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无声的警报
春日午后,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超刚打理完他那小片菜地,正悠闲地坐在院里的小凳上休息。新家生活安稳,家人各得其所,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习惯性地沟通了脑海中的系统,准备进行每日例行的秒杀。
光屏如常亮起,前两样商品让他微微点头:
【今日秒杀商品2:新鲜黄牛肉,20斤。】
【今日秒杀商品3:无人机(民用航拍款,附充电设备及简易操作说明)1架。】
牛肉是好东西,可以改善伙食。无人机……这东西有点超前,但或许在某些时候能派上特殊用场,比如勘察地形?他正思忖着,目光扫过第一件商品,整个人如同被电流击中,猛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瞳孔骤然收缩。
【今日秒杀商品1:绝密情报(残片),1份。】
情报?!
系统里竟然会出现这种东西?!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一股莫名的寒意顺着脊椎爬升,王超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他没有任何犹豫,意念一动,连同牛肉和无人机,将这三样商品瞬间秒杀。支付成功的提示音仿佛隔了很远,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份凭空出现在系统空间里的、泛着陈旧黄色的牛皮纸信封上。
他强作镇定地走回自己房间,反手插上门闩,坐到床边。深吸一口气,他才将那份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信封从空间取出。信封没有署名,没有地址,只在封口处有一个模糊的、无法辨认的暗红色印记,像是某种特殊的火漆。
手指有些颤抖地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展开,上面是用一种略显僵硬的钢笔字写下的一句话,墨迹深黑:
“炸毁龙坝发电站。”
没有抬头,没有落款,没有具体省份城市,只有这短短七个字,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直刺王超眼底。在文字下方,还有一个手写的日期:“4月18日”。
王超的呼吸瞬间窒住。明天!就是明天!
龙坝发电站?在哪里?他飞速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时代的记忆,无论是原身的,还是他来自后世的认知,都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是某个偏僻地区的小型电站?还是……一个保密工程的代号?无论是哪种,一旦被炸毁,后果不堪设想!电力是工业的血液,是民生的保障,尤其是在国家建设初期,任何一个发电设施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打击。
一股巨大的焦急和责任感瞬间攫住了他。他不知道这情报的来源是哪里,是系统截获的敌特信息,还是来自某个无法言说的渠道?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阻止!
直接去报告?怎么说?说自己得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情报?如何解释情报来源?只怕人还没见到,自己就先被控制起来审查了。在这个敏感的年代,这种行为无异于引火烧身,王超可不敢去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日光似乎都带上了一丝焦灼。王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他必须找到一个既能发出警报,又能最大程度隐藏自己的方法。
他的目光落在了,系统空间里那架刚刚秒杀到的无人机上。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匿名空投举报信!
他立刻行动起来。找出普通的信纸和钢笔,开始伏案疾书。他没有完全照抄原件,而是将核心信息用最简洁的语言重复书写:
“紧急警报!敌特计划于4月18日炸毁龙坝发电站!请火速核查并加强戒备!——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国群众”
他反复书写,直到写满了厚厚一叠信纸,足有几十份。
光有信还不够,必须要引起接收者的高度重视,不能当成普通的恶作剧或废纸处理。王超眼神一凝,又找出一些废旧报纸和书本,用剪刀飞快地剪碎,弄出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碎纸屑。他要制造一场“纸屑雨”,让这场空投看起来非同寻常,迫使下面的人必须认真对待那些飘落的信件。
接下来是勘测地点和规划航线,他需要找到本地公安局、武装部、甚至政府大院的位置。幸好他之前为了找房和熟悉环境,对南水城的核心区域大致有数。公安局和武装部都在城中心,相距不远,政府大院也在那片区域。无人机的航程和操控是个未知数,但他必须一试。
时间紧迫,已近黄昏。王超将几十封举报信和那包碎纸屑仔细收好,连同无人机一起放入一个不起眼的旧布包。他跟家人打了个招呼,只说出去办点事,晚点回来。
他骑着自行车,来到城中心区域,找到一处相对僻静、视野开阔且靠近目标地点的废弃小院附近(提前踩过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街上的行人逐渐稀少。
耐心等到夜色深沉,将近晚上十点,周围已是一片寂静。王超躲进废弃小院的断墙后,确认四下无人,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取出了那架无人机。
这玩意儿对于1956年来说,简直是天顶星科技。他凭借着附带的简易说明书和穿越前对电子产品的一定了解,笨拙地开机,连接遥控器,尝试操控。无人机的旋翼发出轻微的嗡鸣,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让王超紧张得手心冒汗。
他可不敢飞太高,怕引人注意,也怕信号不稳。将一叠举报信和部分碎纸屑用细绳固定在无人机底部预留的简易挂钩上(这无人机似乎为这种任务做了某种适配),他操控着这个超越时代的机器,缓缓升空,朝着记忆中的公安局大院方向飞去。
夜空中,无人机像一只沉默的幽灵。王超的心悬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屏幕上传回的模糊画面和电量指示。操控并不熟练,无人机在空中有些摇晃,但他勉强控制住了方向。
