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据县西门,夏侯渊命令一名年轻将领曹昂率军五千,前往城中郡守府寻找袁绍并夺取传国玉玺。
他自己则带领五千兵马在西城待命,随时准备接应。
暴雨如注,视线模糊。
曹昂与夏侯渊兵分两路进城。
厚重的雨帘让视线只能看到前方十步左右的距离,更远处皆被雨水遮挡。
曹昂询问叔父夏侯渊:“袁绍是否有可能使用诈术?”
夏侯渊决心闯城寻找玉玺,他强调不能错过任何机会。
曹昂告知夏侯渊已经探知城中还有未出动的兵马,这引起了夏侯渊的警觉。
夏侯渊命令曹昂寻找玉玺,而他负责寻找隐藏的兵马。
两人的士气高涨,决定深入城池寻找玉玺。
与此同时,袁术的大将纪灵也在城中寻找玉玺的踪迹,他得知曹操的兵马已经进城,但未在意赵云的存在。
他选择忽略赵云而直奔郡守府寻找玉玺。
此时任务已经十分明确清晰,各方势力都在争夺玉玺,玉玺之争愈发激烈。
得到玉玺后撤军,与袁术汇合,再一同返回淮南。
各部将领已接到命令。
这座曾经由孔融治理的县城,如今已被曹军和淮南军占领,战斗激烈,擂鼓声回荡在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战斗从白天持续到晚上,随着雨势的加大,混乱愈发严重。
在一间民居中,孔融、太史慈、林百户等人聚集,黑暗中讨论局势。
孔融对于引入袁绍兵马造成如今的混乱局面深感后悔。
林百户提议派人潜出城去探听消息,并亲自派出两人去寻找主公兵马。
孔融则想要亲自出门去劝和各方停战,但被太史慈和林百户劝阻。
太史慈打算趁乱去夺取玉玺,而林百户告知袁绍并没有玉玺,玉玺已在主公手中。
太史慈震惊地听闻玉玺在刘备手中,并明白了袁绍的阴谋。
林百户则暗骂袁绍“自取其辱”
。
雨夜中,曹昂率军进攻县城中的郡守府邸,欲夺取玉玺。
火光中,他们发现摆在案桌上的白玉盒子竟然是空的。
而此时纪灵率领的军队已经包围了府邸,逼迫曹昂交出玉玺。
曹昂无奈扔出空盒,引发纪灵大怒。
双方随即展开激战,狭隘的府邸内一片混乱。
尽管曹昂年轻且兵力不如纪灵,但他依然奋力抵抗。
纪灵的兵马围攻之下,曹昂接连溃败。
尽管他进行了三次猛烈的突围,却始终无法突破纪灵的包围圈。
无论曹昂如何强调没有玉玺,纪灵始终不信任他,坚持要求交出玉玺以保命。
在混战中,曹昂被纪灵击败,披头散发,但仍没有放弃突围,不断冲击想要杀出去。
就在纪灵准备处决曹昂之际,曹军突然激发出视死如归的战意。
部将们纷纷上前扑杀纪灵,为曹昂打开了一个突围口。
损失惨重的曹军士兵,护着曹昂杀出了府外。
纪灵心系玉玺,率众追击。
夜晚的城池被暴雨笼罩,城中战斗激烈,火光四溅。
在城东的一个偏僻校场,袁氏所有精锐兵马在等待命令,人人铠甲齐全,长矛在手,队列整齐,任凭暴雨冲刷也不躲避。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前方,等待命令的发出。
袁绍身披盔甲,站在校场的最前方,毫不理会空中的雨水劈打。
此刻,袁绍放下了荣华富贵与奢侈生活,展现出诸侯应有的英勇果敢。
这一战,将决定他的命运。
探子从雨中归来,报告说已将假玉玺送往城外的赵云营寨,消息已广泛传播。
袁绍询问探子城中情况,得知由于大雨和混乱,无法分辨出各方的兵马。
他听到后决定再等一等,等到曹操、袁术、刘备三方的兵马彻底交火再行动。
与此同时,关于玉玺被送到刘备军营寨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
纪灵得知此消息后震惊,放弃追击曹昂,率兵前往城外。
夏侯渊在得知玉玺落入刘备手中的消息后也感到惊讶,并决定全军撤离战场。
他认为局势已经混乱到难以掌控,且袁绍可能再次与刘备达成了某种协议。
他猜测袁绍利用玉玺吸引诸侯兵马,现在选择撤出城外以应对可能的阴谋。
最终,袁绍见时机成熟,下令全军出城。
战鼓声中,他准备利用混乱的局势,一同出城迎战。
战鼓震天,蹄声如潮。
袁绍的大军猝然而至,蓄谋攻我主之地。
一支轻骑兵突出重围,其首领是张绣。
他挥军疾呼:“袁绍,你计策阴谋已被我主识破,今日便是你的末路!”
张绣率领的精兵良将一路驰骋至城门口,由东门奇袭而来。
在锦衣卫提供的情报协助下,成功突袭袁绍大营。
他高喊:“皇叔麾下大将张绣在此!”
