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县失守的消息迅速传至濮阳,城中人心惶惶。
吕布入驻兖州仅半年,人心尚未稳固。
如今北有刘备,东有曹操,两路大军压境,城内民众纷纷出逃。
濮阳城内民众在短时间内流失大半,吕布却未有阻拦之意,任由百姓逃窜。
豪华府邸之中,吕布身影孤独,双眼充满绝望,但仍有不屈的光芒。
众将在吕布身后恭敬站立,张辽、高顺及陈宫三人齐至。
“公台,说说如今的局势吧。”
吕布转头看向陈宫,脸上露出苦涩。
面对刘备与曹操的夹击,战与不战似乎已经注定结果。
吕布不禁回想起一年前在长安的风光,那时的他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吕布曾梦想凭借方天画戟和赤兔宝马一统天下,如今却成孤军被围。
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皆掌握强兵猛将,而吕布麾下则粮草不足,士气不振,军队人数也远远不足。
面对刘备军攻入白马和冀州军赵云不明动向的局势,陈宫内心忧虑。
泰山军和司马俱也恐怕难以支援。
吕布腹背受敌,取胜极为困难,但吕布决心迎战,即使不战而败也不退缩,就算死也要在战场上。
他命令张辽率领两万将士镇守濮阳东部。
吕布一声令下:“必须阻挡曹操兵马,决不允许他们踏入濮阳半步!”
声音刚猛,众将士信心坚定回应:“定不负众望,至死不退!”
吕布转向陈宫,道:“公台,准备粮草之事就交给你了。”
陈宫点头,等待吕布接下来的指示。
吕布决心道:“我要在濮阳与刘备决一死战!昔日我一人一马尚能驰骋漠北,如今更有良兵良将,岂惧刘备?”
众人被吕布的斗志感染,纷纷表态死战。
吕布继续道:“此战要让天下诸侯知道,想要夺取兖州,就要付出代价!”
众人齐声响应。
吕布吩咐道:“其余人员退下准备,张辽、高顺留下。”
吕布语重心长地说:“今日我们三人如同生死兄弟。
若我战死濮阳,张辽驻守东部对抗曹操军队,若情势不利,可投降曹操;高顺在城中陷阵营对抗刘备军队,若无路可退,便投降刘备。”
两人闻言震惊不已,劝道:“奉先,何至于此?”
吕布坚定道:“这是我唯一的安排。”
他们自并州起便追随吕布征战。
他们的武艺,也得益于吕布的悉心指导。
三人之间,既是师徒又是兄弟,感情深厚无比。
吕布打断了他们的对话,神情凝重。
“此战,将是我生平最艰难的一役。”
吕布坦言。
他们曾多次劝说吕布,他虽英勇无双,但成为霸主的路仍长。
他们始终明白吕布并非明主之选,却始终如一地跟随他南征北战。
吕布对此感激不已。
张辽和高顺默默无言,心中充满情感。
吕布强调,并州儿郎的英勇血脉绝不能在他手中断送。
无论他们将来追随刘备还是曹操,都要将并州儿郎的精神传承下去。
这是他让高顺和张辽分别投奔的原因,他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未来。
吕布深知天下诸侯的争斗胜负难料。
他让二人选择分开投奔,是为了给他们留下希望。
然而他们表示忠诚从一而终的决心。
高顺和张辽表态,只要吕布尚在,他们绝不会背叛。
吕布听到后,内心无比感动。
他感激他们为他的付出,跟随他四处逃窜,生活朝不保夕。
但吕布也明白,他的才华志气被压制了。
他夸赞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华超越自己,不应该继续浪费在他身上。
即使这一战侥幸胜利,吕布也保不住兖州。
如果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指定二人投奔的方向,希望他们活下去。
如果跟随他赴死,他会亲手斩下他们的头颅。
说完这些,吕布留下孤独的背影。
吕布驻足,目光追随远去的背影。
英勇的身影虽如昔年,却带着迟暮的萧瑟孤寂。
张辽和高顺僵立原地,目光紧紧追随吕布的背影渐行渐远。
他们凝视着他的离去,心情复杂难以言表。
府邸后院之中,吕布召集妻女严氏与女儿吕玲绮。
严氏深知形势严峻,表示与吕布共进退的决心。
吕玲绮自幼随父亲学习武艺,欲同父亲并肩作战。
吕布虽英勇,却不愿女儿涉险,婉拒了她的请求。
他深知刘备以仁义着称,若其军队攻入府邸,无需抵抗,投降即可。
吕布此举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局势的明智判断。
他对未来战事深思熟虑,心思缜密。
突然出现的悬浮身影令吕布警惕,随即持戟猛劈而去。
然而,画戟的锋利寒芒竟无法伤害那虚影分毫,令其心生疑惑,怀疑这是自己的幻觉。
然而这并未动摇吕布的决心和信念。
接下来的大战在即,吕布准备迎接挑战。
章节名为《吕布遇幻境》暗示接下来吕布将要面临更大的困境和战斗考验。
他深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决心定能冲破幻境并面对真正的敌人做出更有力的抗争和战斗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吕布揉了揉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
他怀疑最近劳累过度,出现了虚妄幻象。
然而,那道悬浮的身影确实存在,并且正面对着他。
吕布不禁感到忌惮和疑惑,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景象。
阳光照 ** 来,案桌和吕布身上都有影子,唯独这道身影没有影子。
吕布心中惊骇,对方是如何得知他劝降张辽和高顺之事?难道一直潜藏在府中?吕布开始快速转动思绪,但他始终不记得见过此人。
尽管府邸里眼线众多,但为何没有发现此人?面对这种诡异的情况,吕布忍不住呵斥一声“住口!”
