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远的“薪火地图”项目,像一阵和煦的春风,让工坊内外重新焕发出生机。学术梳理团队很快进驻,他们用镜头记录林阿婆生前留下的针法笔记,用专业的测色仪分析陈师傅独创的“雨过天青”釉色,甚至将宝宝绣玉兰时指尖的力度与节奏,都做了细致的动力学分析。这种科学而严谨的视角,为感性的传承注入了理性的基石。
宝宝和乐乐在郑怀远团队的建议下,开始了“玉兰”主题联名作品的创作。宝宝不再仅仅满足于再现玉兰的形态,她开始尝试用不同粗细、不同光泽的丝线,去表现玉兰在晨光、细雨、月色下的不同质感,将林阿婆教的“心静”与学院派学到的“构成”融会贯通。乐乐则痴迷于研究如何将玉兰的纹理,通过刻花、剔花、釉色变化,永久地凝固在陶土上,让冰冷的器物拥有植物般的生命感。
然而,星途之上的风浪,从不因你的专注而停歇。
就在工坊沉浸于有序的创作时,一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由之前那位王总监所在的文化投资公司大力扶持的“新国风·匠星计划”,将在本市最高端的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暨签约仪式。他们重金包装的几位“匠星”中,赫然包括一位名叫“苏婉”的年轻苏绣艺术家,和一位名叫“陶昕”的陶艺新锐。
宣传通稿铺天盖地,用词华丽浮夸——“颠覆传统的天才绣娘苏婉”、“赋予泥土灵魂的陶艺诗人陶昕”。通稿里还特意强调,他们将用“最前沿的科技”与“最大胆的商业思维”,重新定义传统手工艺,打造属于Z世代的国潮Ip。
更让宝宝和乐乐感到错愕的是,发布会预热海报上,苏婉展示的一幅苏绣作品,构图和意境,竟与宝宝早期那幅受到广泛好评的“烟雨玉兰”有着七八分的相似;而陶昕主推的一系列陶器,其流畅的曲线和温润的质感,也隐隐能看到乐乐“陶土童心”系列中某些经典元素的影子。
“他们……这算怎么回事?”乐乐看着手机上的推送,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天性敦厚,一时难以理解这种明目张胆的“借鉴”。
宝宝沉默着,指尖划过屏幕上那幅“似曾相识”的绣品,心里像被细小的针尖刺了一下。那不是愤怒,更多的是一种被冒犯的失落。林阿婆常说,“绣品如人,针脚里藏着绣者的心性。”眼前这幅作品,技法或许纯熟,色彩或许炫目,却唯独缺少了那份在时光里慢慢沉淀下来的、独有的“呼吸”。
梅韵涵察觉到了孩子们的情绪波动,她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绣线,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海报,神色平静,只是轻轻拍了拍宝宝的肩膀。
“市场很大,容得下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形态。”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有人选择乘快艇破浪,有人选择摇橹船慢行,各有各的风景,也各有各的风险。重要的是,你们要清楚自己手里握着的,是什么桨,想要抵达的,是什么样的彼岸。”
龙斯誉也从书斋走了出来,他刚刚和郑怀远通完电话。郑怀远在电话里语气依旧沉稳:“斯誉兄,意料之中。资本追求的是效率和回报,快速复制和包装是他们的惯用手法。不过,东施效颦,终难长久。我们的路,照旧。”
龙斯誉看着略显沮丧的孩子们,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指了指工坊后院那两棵玉兰树。
“你们看这两棵树,”他缓声道,“一棵是阿婆亲手种下的,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一棵是你们十年前种下的,正当年华。它们的根系在地下紧紧交错,互相支撑,共同汲取养分。外面的风再大,可能吹落几片叶子,但动摇不了它们的根本。因为它们的力量,来自深处,来自彼此。”
他的目光扫过宝宝和乐乐:“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某一件作品被谁模仿,而在于我们拥有不断创造新作品的能力,在于我们这群人紧紧相连的心,在于我们从阿婆那里继承下来,并且还在继续生长的‘根’。他们可以模仿形式,但拿不走我们的灵魂。”
就在这时,宝宝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她犹豫了一下,接听起来。
“是宝宝女士吗?您好,我是‘新国风·匠星计划’的项目负责人,我姓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热情洋溢的女声,“我们关注到您在苏绣领域的卓越才华,非常欣赏。不知您是否有兴趣了解一下我们的计划?我们相信,以您的实力,加上我们的资源,绝对能……”
宝宝静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回答。她的目光掠过墙上林阿婆的照片,掠过父母沉静而信任的眼神,掠过乐乐关切的脸庞,最后落在自己刚刚完成一半的、试图捕捉玉兰在黎明前那一瞬朦胧光影的绣架上。
“谢谢您的认可,李小姐。”宝宝开口,声音清晰而平静,带着超越年龄的笃定,“不过,我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光,也只愿为懂得这份‘慢’的人点亮。”
说完,她礼貌地挂断了电话。
工坊里安静了一瞬,随即,乐乐率先鼓起掌来,小雅不知何时也来了,笑着竖起了大拇指。梅韵涵和龙斯誉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拒绝,有时比接受更需要勇气。尤其是在诱惑面前,坚守才显得如此珍贵。
宝宝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绣针,对着那幅未完成的绣品,轻轻落下了下一针。这一次,她的指尖无比稳定,心也如同被泉水洗涤过一般,澄澈而坚定。
窗外,天色将晚,远方的城市霓虹开始闪烁,那里正有一场喧嚣的发布会即将上演。而工坊内,灯暖如豆,针线穿梭,陶轮轻转,一切如常。但在这如常之下,一种更加凝聚的力量,正在悄然滋生。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他们这艘载着匠心与传承的舟,正调整着帆的角度,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真正意义上的航行。星途之上的风浪,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坐标,也让他们握紧了手中的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龙少的星辰挚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