无人机飞到公安局大院上空,他果断按下了投放指令。一叠信件和漫天彩色的碎纸屑从天而降,飘飘洒洒地落向院内的空地。完成投放后,他立刻操控无人机转向,朝着不远处的武装部大院飞去。
如法炮制,又将另一批信件和碎纸屑投了下去。
无人机的电量指示灯开始闪烁报警,王超不敢再多做停留,立刻操控其返航。当无人机稳稳地落回他面前时,他几乎虚脱,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迅速将无人机收回空间,不敢有任何耽搁,骑上自行车,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夜色之中,绕了几个圈子,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回到了安宁的新家。
与此同时,南水城公安局值班室内,年轻干警小刘正打着哈欠整理文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噗噗”落物声和同事的惊叫。他冲出门,只见院子里散落着不少纸张和彩色碎屑。捡起一张纸,看清上面的内容后,小刘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睡意全无。
“敌特计划炸毁龙坝发电站?4月18日?就是明天!”他声音发颤,不敢怠慢,抓起几张飘落的信件,疯了似的冲向值班领导的办公室。
同样混乱的一幕也发生在不远处的武装部大院。深夜被纸屑雨惊醒的哨兵和值班人员,看着手中措辞惊人的匿名信,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困惑。
“龙坝?是不是邻省那个新建的大型水利枢纽的配套电站?”一位年纪稍长的干部猛地想起什么,脸色剧变,“那是重点工程!”
刺耳的电话铃声,立刻在公安局和武装部的值班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消息被火速层层上报。尽管这警报来得诡异无比——匿名信、空中投放、内容模糊却指向明确——但涉及重点工程安全和潜在的敌特破坏,没有任何人敢掉以轻心。
深夜的南水城,暗流骤然涌动。公安和武装系统的内部通讯线路变得异常繁忙。消息被紧急通报给上级安全部门以及龙坝发电站所在的邻省相关单位。
龙坝发电站,确实是邻省一个大型水利枢纽的关键组成部分,属于重点保卫的工程项目。接到南水城转来的紧急警报后,该省公安厅和安全部门高度重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道道加密电波在深夜发出,驻扎在电站附近的部队和公安干警被连夜唤醒,进入最高戒备状态。电站内部的保卫力量也被加强,对关键设施、水库大坝、进出通道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严密布控。
四月十八日,黎明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到来。龙坝发电站周边,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化装成巡检工人、附近村民的公安干警和部队侦察员,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电站内部,关键岗位增派了双岗,所有可疑人员和车辆都被严格盘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日头升高,一切似乎如常。但负责现场指挥的公安负责人手心却捏着一把汗。难道真是恶作剧?或者是敌特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就在午后时分,负责在外围巡逻的便衣小组发现了异常。在距离电站约三公里的一处偏僻山坳里,他们发现了两个形迹可疑、背着沉重帆布包的人。对方见到这里有巡逻人员时,很惊讶,神色慌张,试图逃离。干警们立刻上前盘查,在对方抗拒并试图伸手入怀时,果断将其制服。
打开帆布包,里面赫然是炸药、雷管和定时装置!经过突击审讯,这两人正是企图实施爆破的敌特分子!他们计划在傍晚用电高峰时,利用定时装置远程引爆安放在电站输水管道关键节点的炸药,制造巨大破坏。匿名信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
消息传回,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都惊出一身冷汗。好险!如果不是那份突如其来的匿名警报,后果不堪设想!
一场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敌特破坏活动,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龙坝发电站安然无恙,保证了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和水利安全。
后续的清算迅速展开,根据被捕敌特的供述和安全部门掌握的其他线索,一张潜伏的敌特网络被逐渐勾勒出来,多地公安联合行动,顺藤摸瓜,又抓获了一批潜伏人员,缴获了不少特务器材和活动经费,给予了这个敌特组织沉重打击。
南水城公安局和武装部因为“警惕性高,上报及时”,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扬。虽然那份匿名警报的来源依然成谜,成为了内部档案中的一个悬案,但其起到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有人私下感慨,不知是哪位深藏不露的“高人”在暗中守护。
王超是在几天后,通过张胜利在厂里听到的模糊传闻和老陈隐晦透露的“风声”,才大致拼凑出事件的结果。当得知破坏被成功阻止,敌特落网,龙坝电站安然无恙时,他悬了几天的心终于彻底放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安心感涌上心头。
他依旧深藏身与名,没有任何人知道,那个宁静春夜里诡异的“纸屑雨”,源头竟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人家庭小院里。
这次经历,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手中力量所能带来的影响,也让他对“守护”二字有了更广义的理解——不仅仅是守护小家,在力所能及且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也能为守护这个国家的安宁,悄无声息地贡献一份力量。
他将那架立下大功的无人机和那份已然无用的情报残片,收藏于好,放在系统空间,隐蔽安全,如同埋藏一个时代的秘密。生活恢复表面的平静,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第三十八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