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春,朝鲜中线,上浦防地区。黎明前的黑暗,万籁俱寂,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
在隐蔽的前沿指挥所里,军长邵明珠身披军大衣,站在巨大的沙盘和布满标记的作战地图前,脸色冷峻,目光如炬。他抬起手腕,夜光表针指向凌晨4时30分。整个指挥所鸦雀无声,所有参谋人员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最终的命令。无线电耳机里传来各攻击部队准备就绪的最后确认信号。
这是一场志愿军前所未有的、主动发起的、军级规模的合成进攻战役!
参战兵力:x军(加强)、第54军、第61军,总兵力近二十万!
加强火力:志司额外配属的一个m-13“喀秋莎”火箭炮团,加上x军自身和加强的炮兵团,以及另外两个军的炮兵部队。战役炮兵集群拥有超过500门大口径火炮\/火箭炮!
空中支援:志愿军空军司令部承诺提供米格-15机群进行战场遮断和有限对地攻击。
对手:驻守上浦防核心阵地及两翼支撑点的美军第3步兵师主力、韩军第9师一部及英军第29旅一部,同样是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并拥有完善的野战筑城和雷场、障碍物配系。
邵明珠深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沙盘上那代表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兵力部署。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美军绝非弱者,其火力反应速度、士兵素质和战术弹性都是世界一流。志愿军虽有兵力火力优势,但在通讯、协同、技术装备细节上仍有差距。胜利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协同精准、意志顽强!
他拿起通往战役炮兵集群的专线电话,用冷静到极点的声音,下达了开启地狱之门的命令:
“我命令,‘亮剑’行动,开始!炮兵集群,按计划, 火力准备,开始!”
命令下达的瞬间,仿佛天地倒转!
“轰——!!!!”
首先发言的是隐藏在反斜面阵地上的苏制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和m-1937式152毫米榴弹炮!数百门重炮同时发出怒吼!炮口焰将半边天映成暗红色!成吨的钢铁如同死亡的冰雹,划破黎明前的黑暗,带着刺耳的尖啸,精准地砸向美军预设的前沿阵地、指挥所、通信枢纽、炮兵阵地和物资堆积点!整个上浦防地区的地表仿佛被犁了一遍!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但这仅仅是开胃菜!
五分钟急促射后,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就在美军残存士兵以为炮击暂停、准备进入阵地时,天空中传来了令人灵魂战栗的、如同万千恶鬼哭嚎的呼啸声!
“呜——呜——呜——!!!”
是 “喀秋莎”火箭炮!两个团的bm-13火箭炮(志司加强团+x军属团)进行了全团齐射!超过60辆发射车,在短短十数秒内,将上千发132毫米火箭弹倾泻在敌军纵深目标上!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火海,覆盖范围极广,打击心理效果极强!美军阵地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炮击极其精准,得益于战前周密的侦察和炮兵侦察兵(包括抵近观察和初步的炮兵雷达)的引导。邵明珠在指挥所里,通过望远镜和前沿报告,冷静地评估着炮击效果。
“报告军长!敌前沿1、2、3号阵地表面工事大部被毁!观察到敌军交通壕内人员活动明显减少!”
“报告!敌炮兵阵地疑似遭到压制,还击炮火稀疏!”
“好!继续监视!” 邵明珠命令道。他知道,美军炮兵绝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几分钟后,美军炮火开始零星还击,并试图进行反炮兵作战。但志愿军炮兵打的是时间差和机动战术,炮位早已转移。
炮火准备尚未完全停止,只是向更深远纵深延伸,实施徐进弹幕射击。
“步兵、坦克,出击!” 邵明珠对着送话器,下达了总攻命令。
刹那间,隐藏在山谷和进攻出发阵地的t-34\/85中型坦克集群轰鸣着冲出掩体!超过150辆坦克,分成数个攻击波次,引导着跃出堑壕的志愿军步兵,向硝烟尚未散尽的美军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冲击!
坦克连的电台里充斥着连长急促的命令:“各车注意!保持间隔,低速前进!步兵兄弟跟上!用机枪清扫敌军散兵!发现火力点,立即用主炮敲掉!”
步兵战士们紧跟在坦克身后或侧翼,利用坦克的装甲掩护,一边冲锋,一边用波波沙冲锋枪、手榴弹和爆破筒清除残存的火力点和散兵坑。步话机兵声嘶力竭地呼叫着后方的迫击炮或步兵炮,打击坦克火力死角。
美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残存的机枪火力点从废墟中喷出火舌,“巴祖卡”火箭筒手利用弹坑和瓦砾隐蔽接近坦克!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
“左侧反斜面,敌军机枪巢!坦克2车,干掉它!”
