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首页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最牛微信朋友圈明天下锦衣夜行武道至尊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奉系江山即鹿烽·烟武逆焚天抗战之扞卫者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薛宝钗开口说道:“咱们还是得定个先后顺序,我来把顺序排好,大家照着这个顺序来写。”

说完,她就让大家通过拈纸团抽签的方式来决定顺序。没想到,第一个抽中的正好是李纨。接着,大家就按照抽签的顺序,依次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列了出来。

凤姐儿说道:“既然都这么定了,那我也来凑个热闹,说上一句,加在最前面。”

大家听了,都笑着回应:“那可更有趣了!”

于是,薛宝钗就在“稻香老农”前面加了个“凤”字,李纨又把这次活动的题目要求给凤姐儿讲了一遍。

凤姐儿思索了好一会儿,脸上浮现出笑容,说道:“你们可别取笑我哈。我就只能想出一句比较直白的话,剩下的我可就真不知道了。”

大家听了,都笑着回应:“就是直白的话才好呢。你把这句说了,就安心去做你的正经事儿就行啦。”

凤姐儿笑着说道:“我想啊,下雪的时候肯定会刮北风。昨儿晚上我听见刮了一整夜的北风,我就想到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众人听了,彼此对视一眼,都笑着说道:“这句虽说直白,但不知道后面怎么接呢,这正是会作诗的人起头的写法。不但很不错,而且还给后面的人留下了很多发挥的空间。就用这句作为开头,稻香老农你赶紧把它写下来,然后接着往下续。”

凤姐儿和李婶、平儿又各自喝了两杯酒,然后就离开了。这时,李纨便提笔写道:一夜北风紧,

自己联道: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刚打开门,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雪花落入泥中,让人怜惜它原本的洁白无瑕),

(编者注:这里往下每人都是前半句接的上一个人的后半句,所以使用了句号。而后半句则是自己起的前半句,所以使用了逗号。)

香菱道: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满地都是如美玉般的白雪,真让人怜惜。这雪似乎是有意要滋润那枯萎的荒草,给它们带来生机),

探春道: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没有心思去刻意装饰那已经枯萎的藤蔓。村里那价格高的酒酿已经熟了),

李绮道: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今年是个丰收年,府里的粮食十分充裕。随着芦苇里灰烬的飞动,预示着新的节气即将到来),

李纹道: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阳气回升,北斗星的斗柄也开始转动。寒冷的冬日里,山峦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翠绿),

岫烟道: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冰封的河面上已经听不到潮水的声音。霜雪容易挂在那稀疏的柳枝上),

湘云道: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很难把破败的芭蕉叶堆起来。麝香做的墨在珍贵的鼎炉中慢慢融化),

宝琴道: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华丽的衣袖轻轻笼着那金貂皮的大衣。闪耀的光彩超过了窗前的镜子),

黛玉道: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香气仿佛粘在了墙壁上的椒泥上,斜斜的风还是像往常一样吹个不停),

宝玉道: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清净的梦境变得寥落无聊。是哪里传来了梅花笛的声音)?

宝钗道: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又是谁家在吹奏着那碧玉般的箫?大地仿佛都在忧愁,好像要因为这箫声笛韵而沉陷一般),

纨笑着说道:“我去给你们把热酒拿过来吧。”

宝钗让宝琴接着对诗联句,这时只见湘云站起身来说道: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天上的龙争斗时掀起的阵云已经消散了。在荒野的岸边,一艘孤零零的小船正返回),

宝琴也站起身来说道: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挥动马鞭指着那送别之地。赐下皮裘怜惜那戍守边疆的将士),

湘云哪里肯让别人抢了风头,况且别人也比不上她反应敏捷,只见她扬起眉毛、挺直身子说道: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给衣服加絮,心里挂念着那些服徭役的人。在低洼和土堆处仔细审视道路的平坦与危险),

宝钗连声称赞说好,于是也接着联道: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怕树枝的枝干动摇。洁白的雪地上轻轻地迈着脚步),

黛玉赶忙接着联道: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雪花像翦翦风一样,随着人的腰肢舞动。煮芋头成了新的赏心乐事),

黛玉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推了推宝玉,让他参与联诗。宝玉这会儿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宝钗、宝琴和黛玉三人一起与湘云对诗,觉得特别有趣,哪还有心思去联诗。这时看到黛玉推他,这才开口联道: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那撒盐成雪的说法已经是老掉牙的传说,穿着蓑衣的渔翁依旧在岸边泊着船垂钓),

