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嘲讽道:“袁大公子,现在该往哪里逃?你已被包围,乖乖下马受降吧!”
华雄迅猛突袭,刀光剑影间,袁谭身边的将士轻易被击溃。
华雄大喝一声“袁谭小儿,下来吧你!”
大刀猛烈劈向袁谭的兵器,火星四溅,一击几乎让袁谭吐血。
仅一个回合,华雄就看穿了袁谭的实力。
接连三刀,袁谭不敌,败下阵来。
眼见袁谭欲逃,华雄纵马追击,西凉马速度快如闪电,瞬间追上袁谭。
一记刀背砸在袁谭后背,将其击倒在地。
华雄俯身将其抓起,随后命令士兵将袁谭五花大绑。
生擒袁谭后,华雄率领士兵继续攻击,与张飞前后夹击,中山郡兵马声威震天,渤海郡士卒节节败退。
颜良无法支撑,逃入山林。
张飞虽追至山林边缘,但未继续深入。
张飞命令华雄安抚投降的士兵,华雄飞马来到徐和面前,正要宣布身份,却被张飞的声音打断。
华雄得知计划有变,不再伪装黑山军。
他宣布自己是中山郡守刘备麾下大将,特来渤海接应受困的黄巾军。
华雄提议回中山大营休整,徐和虽心存警惕,但考虑到两万兄弟疲惫不堪,无力再战,最终同意前往。
中山郡的刘备款待黄巾兵马,开放粮仓接济。
在中军大帐中,刘备询问徐和关于被袁绍兵马围困的情况。
徐和透露青徐黄巾原本有四十余万人马,他与管承、司马俱三人各领十余万,而徐和部青壮人数最少。
在徐和掌管的庞大势力中,青壮年人数仅有三万。
徐和向刘备叙述了当前的局势,提及与司马意见不合,对方已南下泰山。
他与管承分道扬镳,一人西进一人北上。
谈及在渤海境内的战斗,徐和麾下的黄巾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五十岁以上的老兵几乎全部牺牲,而年轻的部众在战斗中不断阵亡,数量锐减至两万。
对此,徐和悲痛欲绝。
刘备听完汇报后十分震惊,询问管承的兵马人数及其所在位置。
得知管承部众共有十五万,其中青壮人数至少有五万时,刘备极为震撼。
他决定采取行动。
华雄提议出兵,从袁绍手中夺回这五万青壮。
对此,徐和也表明愿意一同对抗袁绍,为死去的黄巾军 ** 雪恨。
最终,刘备已有了详尽的安排。
刘备下令让众人安静等候,然而徐和提及中山郡内缺少士兵的情况,提出了加入官军的提议。
刘备接受了这一提议,并给予徐和认同与支持。
在徐和的认可之下,刘备展现了对军队的热情与壮志,而徐和也因此决定将身心交付于刘备。
随着徐和的加入,渤海郡的渤海军队更加壮大。
此时,袁尚得知管承杀害了他们使者的事情后愤怒不已,决定采取极端手段对付黄巾军俘虏以示惩罚。
袁尚的命令传遍全军。
黄巾军中的老弱妇孺被押至山脚下。
他居高临下,对其中一位老者说:“老头,劝管承投降。”
老者话未说完,便被袁尚一剑刺死。
这一幕传到山上,管承愤怒无比,誓言要 ** 袁尚。
即便被袁尚的兵马围困在矮山上,管承也毫无投降的想法,对抗的情绪愈发激烈。
部将建议趁着夜色掩护,杀下山去。
管承在连续几次劝说后,决定放手一搏,传令下去,今晚后半夜集合兵马,夜袭袁尚营寨。
他深知眼前的困境,不知道徐和的情况如何,是否已与张燕汇合,但这一切已无法顾及。
夜色渐浓,山下的渤海军营寨升起炊烟,管承只能全力以赴,期望能够破围而出。
山上黄巾军见到情况,不禁心生忧虑。
他们原本在青州、徐州生活艰难,被迫转移冀州以求生存。
冀州土地肥沃,背靠太行山脉,黄巾军期望在此能够勉强存活。
管承接到报告,敌军开始造饭。
他满脸苦涩,军中粮食所剩无几,仅能维持到明日清晨。
原本计划从青州到渤海再到中山郡的行程中,粮食应该是足够的,但途中遭遇渤海军的追击堵截,被围困在这座矮山上已经超过两天。
管承决定破釜沉舟,传令全军,将剩下的所有干粮吃完,养足精力。
实际上,军粮仅够一顿,之前不过是打算分两顿来吃。
他决心趁夜突袭敌军,擒获袁尚。
夜幕降临,管承命令全军熄灭山上所有火光。
漆黑一片的山上,让袁尚心生疑虑。
他对管承突然熄灭火光的举动感到困惑,怀疑对方有何诡计。
他询问营中巡视的文丑对此的看法。
文丑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这只是管承的垂死挣扎,无需在意。
他坚信只要继续围困两天,黄巾军无粮可继,自然会选择投降。
他的目标是收编管承麾下的所有兵马。
袁尚对文丑的想法表示赞同。
袁尚忍不住放声大笑。
父亲若能吸纳数万壮士,必将成为冀州最强霸主,韩馥、刘备皆不在话下。
袁尚嘱咐文丑:“上半夜你且休息。”
夜色中,渤海军营灯火辉煌,与漆黑一片的矮山形成鲜明对比。
夜深了,文丑在营中打盹时,突然外面传来阵阵呼喊声。
有士兵急报:“报告三公子,将军!山上的黄巾军趁夜色潜袭,已攻至我军营寨边缘,前营辕门已失守!”
