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广平府有位冯老汉,年近六十,是个倔脾气的读书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偏偏几年间老伴和儿媳又相继去世,只剩他带着儿子相如过日子。
这相如也是个秀才,父子俩守着几本破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惶!
这天晚上,月明星稀,相如正在院里发呆,忽见东边墙头探出张脸来——哎呦喂,是个眉清目秀的大姑娘!那姑娘见相如瞧见自己,也不躲闪,反而抿嘴一笑。
相如这心里头就像揣了个兔子,扑通扑通直跳。他壮着胆子招手,那姑娘却只是笑。相如急了,搬来梯子搭在墙头,那姑娘竟真顺着梯子下来!
您猜怎么着?这姑娘自称是邻家女儿,名叫红玉。俩人就在月下私订终身。自此之后,红玉夜夜翻墙而来,转眼就过了大半年。
坏就坏在有一天深夜,冯老汉起夜,听见儿子屋里有女子说笑声,老爷子扒着窗缝一瞧,当场气得胡子直抖。
只见他揪起儿子就骂道:你个畜生!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不想着刻苦读书,倒学起偷香窃玉了?
相如听了,赶忙跪在地上认错,流着泪说知道悔改。
接着,冯翁又指着红玉呵斥道:你一个姑娘家,不守闺训,既玷污自己,又玷污别人。倘若事情暴露,决不仅仅是我家丢脸!
红玉听得泪如雨下,对相如说:你父亲的训责,实在让人羞愧耻辱!我们俩的缘分尽了。
相如急得直跺脚,说:父亲在上,我做不得主。你若真有情,还应当忍辱含垢为好。
红玉却摇头回道:你我无媒无聘,爬墙钻洞的勾当,怎能长久?此地有一个好对象,你可以聘娶她。
相如告诉她自家贫穷出不起聘礼,红玉当即拿出四十两银子,对他说:离这儿六十里,有个吴村卫家,因聘礼要得高,女儿十八岁了还没有嫁出去。你多给她家银子,一定会答应你的。”
第二天,相如瞒下银钱来历,只说要去相亲。冯翁自忖没有钱财,因此不让儿子去。
相如又婉转地说:“我只是去试一试。”
冯翁这才点头答应。于是相如借了仆从和马匹,前往卫家。
那卫老汉见相如是书香门第,仪表堂堂,心里已应了七分,又见相如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当即笑得见牙不见眼!
卫老汉请邻居书生做中间人,用红笺写了婚书,相如就进去拜见岳母。
她家住房狭窄,卫氏躲在母亲身边。相如稍微斜眼一看,虽然穿着粗布衣服,但神情光彩艳丽,心中暗暗高兴。
卫老汉借别人的房子款待女婿,便说:“贤婿且回,你不必亲自迎娶。等过几日,我为女儿置办些衣服嫁妆,就抬着花轿送去。
相如和他订下婚期后,回家骗父亲说,卫家喜爱清寒门第,不要彩礼,冯翁倒也很高兴。
到了成亲那日,卫老汉果然把女儿送过来,新娘虽穿着粗布衣裳,却掩不住天生丽质。
这卫氏过门后,贤惠,孝顺,小两口感情很深。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福儿。
谁知天降横祸!清明时节,一家子去上坟,碰巧遇上退职的宋御史。这宋老爷在任上就贪赃枉法,回乡后更是横行霸道。
他见卫氏美貌,竟派人来提亲要她做小妾!相如气得浑身发抖,却敢怒不敢言,只好回家告诉父亲。
冯翁听闻后大怒,指着宋家仆人破口大骂:回去告诉你家主子,除非我老头子死了,否则休想!
这下可惹祸上身了!宋家竟派了十来个恶奴,冲进冯家见人就打!打得冯家父子满地找牙,抢了卫氏扬长而去。
卫氏拼命挣扎,头发散了,鞋子掉了,哭喊声半条街都听得见!可邻居们全都躲在家里,没一个敢出头。
等恶人散去,冯翁只剩一口气,当天就吐血身亡,卫氏也撞柱而死。好好一个家,转眼间家破人亡!
相如抱着哇哇大哭的福儿,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到处告状,可宋家钱能通神,竟没有一家衙门肯接状纸!
正在这当口,来了个虬髯客!这位好汉阔口方腮,一把络腮胡好似钢针。
好汉进门就问: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你就不想报吗?
相如还当是宋家派来试探的,支支吾吾不敢应答。
好汉勃然大怒:原来是个窝囊废!
说罢,转身就要走。
相如连忙跪地抱住好汉双腿,说道:好汉且慢!我是怕你是宋家派来的探子啊!
于是将冤情和盘托出,哭道:我不是不想报仇,只是放心不下这襁褓中的孩儿啊!
虬髯客仰天大笑,说:照顾孩子是妇人之事,你自己来;报仇雪恨,交给某家!
说罢大步流星而去,连姓名都不留。当夜三更,宋家老少五口人,全部被砍死在床上!
第二天官府来人,见相如逃亡在外,就断定他是凶手。差役们在南山找到相如时,福儿正饿得哇哇大哭。那些天杀的差役竟抢过孩子扔下山崖!
相如被押到大堂,县太爷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喝道:你为何杀人?
相如喊冤:我抱着吃奶的娃娃,怎么翻墙杀人?
县官冷笑:既没杀人,逃什么?
就在当晚,县太爷刚睡下,忽听一声巨响!点灯一看,一柄明晃晃的短刀钉在床头,入木一寸多深!
县官吓得魂飞魄散,这才知道相如果真有冤情。又见宋家人死绝了,索性顺水推舟,把相如放了。
相如回到家中,对着空荡荡的屋子日日流泪。想起大仇得报,偶尔笑笑;想到家破人亡,又痛哭失声。
这日,正在床上发呆,忽听有人敲门,还伴着小孩咿呀学语声。
开门一看,竟是红玉!手里牵着的,正是福儿!
原来,那日恶仆将孩子扔在山谷,被红玉救下。
红玉坦言:我本是狐仙,那日见孩子将遭不测,便暗中相救。
相如喜极而泣,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亲了又亲。
自此红玉留下持家,她黎明即起,扫地除尘,租田买牛,竟像个庄稼把式。不出半年,冯家又兴旺起来。
这年乡试,红玉早暗中打点好学官,让相如恢复功名。相如果然高中举人,置办起良田美宅。
后来有人见着红玉,说她模样还像二十来岁,根本看不出是操劳的妇人。
异史氏说:冯家父子仁德,故得侠士相助。岂止人侠,狐亦侠也!只可恨那糊涂官,差点枉杀好人。那飞刀若是偏个半尺......嘿嘿,只怕就要换个县太爷喽!
这正是:
侠狐红玉真情深,虬髯侠客报仇怨。
飞刀惊破昏官胆,善恶到头终有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聊斋志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