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安定门外,旌旗招展,人声鼎沸。得胜凯旋的讨逆大军军容严整,甲胄鲜明,肃立于城门之外,沉默中自有一股百战精锐的凛然杀气。大军之前,李珩端坐于白色战马上,一身明光铠沾染着西北的风尘与征战的痕迹,白色披风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他面容略显疲惫,但目光锐利如昔,扫视着前方盛大的迎接场面。
城门之前,以监国楚王李景瑆为首,内阁首辅裴云行,及阁臣林修,林如海、慕容德、孙传庭、韩昭、程墨等文武百官皆着朝服,按品秩肃立。
更令人瞩目的是,昭华长公主与永嘉长公主凤驾亲临,两位长公主身着华服,立于百官之前,目光殷切地望着归来的李珩。
安国公府诸位夫人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惊鸿、楚青慈、晴雯、红鸾等,皆盛装出席,翘首以盼。就连荣国府贾母,也由邢夫人、王夫人搀扶着,带着惜春、尤氏等女眷,站在了迎候的人群中,以示亲近。
眼见此等隆重场面,李珩毫不怠慢,于马上微微抬手止住大军前行,随即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缓步上前,秦良玉、沈云英等随行将领,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率先走向楚王李景瑆和昭华长公主。
“臣,李珩,叩见楚王殿下,拜见昭华长公主、永嘉长公主殿下!臣奉旨讨逆,赖朝廷洪福,将士用命,今三叛已平,西北暂安,臣等幸不辱命!” 他声音清朗,依足臣子礼节,单膝跪地行礼,姿态恭敬,并无丝毫居功自傲之态。
楚王李景瑆虽为监国,但毕竟年少,面对这位功勋卓着、威势日隆的“王兄”,颇有些局促,连忙上前虚扶:“王兄快快请起!王兄为国征战,劳苦功高,何必行此大礼!”
昭华长公主看着跪在面前的李珩,眼中闪过明显的心疼与欣慰,温声道:“珩儿,辛苦了,起来吧。唉,可是比出征前瘦了不少!”
李珩这才起身,朝昭华长公主笑了笑,那笑容里满满的亲切。随即李珩又转向贾母、裴云行、林如海、程墨等长辈或姻亲故旧,主动行了晚辈之礼,态度谦和,令贾母等人连连点头,心中受用无比。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慕容德手持明黄圣旨,踏步上前,立于众人之前,高声道:“安国公李珩接旨!”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齐刷刷跪了下去。李珩也再次躬身下拜,跪倒在地。
慕容德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国公李珩,忠勇体国,荡平三乱,安定西北,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旨加封李珩为江陵郡王,锡之诰命,世袭罔替,以彰其功!另,赐江陵郡王妾室萧氏幻儿、李氏纨,顾氏眉,楚氏清慈,为四品诰命淑人,其子李思卿,封为云麾男爵。以示恩荣!其余随征将令领皆有封赏,凡有功军士,着兵部论功行赏,不得有误!钦此!”
按皇帝的封赏圣旨,秦良玉擢升从四品宣武将军,赐蟒玉!这可是大周朝建国以来,册封的头一个五品以上的女将军。
黄得功、李定国、卢象升、孙承宗俱晋正五品武德将军;贾环阵斩李承烨,擢正四品明威将军,封忠勇伯;苏幕遮封渭阳侯;甄应嘉晋山陕总督,授兵部尚书衔。
沈云英,唐赛儿等人身负之冤,也一律平反封赏?。沈至绪、唐颂追赠四品立义、忠义将军,分别追谥:忠勇、毅烈;沈云英、唐赛儿封县君,领锦衣卫千户衔,加正六品昭信校尉!各赐黄金五百两、白银二千两、锦缎百匹;孙可望等归义将领,俱授从六品忠武校尉。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珩再次行礼,接过了这道在特定背景下显得意味深长的封王圣旨。警幻、李纨、顾横波与楚青慈也跪拜谢恩。
然而,与这册封恩赏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是,人群中关于皇帝仓皇南逃的议论声,如同无法抑制的暗流,开始低声传播、蔓延。
“听说了吗?皇上前日就带着两千人走了……”。
“弃满朝文武百官于不顾,弃后宫妃嫔于不顾,弃这京城百万黎民于不顾啊!这皇帝……唉!”
“社稷危难之际,天子竟一声不响的跑了……”
“若非江陵郡王及时回师,说不定我等皆要为金虏刀下之鬼矣!”
“堂堂一国之君,竟如此胆怯,真是……无德昏君!昏君啊!”
议论声越来越大,百姓脸上原本的欢欣逐渐被一种对皇帝失德的失望、不满乃至愤怒所取代,群情渐渐激愤。
李珩将这一切听在耳中,看在眼里,他并未多言,只是快步走向一直在等待他的秦可卿等诸妻妾面前。看着她们担忧、思念又带着欣喜的泪眼,这位在沙场上铁血无情的统帅,此刻眼眶也不由微微泛红,他挨个轻轻握住她们的手,温言安抚道:“为夫回来了,让夫人们担心了。”
“夫君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秦可卿同样杏眼含泪,死死抓着夫君的手,盯着他风尘仆仆的面容。
“此地不是久留之所,为夫还要进宫去交割军权,回奏战况,要晚些回府,夫人们可先回府里,咱们……今夜设宴,阖府团聚”。李珩一手把可卿揽在胸前,另一手却捏了捏已很是笨拙的王熙凤的脸。
“好,一切皆由夫君做主。”今时的林黛玉身上多了几分少妇风韵,更让李珩挪不开眼睛了。
安抚好家人后,李珩转身,面向万千百姓,运足中气,声音清越而坚定,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诸位父老乡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李珩,既食君禄,身为大周臣子,保家卫国,守护黎庶,便是珩之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今日劳动诸位前来相迎,实在心中有愧,李珩……在此谢过诸位父老抬爱了。”说着,他双手抱拳,向四下里环施一礼。秦可卿等一众妻妾,包括大着肚子的凤姐儿,探春等人,也随在身后,福礼。
行礼毕,李珩目光扫过一张张期盼的面孔,做出了庄重的承诺:“今日,我李珩在此立誓,必当竭尽全力,整合兵马,誓死击退金贼,收复失地!但教我李珩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异族铁蹄,践踏我大周山河,屠戮我大周百姓!不退敌军,誓不罢休。”
“江陵郡王千岁!”
“愿随王爷死战!”
百姓的情绪被彻底点燃,欢呼声、效忠声如同山呼海啸,之前的阴霾被这番铿锵誓言一扫而空!
李珩见状,适时地对楚王和内阁诸臣发出邀请:“殿下,丞相,孙尚书,诸位大人,如今敌情紧急,还需我等速往内阁,共商退敌安民之策!更要尽快迎回陛下 以安国本啊!”
楚王李景瑆此刻对李珩已是言听计从,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监国大权,居然还能落在他的头上,若不是李珩,他根本毫无机会。李景瑆立刻点头:“王兄所言极是,正当如此!” 他随即又转向秦可卿等人,颇为体贴地道:“诸位嫂夫人且先回府歇息,本王保证!会尽快让王兄回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楼新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