湘云笑着说道:“你赶紧下去吧,你这水平不行,反倒耽误了我。”这时只听宝琴接着联道: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山林里听不到樵夫砍柴的斧头声,如同伏地大象般的山峰一座座高高凸起),

湘云忙联道: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结(蜿蜒曲折如盘蛇的小路一眼望不到尽头,花朵因为经历了寒冷而凝结),

宝钗和其他人又连忙称赞好。探春又接着联道: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花的颜色怎么会因为害怕霜寒而凋零,幽深的院子里惊起了受寒的雀儿),

湘云这会儿正渴得厉害,急急忙忙地喝茶,结果已经被岫烟联道: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空旷的山林中传来老猫头鹰的悲泣声。台阶和庭院随着地势高低而起伏),

湘云赶紧丢了手中的茶杯,连忙联道。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任由池水带着漂浮。在清晨被阳光照耀),

黛玉联道: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雪花在夜晚纷纷扬扬、持续飘落一夜,让人忘记了周围环境的寒冷),

湘云赶忙笑着联道: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瑞雪降临,仿佛解除了皇帝因干旱而产生的焦虑。在寒冷的冬日里,那些僵卧在床、无人问津的人,又有谁来过问)?

宝琴也赶忙笑着联道: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狂放的游客开心地招手。织女切断了白色的衣带)

湘云又赶忙说道:海市失鲛绡(海市蜃楼的幻景中失去了鲛人织就的薄纱)。

林黛玉不等她说完,就紧接着说道:寂寞对台榭(寂寞地面对着亭台楼阁),

湘云赶忙联道:清贫怀箪瓢(清贫之中仍怀揣着箪食瓢饮的简朴)。

宝琴也不留情面,也赶忙说道:烹茶冰渐沸(煮茶的时候,冰块渐渐开始融化沸腾),

湘云看到这样的场景,觉得十分有趣,一边笑一边急忙联道:煮酒叶难烧(煮酒时,叶子难以燃烧起来)。

黛玉也笑着说道:没帚山僧扫(没有扫帚,自然有山中的僧人来打扫),

宝琴也笑着说道:埋琴稚子挑(埋藏起来的琴被小孩子挑了出来)。

湘云笑得直不起腰,赶忙念了一句,众人纷纷问道:“到底说的什么?”

湘云喊道:石楼闲睡鹤(石砌楼台上,悠闲卧着睡着的仙鹤),

黛玉笑得捂住胸口,高声嚷道:锦罽暖亲猫(用华贵的毛毯温暖亲近的猫)。

宝琴也赶忙笑着说道:月窟翻银浪(月宫仙境翻涌着银色波浪),

湘云忙接着联道:霞城隐赤标(大雪覆盖着赤城山,使得赤城山的高峰,也就是天台山的标志被隐没)。

黛玉忙笑着说道:沁梅香可嚼(沁入心脾的梅香,仿佛可以咀嚼),

宝钗称赞说好,也赶忙接着联道:淋竹醉堪调(雪洒落在竹子上好像喝醉了酒,这样的竹子适宜用来调音)。

宝琴也赶忙说道:或湿鸳鸯带(雪花飘落,有时会打湿少女身上绣有鸳鸯纹样的衣带 ),

湘云忙接着联道:时凝翡翠翘(雪花偶尔凝结在少女发间如翡翠般翘起的钗头上)。

黛玉又赶忙说道:无风仍脉脉(即使没有风,雪花仍带着柔和缠绵的姿态飘落),

宝琴又赶忙笑着联道:不雨亦潇潇(即便没有雨,也呈现出一种细雨迷蒙、轻柔飘洒的氛围)。

湘云趴在桌上,早已笑得浑身发软。

大家瞧着她们三人争抢联句的热闹模样,都顾不上作诗了,只顾着在一旁看笑话。

黛玉还故意推搡湘云,让她继续对下联,又打趣道:“你也有才思枯竭的时候呀?我倒要听听你还能编出什么话来嚼舌根?”

湘云只是趴在宝钗怀里,笑得停不下来。宝钗轻轻推她起来,说:“你要是能把‘二萧’这个韵部的字都用完,我才算服了你。”

湘云直起身子,笑着说道:“我哪是作诗啊,简直是在抢命呢!”