“步兵三排请求迫击炮支援!坐标xxx,敌军反坦克小组!”
“轰!” 一辆t-34坦克履带被火箭弹击中,瘫痪在原地,但坦克成员迅速用车载机枪继续压制敌军,步兵则拼命上前掩护。
邵明珠在指挥所密切注视着前沿战报,不时下达指令:“告诉主攻团,不要停!利用炮火延伸的掩护,一波接一波冲上去!坦克连注意侧翼,防止敌军反冲击!”
54军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对敌军侧翼支撑点发起猛攻,成功牵制了大量敌军兵力,使其无法支援核心阵地。
61军对敌另一支撑点发起伴攻,并成功击退了韩军一次连级规模的反扑,巩固了攻击出发阵地。
美军的反应极其迅速!其航空兵在天色微亮时即投入战斗,F-84雷电喷气和F-80流星战机试图对志愿军进攻队形进行扫射轰炸。但志愿军空军米格-15机群及时出现,在战场上空与美机爆发激烈空战,有效遏制了其地对空支援。高射炮兵阵地也猛烈开火,在空中织成火网。
同时,美军炮兵在遭受初步压制后,迅速调整,利用其先进的观测和通讯设备,呼叫了师属乃至军属的重炮进行拦阻射击和反准备,炮弹密集地落在志愿军进攻队形中,造成了不少伤亡。美军士兵的单兵素质和防御战术极其娴熟,即使阵地被炮火严重摧毁,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战斗进入最残酷的阶段——阵地争夺战。志愿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与美军在废墟、战壕、暗堡之间展开了惨烈的近战。手榴弹、冲锋枪、刺刀、工兵铲成了主角。
邵明珠不断接到各师的战报:
“报告!主峰1号阵地已被我部占领,残敌退守2号阵地!”
“左翼54军报告,已攻克敌3号高地,击退敌营级反扑一次!”
“右翼61军报告,牵制任务完成,敌无法抽兵!”
“我军坦克营报告,损失坦克8辆,击毁敌坦克3辆,摧毁火力点无数!”
“美军炮火猛烈,我步兵冲击受阻,请求炮兵进行压制射击!”
邵明珠的大脑飞速运转,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不断调整部署:
“命令炮兵集群,集中火力,压制敌军纵深炮兵阵地,特别是155毫米榴弹炮群!”
“命令预备队坦克连,前出支援主攻方向,加强突击力量!”
“通知空军,优先打击敌军物资补给线和预备队集结地!”
“告诉各攻击部队,不要吝啬弹药!步兵紧贴坦克,用炸药包、爆破筒解决坚固工事!”
他的指挥,沉稳、果断、高效,充分发挥了志愿军在兵力优势、火炮数量、突击决心和近战勇气上的长处,同时尽量规避在通讯时效、技术装备细节和空中绝对优势方面的短板。
上午8时许,战局出现决定性转折!
在绝对优势炮火(尤其是喀秋莎的二次齐射)和步兵不惜代价的连续猛攻下,上浦防核心高地的主峰阵地,终于被x军突击部队完全占领!红旗插上了主峰!与此同时,两翼的54军和61军也成功达成了预定作战目标,牢牢牵制住了敌军!
美军见核心阵地失守,且两翼被牢牢钉住,意识到反击无望,为避免更大损失,开始在后继炮火掩护下,有序向后撤退。
“报告军长!上浦防主峰及周边支撑点,已全部被我军控制!敌军正在溃退!” 参谋长祝平激动地报告。
邵明珠长长舒了一口气,但脸上没有丝毫放松:“命令部队,立即转入防御,抢修工事,布置雷场,防敌炮火报复和空中轰炸!后勤部门,全力前送弹药、食品和抢救伤员!统计战果和损失!”
他走到观察口,望着远处那片被炮火彻底犁过、硝烟仍未散尽的焦土,心中充满了震撼、疲惫和巨大的责任感。这场由他主导的进攻战役,初步达成了战略目标,展现了志愿军焕然一新的战斗力,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付出了血的代价。
上浦防战役,以其庞大的兵力、强大的火力、复杂的协同和惨烈的过程,震惊了“联合国军”司令部!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善于防御,同样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现代化、诸兵种合成的凌厉进攻!这场胜利,如同重重一拳,砸在了板门店的谈判桌上,为最终停战协议的签署,增添了至关重要的砝码!而邵明珠的名字,也因成功指挥此战,载入了共和国军史的铁卷丹书之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