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山洞成了临时的避难所。时间在枯燥而专注的疗伤中缓缓流逝。
沈问苏醒后,队伍的凝聚力与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虽然他自身伤势依旧沉重,无法动用太多力量,但他那独特的“产品经理”思维和“规则视角”,在资源规划和伤势分析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让赵乾将之前“资源回收”获得的所有物品——包括那些破损的法器碎片、矿物、以及从其他修士储物袋里找到的零散丹药、灵石、符箓——全部集中起来。
然后,在孙芸和林小鱼惊讶的目光中,沈问开始对这些物资进行“需求优先级排序”和“功能分析”。
他拿起一块蕴含锐金之气的金属碎片,看了看,又感受了一下其残余的灵性,对赵乾说:“赵师兄,这块‘庚金碎铁’,灵性流失大半,直接吸收效率太低,但其结构尚存锐意。建议研磨成粉,混合‘石乳草’(从某个储物袋找到的低阶灵草)汁液,外敷于你本命飞剑的裂痕处,以金养金,或能延缓其灵性彻底消散,为日后修复争取时间。这叫‘废物利用,精准滴灌’。”
他又拿起一瓶丹药,嗅了嗅,皱眉道:“这‘回春丹’品质一般,杂质较多,给王师兄用效果甚微,还会增加他身体负担。建议孙师姐和林师妹服用,她们伤势相对较轻,能有效吸收。王师兄需要的是更具生机、或是能稳固根基的丹药,目前我们没有,只能靠他自身硬抗和暗金残片之前的滋养吊住元气。”
他甚至对那几块下品灵石进行了规划:“灵石能量驳杂,直接吸收不利于伤势恢复,且效率低下。建议作为备用能源,关键时刻用于激发某些保命符箓,或者……尝试为那两件东西(指暗金残片和剑钥)补充一丝微薄能量,看看有无反应。”
这一番操作,听得赵乾三人一愣一愣的。他们从未想过,疗伤和资源分配还能如此“精细化”、“数据化”。但仔细一想,沈问的每一句分析都直指要害,将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
“沈师弟,你这……这都是跟谁学的?”孙芸忍不住好奇问道。这种思维方式,完全超出了他们对修仙的认知。
沈问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以前……帮人‘优化’项目流程,‘配置’资源习惯了。本质上,修行资源的分配和项目资源管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都是追求效率最大化。”
三人虽听不太懂“项目”、“管理”之类的词,但“效率最大化”他们是明白的,对沈问更是佩服。
在沈问的“精准调度”下,有限的资源被用到了刀刃上。赵乾的飞剑裂痕恶化速度减缓;孙芸和林小鱼的伤势恢复明显加快;王大石的状态虽然依旧危重,但至少没有继续恶化。
沈问自己则专注于神识和规则之力的恢复。他不敢再轻易尝试大规模的规则干涉,而是如同程序员修复bUG一样,一点点梳理着自身混乱的“代码”。《万物吐槽心法》在这种细致的梳理过程中,运转越发顺畅,对灵力和神识的掌控也变得更加精微。他甚至发现,通过心法去“阅读”那暗金残片上天然的纹路,能让他心神宁静,对“剑”的规则本质,有了一丝极其模糊的感悟。
期间,林小鱼恢复了一定行动能力后,开始每日在洞口附近演练剑法。她的《流光剑诀》经过生死磨砺,似乎多了几分之前没有的决绝与穿透力。偶尔,当她剑意凝聚到极致时,那放在沈问身边的暗金残片会极其微弱地共鸣一下,虽然依旧没有能量波动,却让林小鱼的剑意变得更加凝练。
这一幕被沈问捕捉到,他若有所思:“这残片……对不同属性的剑意,似乎有不同程度的‘亲和’与‘增幅’?林小鱼的流光剑意偏向速度与穿透,与这残片隐含的‘裂风’属性有部分契合……”
他开始有意识地在林小鱼练剑时,将残片放在她附近,观察效果。几天下来,林小鱼的剑意精进速度,明显快于正常恢复期。
“看来,这残片还是个‘剑意增幅器’(未激活版)?”沈问摸着下巴,“等以后能量恢复,或许可以开发出更多功能……比如,‘剑意调试工具’?‘规则技能插件’?”
他的思维又开始发散,将前世的产品开发流程套用到了这修仙宝物上。
十几天后,除了王大石依旧昏迷(但生命气息稳固了不少),沈问、赵乾、孙芸、林小鱼四人的伤势都已恢复了五六成,至少拥有了基本的自保和行动能力。丹药和回收来的资源也消耗得七七八八。
是时候考虑下一步了。
四人围坐在一起,召开了一次简陋的“战略会议”。
“我们现在的位置,应该还在断剑山深处,但具体在哪一区域,不确定。”赵乾首先分析了现状,“外界肯定还有其他宗门弟子在活动,云澜剑宗的人也可能在找我们。我们状态未复,不宜与他们冲突。”
“王师兄的伤势拖不得,需要更好的丹药或者特殊的治疗环境。”孙芸补充道,语气担忧。
林小鱼握紧了手中的剑:“我们需要尽快离开断剑山,回到宗门或者找到有人的坊市。”
沈问点了点头,总结道:“所以,我们的核心需求很明确:第一,安全离开断剑山;第二,找到救治王师兄的方法;第三,补充物资,恢复实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开始了他的“需求分析”:“基于以上需求,我们有几个选项:
选项A:原路返回,风险在于可能遭遇其他修士,尤其是云澜剑宗。
选项b:寻找新的出路,风险在于未知,断剑山内部环境复杂,可能遇到新的危险。
选项c:尝试发出求救信号,吸引同门前来,风险在于也可能吸引敌人,且不确定同门是否在附近。”
他像真正的产品经理一样,在白地上用树枝画了个简单的Swot分析矩阵(当然,用了三人能理解的词语),将每个选项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列了出来。
赵乾三人看着地上那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分析,再次被沈问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所折服。这比他们凭感觉做决定要可靠得多。
经过一番讨论,综合考虑当前状态和风险,最终决定:采用选项b为主,选项c为辅的策略。即,尝试探索一条新的、相对安全的出路,同时由伤势恢复最好的林小鱼,每日在固定时间、以特定方式向天空释放一道微弱的、只有山海宗弟子才能识别的剑意信号,持续时间短,范围小,尽可能降低被敌人发现的风险。
定下策略后,众人感觉前路清晰了许多,不再是茫然无措。
“沈师弟,”赵乾忍不住感慨,“有你在,感觉再危险的局面,都能理出个头绪来。”
沈问笑了笑,看着洞外透入的光线,轻声道:“不过是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小问题罢了。生存也好,修行也罢,本质上都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项目。”
而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本身,或许就是那个最大、最复杂、也最值得去“优化”和“重构”的终极项目。
(第359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