众人听了,都笑着让她快说。

探春心里早有数,知道自己轮不上联句了,便提前把写好的句子拿了出来,说道:“我这还没收尾呢。”

李纨听后,接过探春的纸,接着联了一句,说道:欲志今朝乐(想要记载、记录下今天的快乐时光),

李绮收了一句道:凭诗祝舜尧(用诗歌来祝愿君主贤明,社会安定美好)。

李纨说:“可以啦,可以啦!虽然没把规定的韵脚全部用完,但剩下的字要是硬凑着用进去,反而不好了。”

说完,大家便一起仔细地品评了一番,结果发现只有史湘云写的诗数量最多,大家都笑着说:“这都是吃了那块鹿肉的功劳。”

李纨面带笑意,说道:“咱们逐句品评下来,大家的诗都挺连贯有韵味的,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

宝玉听了,笑着回应:“我本来就对联句不在行,大家就多担待我点吧。”

李纨打趣道:“哪能次次都这么宽恕你呀。一会儿说押的韵太难了,一会儿又说全弄错了,现在又说自己不会联句,今天非得罚你不可。我刚才瞧见栊翠庵里的红梅开得特别好看,我想折一枝回来插在花瓶里。不过妙玉那人性格怪癖,我可不想搭理她。所以,就罚你去取一枝红梅回来。”

大家都纷纷附和:“这个惩罚方式既文雅又有趣。”

宝玉也觉得挺有意思,便欣然应下,起身准备出发。

这时,湘云和黛玉几乎同时说道:“外面冷飕飕的,你先喝杯热酒暖暖身子再去。”

话音刚落,湘云已经拿起酒壶,黛玉则递过来一个大酒杯,满满地斟上了一杯酒。

湘云笑着说:“你喝了我们这杯酒,要是取不回红梅来,可就得加倍惩罚你!”宝玉连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冒着雪出门去了。

李纨吩咐身边的人要好好跟着。黛玉急忙拦住说:“不用派人跟着,要是有人跟着,反而玩得不尽兴。”

李纨听了,点头说道:“也对。”接着,她一边让丫鬟拿来一个美女耸肩瓶,装上水准备用来插梅花,一边又笑着说:“等会儿大家该以红梅为主题作诗了。”

湘云赶忙说:“我先来作一首。”

宝钗赶紧说道:“今天可绝对不能再让你先作了。每次你都抢着作,别人都没机会参与,多没意思。等会儿还得罚宝玉,他说自己不会联句,现在就让他自己作一首。”

黛玉笑着附和道:“宝钗这话说得在理。我还有个想法,刚才联句的时候,有的人参与得少,不如就让联句少的人来作红梅诗。”

宝钗笑着说:“这个主意好极了。刚才邢、李三位姐妹都没怎么发挥,她们又是客人。琴儿、颦儿和云儿三个人抢着作了不少,咱们其他人就别参与了,就让她们三个作吧。”

李纨接着说:“绮儿也不太会作诗,还是让琴妹妹作吧。”

宝钗只好答应了,又说道:“就用‘红梅花’这三个字分别作为韵脚,每人作一首七言律诗。邢大妹妹用‘红’字作韵,李大妹妹用‘梅’字作韵,琴儿用‘花’字作韵。”

李纨说:“要饶过宝玉,我可不服气。”

湘云赶忙说:“我有个好题目,让他来作。”

大家问:“什么题目?”

湘云说:“让他作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这不挺有趣的吗?”

众人听了,都说:“有趣。”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宝玉满脸笑意地捧着一枝红梅走了进来。丫鬟们赶忙上前接过红梅,把它插到了花瓶里。

大家都笑着向宝玉道谢。宝玉笑着说:“你们现在好好欣赏这红梅吧,为了采这枝花,我可费了不少心思呢!”

话音刚落,探春就端着一杯温热的酒递了过来。丫鬟们也走上前,接过宝玉身上的蓑衣和斗笠,帮他掸去身上的雪。每个人房里的丫鬟都送来了替换的衣物,袭人也派人送来了一件半旧的狐腋褂子。

李纨让人把蒸好的大芋头装了一盘,又把朱橘、黄橙、橄榄等水果装了两盘,让人给袭人送去。

这时,湘云一边跟宝玉说着刚才的诗题,一边催促宝玉赶紧作诗。

宝玉说:“好姐姐好妹妹们,就让我自己选韵脚吧,别再限制韵脚了。”

大家都说:“你随意作诗就好。”

