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婚礼前的紧俏货
正月十五一过,这年就算彻底过完了。天气渐渐转暖,虽然早晚还有些寒意,但柳树已经悄悄冒出了嫩芽。
王超的日子依旧充实,每天秒杀系统,整理物资,通过老陈出货,偶尔去邮局补充他的邮票收藏,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在他的精心规划下稳步提升。现在家里不仅经常能吃上白米饭,偶尔还能见着荤腥,王刚和王玥的小脸都红润了不少。
这天下午,王超刚把一批物资出给老陈,揣着新入账的三十多块钱往家走,在胡同口就被张胜利拦住了。张胜利一脸焦急,额头上还带着汗,显然是特意在这里等他。
兄弟,可算等到你了!张胜利一把拉住王超的胳膊,声音都带着几分急切,这次你一定得帮帮我!
胜利哥,出啥事了?慢慢说。王超见他这模样,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
张胜利把王超拉到墙根底下,压低声音:我和小芳的婚事定了,阳历三月初八!日子都看好了!他脸上先是闪过一抹喜色,随即又垮了下来,可小芳家那边...她爸是厂里的老会计,最好面子,昨天特意把我叫去,说结婚那天,家里得摆上台收音机撑场面。”
张胜利又道:“你说这...我上哪儿弄收音机票去啊?百货大楼那边我都问遍了,排队都得排到明年去!红星百货的售货员说,就算有票,一台上海牌收音机也要一百二十多块钱呢!
王超心里一动,面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收音机?这玩意儿可不好弄啊,比自行车还紧俏。不光要钱,最重要的是票,这票可比自行车票难弄多了。
我知道不好弄!张胜利急得直搓手,可小芳她爸说了,要是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显得咱家没本事,这婚事...怕是要黄啊!王超,我知道你路子广,连自行车配件都能弄到,这收音机...你能不能也想想办法?钱不是问题!我这些年攒的钱,加上我爸妈给的,凑个两百块没问题!只要能在婚礼前弄到!
两百块!这价格远超收音机本身的价值,但在这供不应求的年代,为了面子,为了婚事顺利,张胜利显然是豁出去了。
王超沉吟着。他空间里就有一台崭新的上海牌收音机,本来是打算找个合适时机给自家用的。但张胜利这个忙,于情于理他都得帮。一来是多年的邻居,关系不错;二来张胜利在钢厂工人圈子里人缘好,帮了他,以后在工人子弟中办事更方便;三来这价格确实诱人,一转手就是近两百块的利润。而且他记得系统以后肯定还会刷新收音机,不愁自家没有。
胜利哥,这事...我也不敢打包票。王超斟酌着说,我只能说,我尽量去问问那些老师傅,看有没有别的门路。你也别抱太大希望,这东西太难了。
行行行!你肯帮忙问就行!张胜利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不管成不成,哥都记着你这份情!
送走千恩万谢的张胜利,王超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收音机可以给他,但不能太快,得显得来之不易。而且来源必须合理,不能跟自己单位福利那条线重合。
接下来的日子,王超照常活动,但故意在张胜利面前流露出奔波打探的疲惫模样。有时张胜利在胡同口等他,王超就摇摇头,说还在打听;有时张胜利来家里找他,王超就叹口气,说那几个老师傅都表示太难。
其实他这几天也没闲着。他通过老陈,把那五套飞鸽牌自行车配件出了三套,又入账两百四十块钱。老陈对这批货很满意,说飞鸽牌虽然名气不如永久,但质量也不错,很好出手。
木材生意那边,老陈传来消息,第一批货很顺利,王超投的五十块,分到了十五块的利润,虽然不多,但证明这条渠道确实可行。他还去邮局把新发行的《中国民间舞蹈》特种邮票和几套纪念邮票都买齐了。
期间,他还秒杀到了几样好东西:二十斤一级红枣,五桶五升装的花生油,还有一箱十二瓶的汾酒。他把红枣和油慢慢往家拿,继续巩固他家单位福利好的形象。花生油的出现让李秀兰惊喜不已,这可比菜籽油香多了。汾酒则存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眼看离三月初八只剩不到十天了,张胜利急得嘴角都起了泡,见着王超就问有没有消息。这天,王超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主动去找张胜利。
胜利哥,王超把他拉到一边,脸上带着一丝终于搞定了的疲惫和庆幸,这些天我可是把能找的关系都找遍了,腿都快跑断了,总算让我问着一条路子。
真的?!张胜利眼睛瞬间亮了,紧张地抓住王超的胳膊,弄到了?
