如果她不是大晋的公主,任凭她再才貌双全惊艳世人,也没有足够的家世令她走到萧策面前,更得不到那人如今的百般纵容与照应···
最重要的,母妃教导她那么多,为她费心周全,才有她如今的学识与眼见,也才有她如今的思想与心胸。
让她不曾沉溺在自己的身份权势中,成为一个只知享乐的公主···
想对母妃说的太多,却又觉说出来亦是多余,母妃懂她。
果然,皇贵妃眼中也有了水意,轻拂女儿发丝,温柔道:“母妃亦欢喜与骄傲,我的锦儿这般聪慧通透。”
宫里这些年,看多了母子失和的戏码,皇贵妃如何不知,瑶华宫母女情深,令宫里多少女人眼红。
皇贵妃不过是昌宁侯府庶女出身,从小到大的经历,叫她明白世道对女子的诸多束缚与残酷;凭借着一点手段与心机,她越过府中嫡女,在选秀中得了帝王青眼。
而后善于察言观色,暗中琢磨与迎合帝王喜好,一路到了妃位。
锦儿说最幸福的是做了她的女儿,她则庆幸锦儿是她的女儿。
若没有锦儿出生的时机巧合,帝王又怎会给她贵妃之位;她小心翼翼迎合帝王心思,锦儿亦聪慧,才会得到帝王一直盛宠,才会有瑶华宫如今的地位。
正是自己经历过这些艰难,皇贵妃才不愿女儿日后成为一个只知享乐的公主,或是被驸马拿捏,成为男人的附庸;因而从小便严格约束锦儿,又为她请了那么多师傅教导。
多少回,皇贵妃看着女儿幼小的身影那般辛苦完成课业,也想过自己是不是要求太多;索性,她的锦儿不曾如其他皇子那般,将她的苦心当作束缚而怨怼。
甚至到了如今,锦儿便懂得她的苦心,还毫不吝啬表达的她对自己这个母亲的敬爱,皇贵妃如何不欣慰,又如何不感动。
此时的皇贵妃深有感慨,大抵她与锦儿是大晋最美满的一对母女;这一辈子,她深知帝王薄情,从不曾将心丢在帝王身上;偶尔也会觉有缺憾,可上天缺弥补了她最美好的母女情。
最令皇贵妃欣慰的,她的锦儿经过一劫,眼界与心胸不再局限儿女私情;锦儿的生意已初见规模,想来日后只会更好,亦会尽力为大晋排忧解难。
若只是这些,皇贵妃也不会如此骄傲;她的锦儿也看到了世道对女子的不公,筹谋着建立女子学堂,听说还想请民间的一些手工匠人,教授女子学会谋生技巧···
有摄政王的帮衬,皇贵妃相信,锦儿日后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她期望的锦绣荣华。
便是深居后宫,皇贵妃亦知民心的影响,她有很强烈的直觉,日后锦儿必将青史留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