大家一边交谈着,一边一同观赏着梅花。只见这株梅花树只有二尺左右的高度,在它旁边,有一根横向伸展的枝条旁逸斜出,长度大约有五六尺。这根横枝上,又分出许多细小枝杈,它们的形态各异:有的如同盘曲的螭龙,蜿蜒曲折;有的好似僵死的蚯蚓,毫无生气却别具一格;有的单独挺立,枝干削瘦如笔一般;有的则密集丛生,宛如一片茂密的小树林。梅花绽放,花朵的颜色红润得如同涂上了胭脂,那浓郁的香气,更是胜过了兰草与蕙草。众人看到这般美景,纷纷发出赞叹之声。

谁也没料到,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人早已完成了诗作,并且各自把诗写了下来。

于是,大家便按照“红”“梅”“花”这三个字的顺序,依次观赏起她们写的诗来。只见诗中写道:

咏红梅花

得“红”字

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大意为:

当桃花还在沉睡,未展现出那娇艳的芳菲;杏花也未曾染上迷人的红晕时,红梅却已冲破寒冷的束缚,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仿佛在嘲笑还未到来的春风。

花魂好似飘飞到了庾岭,那里本是梅花盛开的胜地,可此刻这红梅的艳丽,让春天的界限都变得模糊难辨。(庾岭”指大庾岭,是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岭上多梅花,相传是汉代庾胜将军所筑,故称庾岭。)

红梅花如同被云霞阻隔,使得像赵师雄那样的美梦难以实现(“罗浮”指罗浮山,在广东东江北岸,是道教名山。传说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日暮遇一美人,与之语甚欢,共饮一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梅花树下)

绿萼梅仿佛在为红梅花添加妆饰,与红梅花相互映衬,就像融入了宝炬(华丽的烛火)的光辉中,仿佛仙女喝醉了酒;跨越了残存的彩虹。

红梅花的颜色不寻常,它有着独特的艳丽和魅力,不管颜色的浓淡,它都能在冰雪的环境中傲然绽放,

咏红梅花

得“梅”字

李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醉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大意为:

不想再去吟咏那素雅的白梅,今日就专门为这红梅赋诗一首。红梅尽情地展现着艳丽,早早地绽放,那娇美的姿态一下子就吸引了人们醉意的目光。

它的花瓣好似被寒冷冻伤,那一道道痕迹就像是流淌的鲜血。而它那醉人的神韵,即便没有怨恨,也仿佛在燃烧中化作了灰烬。

它仿佛是误吞了仙丹,从而改变了原本的骨相,拥有了这般独特的魅力。又像是偷偷从瑶池仙境中降临,脱去了旧日的凡胎。

在江北江南的大地上,春天已然是一片灿烂的景象。我想对那些蜂蝶说,不要对这红梅的艳丽有所怀疑和猜测,它就是这般与众不同。

咏红梅花

得“花”字

薛宝琴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大意为:

红梅那稀疏的枝条上,绽放着艳丽无比的花朵。在春天的装扮下,它们就像一群爱美的儿女,竞相展现着自己的奢华与艳丽。

在那幽静的庭院和曲折的栏杆旁,已经看不到多余的白雪。而在那流水潺潺、空旷寂寥的山间,却有如落霞般绚烂的红梅。

它仿佛在幽梦中,随着那红袖女子吹奏的笛声,感受着丝丝冷意。又好似在仙人的指引下,乘坐着木筏,在绛河中泛游,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这红梅的前身一定是瑶台仙境中的仙花。所以不要再对它的颜色有所怀疑,它与那些凡花俗草有着本质的差别。

大家看了宝琴写的诗,都忍不住笑着称赞了一番,接着又指着最后一首说这一首写得更好。

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写诗却又快又好,心里感到十分惊奇。

黛玉和湘云两人一起倒了一小杯酒,同时举杯向宝琴表示祝贺。

宝钗笑着说:“这三首诗各有各的妙处。你们俩天天拿我开玩笑,都开腻了,现在又拿她来寻开心了。”

李纨又转头问宝玉:“那你有没有写出来?”

宝玉连忙说:“我倒是已经想好了,可刚才一看到那三首诗,一紧张又给忘了,让我再想想。”

湘云听了,就拿起一支铜火筷子敲着手炉,笑着说:“那我来‘击鼓’了,要是敲完鼓你还没想出来,可又要受罚了。”

宝玉笑着说:“我已经想好了。”

黛玉拿起笔,说:“你说吧,我来写。”

湘云敲了一下手炉,笑着说:“一鼓结束了。”

宝玉笑着说:“想好了,你写吧。”

接着,众人就听他念道:酒未开樽句未裁(酒还没有打开酒樽来斟饮,诗句也还没有构思裁剪好),

黛玉写完后,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起句太一般了。”

湘云在一旁又催促道:“赶紧接着写!”