并开始搜寻对方的踪迹。
然而,当吕布离开书房后,那道身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吕布站在原来的位置,苦思冥想并等待对方的再次出现,直至日落时分无果,留下狠话离开书房。
此时白马原本应是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的前线,如今却成了刘备军队的驻地。
数日前吕布调整防线,将兵马撤回濮阳。
文丑率兵自黎阳南下,顺利夺取白马。
此地为冀州与兖州的交通枢纽,冀州军在白马严阵以待。
今日阳光普照,文丑率先锋军迎接刘备的到来。
随着刘备南征大军的到来,白马城外的地平线上沙尘滚滚,漫天黄沙中旗帜时隐时现,马蹄轰鸣声响彻大地。
文丑见状立刻命令全军擂鼓迎接,表达他对刘备的热烈欢迎和忠诚。
相较于在袁绍麾下备受猜忌的日子,文丑对刘备的信任深感感激。
他甚至赢得了与张飞竞争先锋军的机会,足以彰显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身披甲胄、腰佩双股剑的刘备今日威风凛凛,身后披着一件火红的披风。
文丑陪同他进城,沿途的将士齐声高呼“恭迎吾主”
,声音震耳欲聋,让刘备倍感满足和惬意。
在城中,文丑向刘备汇报了他所探知的兖州消息。
他告知刘备,曹操已派遣大将曹仁攻打泰山郡一带,预计将与刘备麾下的赵云军队遭遇。
刘备听闻消息后,对曹孟德的速度表示赞赏。
冀州军与曹军都在争夺兖州,但兖州不仅只有濮阳一处,其它领地也需尽快占据。
对于赵云的行军消息尚未得知,但得益于贾诩的智谋,内心稍感安稳。
靖王老祖对贾诩的评价极高,甚至超过郭嘉和荀谌,因此刘备对此次战事充满信心。
他下令修整三军,明日挥师东进,夺取濮阳周边城池。
刘备采取郭嘉的建议,步步为营,稳健推进。
同时,他嘱咐朱灵负责后勤工作,不能出问题。
在离狐县,张辽再次率军守城。
此处城池地理位置独特,是吕布听从陈宫建议,成功埋伏曹操之地。
两日来,攻城与守城的将士在此激烈交战,曹操的兵马始终无法突破离狐县防线,更无法前往濮阳。
负责攻城的曹将于 ** 着城头上的张辽,眼中充满怨恨。
于禁全力施展,仍无法战胜张辽。
城头稳如泰山,曹军将士奋力拼杀,冲击城池。
于禁决心攻克离狐县。
曹军大帐外,曹操登高观战,见战事惨烈,心中叹息。
接连两日的猛攻,曹军损失惨重。
曹操对张辽的才华深感佩服,同时恨其不能为自己所用。
荀彧认为离狐县虽孤城难攻,但张辽的统帅能力令人惊叹。
曹操欲招降张辽,荀彧认为难如登天。
然而曹操依然十分坚决。
曹操发出铁令,意欲捉拿张文远于离狐战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眼见军情紧急,曹操振臂高呼传令收兵。
各路将领随即汇集于中军大帐之中,聆听曹公布置的任务与战略决策。
而眼前的难题是如何处置屡次阻挠曹军的赵云。
曹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
旁边的荀彧听得此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他并未多言,深知曹操的决策无人能违抗。
他立即传令全军改变行进路线,决定绕开离狐县直指濮阳城。
对于这种做法,所有将领心生顾虑,只怕错失离狐县的机会。
但曹操的决心已定,众人唯有服从。
得知曹军撤围的消息传来后,城头的将领们欢呼雀跃,而张辽却倍感不安。
尽管他不清楚曹军的真正意图,但他深知战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忽视。
张辽随即命令全军整顿,进入备战状态,密切关注敌军动向。
对于吕布之事,张辽感到无能为力,但他愿意尽力拖延时间以助吕布逃离困境。
此刻的张辽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焦虑,只得向战场叹息哀鸣的声音传递着他的忧虑和无奈。
敌军行动的背后原因,张辽分析认为只有两点。
一是曹操找到了攻破离狐县的策略,二是他打算放弃离狐县,选择绕路进攻濮阳。
然而,张辽即便知晓曹操的意图,也束手无策,他手中的兵力仅能勉强守住城池,濮阳岌岌可危。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