闻讯,袁尚和文丑均大惊失色。
文丑迅速反应过来:“他们竟敢夜袭?既然如此,那就正面迎战!”
他战意高昂,翻身上马,带领士兵冲向辕门。
一路行军,不断有渤海军士溃逃。
文丑愤怒不已,加速前进。
心中暗道:“管承,看来我小看你了!”
他原本以为黄巾军已近末路,没想到仍有战斗力。
到达前寨辕门时,文丑意识到事态严重,原来是渤海军士疏忽,让黄巾军趁虚而入。
他举起长枪,跃马挥兵,奋力抵抗。
文丑连声怒吼之下,数百名黄巾军接连陨落。
长戟扫动,恍若霹雳。
震怒之下的他命令黄巾军胆敢上前者,格杀勿论。
文丑的勇猛,彻底 ** 了黄巾军的士气。
趁其慌乱之际,他冲破敌阵,越战越勇。
短短时间内,就将辕门处的黄巾军杀得溃不成军,大败而逃。
文丑轻蔑地嘲笑他们只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重新夺回辕门后,他迫使黄巾军退至营寨之外。
当部将询问是否追击时,文丑果断摇头,强调他们的目标是收编敌军,扩充军力,而非无谓的杀戮。
若任务是歼灭的话,他早已将这支黄巾军击溃。
然而袁绍的命令是收编青壮将士,因此他不愿过多损失己方兵力。
只要能够压制住黄巾军就足够。
就在文丑准备继续修缮辕门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将军,大事不好了!三公子袁尚被黄巾军抓住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令文丑震惊不已。
黄巾军明明已经被击退,为何还能抓住袁尚?文丑心中虽然疑惑重重,但深知袁尚在袁绍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一旦出事,他无法想象将会如何面对袁绍的怒火。
河北冀州名将遭遇大败,致使幼主被擒于敌手。
消息传来,文丑颜面扫地。
士兵哭诉道:“中军大帐已被黄巾军占领,三公子亦被其挟持。”
文丑惊愕万分,苦思不得其解。
他突然意识到,黄巾军或许是通过混入溃逃的渤海军士之中,假扮成己方军队,才得以攻入中军大帐。
管承已经控制住了袁尚,并霸占了他的酒肉。
袁尚羞愤交加,未及反应,已被管承及其黄巾军制服。
管承大怒,猛掌扇去,袁尚俊脸瞬间红肿,一颗门牙被击落。
袁尚痛苦地嚎叫起来,身体被绳索牢牢捆绑,无法动弹。
他的门牙缺失一颗,说话间空气从中漏出。
面对管承的逼近,他愤怒地大喊:“你敢羞辱我!”
然而,管承毫不理会,一拳重重地砸在他的腹部。
袁尚的身体瞬间弯曲,犹如一只虾,剧痛让他昏厥过去。
管承啐了一口,嘲讽道:“真是个废物!”
此时,有黄巾军报告说:“渠帅,外面动静很大,文丑可能引兵包围我们。”
但管承丝毫不惧,因为他手中掌握着袁尚,这足以让文丑有所顾忌。
他命令道:“吃饱的兄弟出去换防,让外面的兄弟进来吃饭。”
他带进矮山的兵马只有一百人,但这已足够。
随后,他大步走向昏迷的袁尚,对其狠狠地说道:“给我醒来!”
一巴掌将袁尚打醒。
管承逼近袁尚,命令道:“让你的家将送些酒肉进帐,我的兄弟们还饿着肚子呢。”
袁尚坚决拒绝,管承便再次一拳砸在他的膝盖骨上,只听一声脆响,袁尚痛苦地大叫,感觉骨头断裂,膝盖崩碎。
面对管承的嘲讽和威胁,袁尚浑身颤抖,痉挛不止。
袁尚面对管承的狠辣手段,不得不暂时选择隐忍低头。
管承的大笑令帐外的文丑心中惊恐,当他听到袁尚的痛苦惨叫声时,惊骇失色。
随后,管承命人准备了酒食,并毫不畏惧地面对文丑的质疑。
面对这种情况,袁尚的生命安全成为筹码,文丑被迫屈服于形势。
管承在众目睽睽之下主导了这一切,使得文丑束手无策,只能在大帐外忍受其张狂大笑和内心的不甘。
文丑紧握拳头,空气仿佛被他的力量所撕裂。
士兵急报:“将军,三公子被擒,主公得知消息正从后方赶来。”
听到这个消息,文丑大惊失色。
“主公袁绍已至?”
文丑内心叫苦。
此次袁尚被擒,文丑难辞其咎,即将面临袁绍的怒火。
不久后,文丑见到了愁眉不展的袁绍。
面对袁绍,文丑只能先认错:“主公,末将有罪。”
但袁绍此时正心烦意乱,无视文丑的认罪,直接前往中军大帐。
在中军大帐前,一名黄巾军士兵大声呵斥:“止步!再往前一步,袁尚小儿即刻身首异处!”
袁绍被这名黄巾军士兵所震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