王超压低声音,是一台上海牌的,新的。不过来历有点...是南方一个厂子里的内部处理品,说是运输途中外壳有点小磕碰,不影响使用,但按残次品处理出来的。人家要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张胜利毫不犹豫,没问题!啥时候能拿到?
明天晚上吧。王超说,还是老规矩,悄悄的。
明白!太明白了!张胜利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王超,你真是我亲兄弟!这下我的婚事总算能顺顺当当了!
第二天晚上,夜幕降临后,王超再次扮演了送货员的角色。他找了个远离胡同的僻静地方,从空间里取出那台上海牌收音机,特意在木壳一个不显眼的位置用石头轻轻磕了一下,制造出一点运输瑕疵的痕迹,然后用旧床单仔细包好,扛到了张胜利家。
张胜利一家早就翘首以待,把他迎进去,关紧门窗。当王超揭开床单,露出那台棕色木壳、带着调频旋钮和频率刻度盘的崭新收音机时,张胜利和他父母的眼睛都直了。
上海牌!真是上海牌的!张胜利父亲激动地摸着收音机外壳,手指都有些颤抖。
张胜利更是围着收音机转来转去,看着那点微不足道的,毫不在意:这点小痕迹算啥!一点都不影响!
他们迫不及待地接上电源,打开开关。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清脆悦耳的戏曲声从喇叭里传了出来,声音洪亮清晰!
好!真好!张胜利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这下看小芳家还有啥话说!
张胜利痛快地把早已准备好的两百块钱塞到王超手里,又额外硬塞给他一包大前门香烟:兄弟,多余的话不说了,以后有事尽管开口!
这笔交易,王超净赚一百九十九块九毛九分,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巩固了在张胜利乃至其朋友圈中的形象。
没过两天,张胜利家有了一台崭新上海牌收音机的消息就在胡同里传开了。不用说,又是王超的功劳。这下,王超的名声更响了,连带着王建国和李秀兰走在胡同里,都能感受到邻居们更加热情和羡慕的目光。有人私下议论,说王家这小子不得了,连收音机这种紧俏货都能弄到,以后怕是更要发达了。
王超对此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对外只说是帮朋友忙,碰巧找到了路子。他心里清楚,树大招风,必须更加谨慎。他叮嘱家人不要在外面多说,特别是钱的方面。
几天后,张胜利婚礼顺利举行。听说婚礼当天,那台收音机成了最吸引人的物件,一直播放着喜庆的音乐和戏曲,给张家挣足了面子。新娘子小芳家对此非常满意,觉得女儿嫁得风光。
王超作为功臣,也被邀请参加了婚礼。看着张胜利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胸前戴着大红花,一脸幸福地迎娶新娘,王超心里也替他高兴。
婚礼上,张胜利的那些钢厂哥们儿,对王超的态度明显更加热络和尊重,纷纷来敬酒,话里话外都透着以后多关照的意思。连新娘子小芳都特意过来敬了王超一杯酒,感谢他帮忙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王超知道,自己在南水城的这个工人圈子里,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这为他未来的计划,又铺平了一小块道路。他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找个机会,把自家的收音机也回来了。
婚礼结束后,王超的生活回归平静。他继续每天秒杀、囤积、交易、收集邮票的循环,资金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增长,空间里的物资也越来越丰富。他像一只耐心的蜘蛛,悄悄地编织着自己的关系网和财富网,等待着下一个合适的机会。
第二十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