手持长枪,勇猛地向前冲杀。
袁绍大军被一分为二。
文丑率军试图拦截张绣。
此时此景让袁绍愤愤不平,不断怒骂敌手之名。
紧接着又有一支冀州军突袭而来,领军的正是华雄。
他们勇猛杀敌,让袁绍的怒火更加旺盛。
华雄嘲笑对方:“袁本初,你不过是连据县城都保不住的废物。”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文丑大声指挥士兵保护袁绍突围。
袁氏大军陷入绝境却依然坚守战斗信念。
张绣见势大笑,命令冀州军阻止对方突围。
这场激烈的战斗让袁绍大军陷入困境,难以突围成功。
袁绍愤怒地痛斥。
此前传闻玉玺落入刘备之手,引发混乱。
城中的曹军与淮南军相继撤离。
如今,只有从东门攻入的冀州军和袁绍的军队仍在激战。
袁绍仰天长啸,痛责若曹操和袁术的兵马仍在,局势何至于此被动。
风雨交加的黑夜中,县城内一片混乱。
张绣和华雄两位将领率军堵住袁绍出城的道路,进行前后夹击。
袁绍的军队只能利用校场和城门地形进行抵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死伤堆积如山。
袁绍连喊三声“可恨”
。
随后鼓舞士兵,进行最后的抵抗。
据县的东城已成为废墟,在雨的冲刷下,地面被染成了血色。
尽管袁军奋力抵抗,但在张绣和华雄的冲杀下,阵型开始崩塌。
袁绍等人面色瞬间苍白,他们原本的计划被刘备看破,此刻的战局逆转让他们措手不及。
即便许攸和郭图两位谋士聪明绝顶,此刻也明白他们所策划的玉玺之策早已被刘备洞悉。
如今针对的是他们,而非刘备。
雨继续滴滴落下,兵戈闪烁,大量兵马聚集,战斗惨烈。
冀州军的进攻如同暴雨般猛烈且持续不断。
与此同时,又一队冀州军进城。
田楷的加入彻底打破了袁军的阵型,如狂风般将其撕成粉碎。
袁绍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士卒一个个倒下,如今所剩士兵已不足三千,亲卫将士也不足三百。
他们被张绣、华雄、田楷三方冀州军兵马围追堵截,处境极为艰难。
袁绍愤怒长啸,感叹命运不公。
原本他应是汉末第一诸侯,但历史的轨迹因刘胜的干预而发生改变,导致他如今面临如此困境。
刘胜看着光幕上的场景,对袁绍的命运感到唏嘘不已。
此时,现实里的郭图和许攸也劝说袁绍投降或接受战死。
袁绍的三个儿子及所有家眷均被刘备囚禁在邺城,此仇不共戴天。
但袁绍坚决拒绝投降,决心与刘备抗争到底。
袁绍愤怒无比,拔剑向郭图刺去。
郭图未能躲避,被一剑刺中,震惊倒下。
袁绍悲痛交加,又看向许攸,疯狂地向其刺去。
许攸躲避及时,逃入将士人群中。
此时,雨中传来刘备的马蹄声。
袁绍短暂清醒后,听闻刘备到来,看向声源方向。
刘备缓步走来,袁绍愤怒至极,认为是刘备导致了这一切。
尽管心中万般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此时袁绍内心极度悲愤。
刘备向袁绍发出邀请,愿意在邺城提供酒食,然而被袁绍愤怒地打断。
袁绍唯一的愿望是能让他的三个儿子和家人回到身边。
刘备则表示只要袁绍愿意投降,便可让其与家人团聚。
谈判未能成功。
袁绍明白了刘备的意图。
“刘备,你想让我投降?”
袁绍反问。
刘备的回应简短而坚决:“痴心妄想!”
袁绍迅速从士兵手中夺取弓箭,对准刘备。
“受死!”
他射出箭矢,直逼刘备。
“主公小心!”
冀州军的将士们大声提醒。
箭矢被一根铁戟击落,典韦出手保护刘备。
袁绍的箭矢无法伤到刘备。
刘备再次尝试劝说袁绍:“本初兄,备还是那句话。”
袁绍长笑,回应道:“有道是成王败寇。
我袁氏四世三公,子弟各有骄傲。
今日,我唯有以死相拼,岂能投降?”
说完,他高举佩剑。
刘备尽力了,他生擒袁绍的儿子及其家眷,只是软禁他们,并未赶尽杀绝。
但袁绍态度坚决,难以挽回。
他回应道:“刘备,一方诸侯有一方诸侯的死法与尊严!你休想生擒袁某!”
说罢,袁绍以剑横颈自刎。
鲜血喷溅,袁绍倒地不起。
文丑扔掉长枪,冲到袁绍身边,将他扶起。
此时袁绍已经无法言语,意识模糊。
他艰难地指向刘备的方向,然后手臂垂落地上,一代英雄就此陨落。
袁绍的死亡,让剩余的将士们心灰意冷,纷纷放下武器,认命投降。
在许攸的引领下,众将士纷纷向刘备俯首称臣。
刘备一一接纳,耐心等待文丑的表态。
文丑尚未发言,一名心腹士兵接到刘备的指令后匆匆离去。
不久后,颜良赶到现场。
见到袁绍倒在血泊中的情景,颜良心境复杂,看到故主身死,内心充满悲凉。
文丑抱着袁绍的尸首,神态呆滞,这一幕令颜良更加心痛。
他呼唤文丑,大步走到其面前,表示需要一点时间来处理。
刘备理解并当即下令撤军等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