宝玉笑着说道:寻春问腊到蓬莱(前往蓬莱仙境探寻春天的踪迹,寻访冬日的腊梅)。

黛玉和湘云都一同点头,面带笑意地说:“这说法还挺有意思的。”

宝玉接着又说道: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不祈求从观音菩萨的玉净瓶中求得甘露,只愿能像那槛外不沾尘俗的嫦娥仙子一般,讨得几枝清雅的梅花)

黛玉写完后,又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碰巧罢了。”(注:这里的碰巧指的是“槛外梅“一语双关,既指妙玉,又指嫦娥。)

湘云赶忙催促着敲二鼓,宝玉又笑着说道: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大意为:踏入这纷繁尘世,我如带着一抹冷艳,挑着那如红雪般娇艳的花朵离去;远离尘世喧嚣时,又似携着一缕清香,割下那如紫云般绮丽的云霞归来。

在这参差错落、枝桠横生的世界里,有谁会怜惜我这因吟诗而清瘦的肩膀?我的衣衫上,至今还沾染着佛院青苔的痕迹,仿佛还留存着那片宁静与清幽。

黛玉写完诗后,史湘云和其他人正要对诗作进行一番品评议论,这时,只见几个小丫鬟急匆匆地跑进来,说道:“老太太来了。”

众人一听,赶忙迎了出去,都笑着打趣道:“怎么今天这么高兴!”

说着,远远地就看到贾母裹着一件大大的斗篷,头上戴着灰鼠皮制成的暖兜,正坐在一顶小竹轿里。轿子上方撑着一把青绸油伞,鸳鸯、琥珀等五六个丫鬟跟在旁边,每个人都打着一把伞,簇拥着轿子走来。

李纨等人赶紧快步上前去迎接,贾母却让人拦住她们,说道:“你们就站在那儿别动了。”

等轿子来到跟前,贾母笑着说道:“我是瞒着你们太太和凤丫头偷偷来的。这大雪天,我坐轿子倒没什么,可别让她们也跟着来踩雪受冻了。”

众人听了,赶忙一边上前帮贾母解下斗篷,一边搀扶着她,一边连连应着。

贾母走进屋内,先笑着说道:“这梅花开得真漂亮!你们倒是挺会找乐子的,我这一来,算是赶上了。”

话音刚落,李纨已经吩咐人拿来了一个大大的狼皮褥子,铺在了屋子中央。

贾母坐下后,又笑着说:“你们就尽管玩乐吃喝吧。我呢,因为现在天黑得早了,不敢午睡,就打了会儿牌,想着你们这儿热闹,所以我也过来凑凑热闹。”

这时,李纨又递上一个手炉给贾母暖手,探春则另外拿了一套杯子和筷子,亲自为贾母斟上温热的酒,递到贾母手中。

贾母接过酒杯,喝了一口,然后指着桌上的一个盘子问里面装的是什么。大家连忙把盘子端到贾母面前,回答说:“是糟鹌鹑。”(糟鹌鹑是一种以鹌鹑为主料,通过糟卤腌制而成的传统美食,常见于江南地区)

贾母听后说:“这个不错,给我撕点鹌鹑腿来。”

李纨赶紧应声,去洗了手,亲自来撕鹌鹑腿。贾母又说道:“你们继续坐着聊天说笑吧,我听着呢。”然后又对李纨说:“你也坐下吧,就当我没来一样,不然我可就走了。”

大家听了,这才依次坐下,李纨则挪到了最下面的位置。

贾母接着问:“你们刚才在做什么呢?”

大家回答说:“在作诗。”

贾母听后说:“作诗啊,那不如做些灯谜吧,正月的时候大家玩过的。”大家听了都纷纷答应。

大家说笑了一阵子后,贾母便开口道:“这儿有点潮湿,你们别坐太久,当心被湿气侵了身体。”接着又说:“你们四妹妹那儿挺暖和的,咱们去她那儿看看她画的画,问问过年之前能不能画完。”

众人听了,笑着回应道:“哪能过年之前就画完呀?恐怕得等到明年端午节才能完成呢。”

贾母一听,说道:“这怎么行!她这画画的功夫,竟然比盖这大观园还耗时呢。”

说着,众人依旧让贾母坐上竹椅轿,大家围在四周,一同前行。走过藕香榭,穿过一条狭窄的夹道,夹道的东西两侧都设有过街门。门楼上,里外都嵌着石头匾额。

现在他们进的是西门,朝外的匾额上刻着“穿云”二字,朝里的则刻着“度月”两字。

来到夹道中央,众人从向南的正门进入。贾母从竹椅轿上下来,惜春早已迎了出来。他们沿着里面的游廊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惜春的卧房。房门斗上写着“暖香坞”三个字。

这时,已有几个人掀起猩红色的毡帘,顿时,一股温暖而芬芳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家走进房中,贾母并没有坐下,而是直接问道:“画放在哪里了?”

