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冯渊借口处理军营事务为由,与黛玉和宝钗辞行,通过空间传送门回到金陵城。这期间他除了陪伴史湘云外,还对金陵郡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理。
此时,林如海已经通过科考,选拔出了一百三十多名官员。
冯渊又对这些官员进行亲自审核,并与林如海商量出文官体系的名单,对这些官员进行了任命,金陵城的官方体系开始正常运行。
接着,冯渊又对柳湘莲召集来的武林高手进行挑选,选拔出了其中的精英,组建起一支三百人的特种部队,由冯渊亲自统帅。
此后的一天,林如海面色凝重的向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金陵郡有好多农人都没有土地,无法进行耕种,如何来对他们进行征税?
冯渊由此而想起那些覆灭的王朝,除了高层政变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农民起义。而导致农民起义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严重的贫富分化。
冯渊深刻的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兼并是导致贫富分化最主要的原因,少数地主豪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而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地,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冯渊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作为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冯渊采取的策略共分三步。
第一步、对所有统治地区的土地进行的官方登记,没有在官方备案的任何土地均为非法财产,官府强制没收。
第二步、统计超过一百亩以上土地的富豪,并强制责令其售卖掉超出限额的土地。政府规定任何个人的土地所有权不得超过一百亩,否则会被加收重税,甚至强制没收,从而防止过分的土地兼并。
第三步、组织大量吃不上饭的农民进行官方开荒,从而扩充总土地的所有量,以缓解社会矛盾。
冯渊的新政实施后,很快就引起了大批地主的强烈反对,他们开始干扰和破坏新政的执行。
而冯渊掌握着当地绝对的军事力量,对所有反对新政的家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直接将所有的反抗势力抄家流放。
冯渊的严厉打击极大的震慑了当地的大地主,很快就没有任何家族再敢反抗,金陵城及周边郡县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期。
而史大成(李自成)的南征大军也进行的非常顺利,逐渐攻占了被清军占领的,原本属于前明弘光政权的苏杭地区。
并且继续南下,与南安王(前明的隆武政权)进行对峙。
由于进入冬季,史大成的军队停止了继续进攻,开始进行休整。他准备等来年开春后,继续攻打南安王的势力。
南安王一昔数惊,一边派出使者,与史大成进行和谈。一边派人向神京城中的南安太妃报信。
冯渊将金陵郡的事务安排完毕后,留下以林如海为首的一众官员继续治理郡县,他却通过空间传送门赶回了神京城的怡红院。
此时已是冬季,寒风凛冽,鹅毛大雪纷纷飘落。整个神京城都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房屋、树木、道路,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
冯渊惦记着黛玉的身体,便先去了潇湘馆。只见屋内燃着暖炉,黛玉正斜倚在软榻之上神情恬静,只是肚子隆起的已经十分明显。他走上前去,关心的问:“夫人,现在感觉怎样,还好吗?”
黛玉抬起头,看到冯渊,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夫君,你终于回来了!妾身一切都好,只是这几日肚子越来越大了,行动有些不便。”
冯渊点了点头,知道黛玉预产期将近。便对身边的紫鹃询问:“紫鹃,可请好了稳婆?”
紫鹃微笑着说:“老爷您放心吧,奴婢不仅请好了稳婆,还将各种接生用品也都准备齐全了。”
冯渊仍有些不放心的从怀中取出一个白玉瓷瓶,递给紫鹃,郑重的说:“这是我冯家的家传灵药,夫人生产若是遇到什么危险,务必立刻给她服下,切记!”
紫鹃接过瓷瓶,神情严肃的说:“是,奴婢谨记老爷的话。”
从潇湘馆出来,冯渊这才回到怡红院,刚走进客厅,就看到忠顺亲王薛蟠正在与宝钗聊着什么。
冯渊走过去,笑着问:“你们在聊什么呢?”
薛蟠嘿嘿一笑,说道:“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宫里要举行年终围猎,皇上特意邀请本王也一同参加,这不是来问问你们夫妻,想不想一起去?”