惜春笑着解释说:“天气冷了,胶水的性质都变得凝涩,画起来恐怕不好看,所以我就把画收起来了。”

贾母听后,笑着说道:“我过年的时候就要这幅画。你可别偷懒,快把画拿出来,赶紧画完给我!”

话还没说完,忽然看见凤姐儿披着一件紫红色的绵羊皮外套,笑盈盈地走了进来,嘴里说道:“老祖宗,您今天也不提前说一声,自己就悄悄来了,害得我到处找您。”

贾母见她来了,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便说道:“我怕你们冻着,所以不让告诉你们我来了。你可真是个机灵鬼,到底还是找到我了。按理说,孝敬长辈也不在于这些形式。”

凤姐儿笑着说道:“我哪里是因为孝敬才来找您的呀?我到了您那儿,见冷冷清清的,问那些小丫头们,她们又都不肯说,害得我找到园子里来了。我正纳闷呢,忽然又来了两三个尼姑,我这才明白过来:那些尼姑肯定是来送年历或者讨要每年例行的香火钱,老祖宗年底事儿多,肯定是躲债来了。我赶紧问了那几个尼姑,果然如此。我赶忙把例行的香火钱给了她们。现在我来跟老祖宗说一声,债主已经走了,不用再躲着了。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鲜嫩的野鸡,请老祖宗去用晚饭,再晚一会儿,这野鸡可就老了不好吃了。”

她一边说,大家一边笑。凤姐儿没等贾母开口,就立刻吩咐人把轿子抬了过来。贾母笑着,拉过凤姐儿的手,一同上了轿子,随后带着众人,一路说笑着从夹道东门走了出去。

一出门,只见四周一片洁白,仿佛被银装素裹了一般。众人忽然发现宝琴身着凫靥裘(凫靥裘是以野鸭面部两颊毛皮制成的服饰),正站在山坡上远远地等候,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丫鬟,手里抱着一瓶鲜艳的红梅。

大家见状,都笑着打趣道:“怪不得少了两个人呢,原来她在这儿等着,还去采了梅花来。”

贾母见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笑道:“你们快看看,这雪坡上配上她这模样,还有她身上这件衣裳,再加上后面的梅花,像不像什么画里的场景?”

众人纷纷附和着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那幅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却摇摇头,笑着说道:“那画里的哪有她身上这件衣裳?人也没她这么好看呢!”

话还没说完,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身穿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好奇地问道:“那又是哪个女孩儿?”

众人听了,都笑着解释道:“我们都在这里呢,那是宝玉。”

贾母听了,也笑着说道:“我的眼睛真是越来越花了。”

说话间,那人已经走到了跟前,大家一看,果然是宝玉和宝琴。宝玉笑着对宝钗、黛玉等人说道:“我刚又去了栊翠庵一趟。妙玉给你们每人送了一枝梅花,我已经派人给你们送过去了。”

众人听了,都笑着说道:“多谢你费心了!”

大家正说着话,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园子,来到了贾母的房中。

用完饭后,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

这时,忽然看见薛姨妈也来了,她说道:“这雪下得可真大啊,我一整天都没能过来给老太太请安。看今天老太太兴致似乎不高?这样的天气,正应该赏雪才是。”

贾母笑着回应道:“我哪里不高兴了!刚刚我还和姑娘们一起玩了一会子。”

薛姨妈也笑着说道:“昨天晚上,我本来还打算今天向我们姨太太借一天的园子,摆上两桌简单的酒席,请老太太来赏雪。可是又见老太太早早地就休息了,而且我听女儿说老太太心里头有些不痛快,所以今天就没敢来打扰。早知道是这样,我早就该请了。”

贾母听后,笑着说道:“这才只是十月份的第一场雪,往后下雪的日子还多着呢,到时候再破费也不迟。”

薛姨妈笑着附和道:“如果真能这样,那也算是我尽了一份孝心了。”

凤姐笑着说道:“姨妈您可别忘了呀,现在先称五十两银子给我收着,等下雪了,我就来安排酒席,姨妈您就啥心都不用操了,也不会忘了这事儿。”

贾母听了,也笑着说道:“既然凤丫头都这么说了,姨太太就把那五十两银子给她收着吧。我和她每人分二十五两。等下雪那天,我就假装心里不舒坦,把这事儿混过去。姨太太您就甭操这份心了,我和凤丫头还能落点实惠。”

凤姐一听,立刻一拍手,笑着说:“妙极了,这和我想的完全一样!”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贾母假装生气,啐了一口说:“呸!你这没脸没皮的,顺着杆子就往上爬啊!你也不想想,姨太太是客人,在咱们家做客,咱们该好好请请姨太太才是,哪有让姨太太破费的道理!你要是不这么说,还有脸先要这五十两银子,真是不害臊!”

凤姐又笑着说道:“咱们老祖宗那可是最有眼力见儿的!我这就是试试,要是姨妈大方,拿出五十两银子来,那咱就和她分。现在看这情况,估计是不行了,就反过来拿我开涮,说这些大方话。现在我也不跟姨妈要这银子了,我替姨妈出这银子,安排酒席,请老祖宗吃了。另外我再封五十两银子孝敬老祖宗,就当是罚我多管闲事了。您看这样行不行?”

凤姐这话还没说完呢,众人就已经笑得在炕上直不起身了。

贾母又提起宝琴在雪中折梅的情景,说那模样比画上的还要美上几分,接着便细细询问起宝琴的年龄、生辰八字以及家里的情况。

薛姨妈心里琢磨着贾母的意图,估摸着她是想给宝玉和宝琴说亲。薛姨妈心里其实也挺乐意这门亲事的,只是宝琴之前已经和梅家定下了亲事。因为贾母还没有明说,她也不好直接应承下来,于是就半遮半掩地对贾母说:“可惜这孩子没那个福气,前年她父亲就去世了。不过这孩子从小见多识广,跟着她父母走遍了山山水水。她父亲爱玩乐,因为各地都有生意,就带着家眷,今年在这个省玩上一年,明年又去那个省玩上半年,所以这天下十成里,他们也走了五六成了。那年在这儿的时候,就把她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结果第二年她父亲就去世了,她母亲又得了痰症。”

凤姐没等薛姨妈说完,就“哎呀”一声,跺着脚说:“真是不巧,我正打算做个媒人呢,没想到她已经许了人家。”

贾母笑着问:“你要给谁做媒啊?”

凤姐儿也笑着说:“老祖宗您就别管了,我心里觉得他们俩就是天生一对。现在既然已经许了人家,说了也没用了,不如不说。”

贾母也明白凤姐儿的意思,一听说宝琴已经有了婚约,也就不再提这事儿了。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一宿无话。

第二天,雪停了,天气放晴。饭后,贾母又亲自叮嘱惜春:“不管天气是冷是热,你就专心画画,争取在年底前完成,如果实在赶不上,也就算了。不过,第一要紧的是,你得把昨天宝琴和丫头们在梅花树下的情景,原原本本、一笔一画地细致描绘出来,尽快添到画里去,可别出错了。”

惜春听了,虽然觉得有些为难,但也只好答应了。

不一会儿,大家都围过来看惜春怎么作画,惜春只是呆呆地出神。李纨笑着对大家说:“让她自己慢慢琢磨吧,咱们先聊聊天。昨天老太太让大家做灯谜,我回家后和绮儿、纹儿都兴奋得睡不着,就编了两个与‘四书’相关的灯谜,她们俩也各自编了两个。”

大家听了,都笑着说道:“这倒是该做的。先说出来,咱们一起猜猜看。”

李纨笑着说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一‘四书’里的一句话。”

湘云马上接着说道:“是不是‘在止于至善’?”

宝钗笑着提醒她:“你再好好想想‘世家传’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猜。”

李纨也笑着附和:“对,再仔细想想。”

黛玉忽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哦,我知道了!是‘虽善无征’。”

大家都笑着赞同:“这句猜对了。”

李纨接着又出了一个灯谜:“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云连忙说道:“这一定是‘蒲芦也’。要是这个不对,那可就没别的了。”

李纨笑着夸她:“真难为你能猜出来。纹儿的灯谜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

探春笑着问道:“是不是山涛?”

李纹笑着点头:“就是。”

李纨又说道:“绮儿的灯谜是个‘萤’字,打一个字。”

大家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宝琴笑着说道:“这个灯谜意思挺深的,不知道是不是花草的‘花’字?”