冯渊想到这古代的围猎他从未参加过,便想亲自去体验一下,便笑着说:“好啊,本官也想去凑凑热闹。”
薛蟠顿时眉开眼笑:“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本王过来接你们夫妻俩。”
第二日一早,冯渊与薛宝钗乘坐府中的马车,和薛蟠一起去了京城西郊,参加由小皇帝亲自举办的冬季围猎。这也是当朝皇室的一种传统。
马车一路颠簸,行进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抵达了京城西郊的皇家猎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
薛蟠领着薛宝钗和冯渊下了马车,踩着厚厚的积雪向着猎场的入口走去,一路上不时的可以看到一些身穿铠甲的士兵,手持长矛,在雪地里巡逻着。
薛蟠熟门熟路的带着冯渊和薛宝钗,一路来到一座高大的营帐前,营帐外站着两名身穿铠甲的侍卫,见到薛蟠等人,立刻上前行礼。
薛蟠说道:“麻烦通报一声,就说忠顺亲王薛蟠,带着明珠郡主和冯总兵前来拜见皇上。”
其中一人很快转身走进营帐,片刻之后,便走了出来,恭敬的说:“皇上有请!”
三人连忙整了整衣冠,一同走进了营帐。
营帐内温暖如春,小皇帝端坐在龙案后,批阅着奏折。
只见他身穿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头戴金冠,显得威严而又庄重,眼看过了年就要十四岁了。古代的男人成熟的早,他很快就将由小皇帝,变成真正的皇帝,后宫也在为他安排着迎娶皇后的事宜。
小皇帝见到冯渊,别有深意的望了他一眼说道:“冯将军新婚燕尔,朕便体恤将军,让将军去多陪陪郡主,也好共享天伦之乐。说起来,冯将军已经好久没去军营了吧。”
冯渊心想自己去没去军营,难道皇帝会不知道吗?他连忙躬身回答道:“皇上圣明,臣刚刚新婚,确实多陪了郡主几日,未曾去过军营。”
小皇帝微微颔首:“军营总兵之事繁忙,朕恐怕打扰了将军的新婚之喜,便让白将军临时接任了总兵。朕打算让冯状元出任户部侍郎一职,不过要等到过年后再宣布任命,还请将军暂且耐心等待。”
冯渊心想,这是小皇帝对自己有所忌惮,不想让他继续掌握兵权,改做文官了。连忙躬身道:“皇上圣明,臣一切听从皇上的安排。”说这话的时候,冯渊心中暗暗称奇,难道小皇帝不想让他对付摄政王了吗?
小皇帝见冯渊如此顺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帐外走进两员大将,正是摄政王(多尔衮)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吴三桂)。
两人进帐后向小皇帝(顺治)躬身一礼道:“皇上,围猎的场地已经布置妥当,请皇上移驾,开始今日的围猎吧!”
冯渊望着摄政王高大的身影,心想,小皇帝过了年就十四岁了,应该就是今年年底,摄政王马上就要死了。但现在看他一切正常,生龙活虎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会突然去世的。
冯渊有心想让摄政王再活久一些,因为摄政王一死,小皇帝也就不会再那般看重他了。
而且贾府赖以支撑的摄政王和王子腾两根柱石,就倒了一根。只剩下王子腾,他能不能独自撑住,就很难说了。
出了营帐,众人翻身上马,围猎开始了。
当要围猎一头野鹿时,摄政王箭法精准,一箭将一头野鹿射死。他心中大喜,飞骑冲上去就要收获自己的猎物。然而刚冲到一半,却突然感到呼吸不畅,摔落马下。
意外突发,一时间,摄政王的大批暗卫,大惊失色,急忙前来抢救摄政王。
然而当他们冲到近前时,却发现摄政王躺倒在厚厚的积雪中,早已气绝身亡,再也没有了呼吸。一众王公大臣全都大惊失色。
人群中,京营节度使王子腾有些伤感的望了一眼这位昔日的盟友,没想到一代赫赫威名的摄政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他看了看手中空白的白玉瓷瓶,没想到瓶中的毒药竟然如此霸道。他虽心有愧疚,但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冯渊呆愣愣的望着这一切,心中一片寒意,他原本打算保住摄政王的计划失败了,历史的宿命终究难逃。
摄政王去世的时间,实在是太巧合了。就在小皇帝马上就要十四岁,将要亲政,并且迎娶新皇后的关键时刻,却突然暴毙身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红楼收金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