李绮笑着说道:“正是。”

大家都觉得奇怪,问道:“萤和花有什么关系呢?”

黛玉笑着解释:“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吗?”

大家一听,都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好!”

(编者注:古人有“腐草为萤”的说法,如《礼记·月令》记载“季夏之月……腐草为萤” ,认为在大暑时节,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实际上,萤火虫是产卵在水边的草根,多半潜伏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

宝钗说:“这些谜语虽然都很不错,但可能不合老太太的心意,不如做一些简单易懂、风格浅近的东西,这样大家无论雅俗都能欣赏才更好。”

大家都附和着说:“确实也应该做一些简单通俗的东西才行。”

湘云思考了一会儿,笑着说道:“我编了一首《点绛唇》词,这可真是个通俗之物,你们来猜猜看。”说着便念了起来: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大意为:如同溪流与沟壑般彼此分离,在这纷繁的红尘俗世中游戏人生,到底有什么真正的趣味?名与利终究虚幻不实,即便生前追逐得来,身后之事也终究难以延续下去。

大家都不明白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苦思冥想了半天,有的猜是和尚,有的猜是道士,还有的猜是玩偶戏的艺人。

宝玉憋不住,笑了半天,说道:“都不是,我猜到了,一定是耍猴人手里耍的猴子。”

湘云一听,笑着说道:“就是它了,没错!”

众人纷纷问道:“前面那些猜测都还挺靠谱的,可最后这一句该怎么解释?”

湘云解释说:“你们想想,那被耍的猴子,不是都被剁去了尾巴吗?”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纷纷说道:“她呀,就连编个谜语都这么刁钻古怪、与众不同。”

李纨说:“昨天姨妈提到,琴妹妹见多识广,经历丰富,正适合编些谜语,这正能发挥你的长处。而且你诗写得那么好,何不编几个谜语让我们猜猜看?”

宝琴听了这话,微笑着点点头,便自己去找思路构思谜语了。这时,宝钗也想好了一个谜语,便念了出来: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打一物。

大意为:由檀木和梓木精心雕琢而成,一层层结构巧妙,难道这仅仅是能工巧匠堆砌出来的吗?即便经历了半天狂风暴雨的洗礼,又何曾听到过它发出如寺庙梵铃般的清脆声响!

大家猜谜语的时候,宝玉也想出了一个,他念道: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大意为:天上的仙境与人间的凡尘彼此间遥不可及、模糊难辨,当琅玕节过去之后,一定要谨慎小心、多加提防。(注:琅玕节是什么节众说纷纭,有说雨节的,有说竹子节的,各位理解为某个特殊节日或时机即可)

来自仙界的鸾鸟鸣声、仙鹤传来的消息,都需要凝神注视、用心留意。面对上苍的种种安排,唯有将内心的感慨与叹息好好表达,以此作为对上天的回应。

黛玉也有了一个,念道是: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大意为:像騄駬这样的骏马,哪里需要紫绳来束缚。它奔跑起来跨越城垣、越过沟堑,气势何等凶猛狂放。主人只需一个手势示意,它便如携着风雷般奔腾向前,在那如鳌背着的三座仙山上,独自留下赫赫威名。(注:在古代传说中,騄駬是周穆王的八骏之一,以速度和力量着称。“鳌背三山”是一个神话典故,传说中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其中三座蓬莱、方丈、瀛洲在鳌鱼的背上。当鳌鱼浮动时,仙山也会随之摇动,于是天帝命令十五只巨龟分三班轮流值守,以稳定仙山。)

探春也抽到了一支签,正要念上面的内容时,宝琴走上前笑着说道:“我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到过不少地方,见过很多古迹。现在我选了十个地方的古迹,写了十首怀古诗。诗写得虽然算不上精妙,但其中蕴含着对往事的追忆,而且每首诗里还暗藏着十件日常物品,姐姐们不妨猜猜看。”

大家听了,都来了兴致,纷纷说道:“这想法倒是巧妙,不如写出来,让我们都瞧瞧。”

想要知道这十首诗里究竟藏着什么玄机,且听下回分解。

(编者注:

脂砚斋在此回最后点评为:诗词的俏丽、灯谜的含蓄精巧自不必说,重要的是看它极为整齐又极为错落有致,情节越是紧张忙碌,人物却越显得悠然安闲。故事发展一波三折,犹如道路蜿蜒、峰回路转;情节一起一落,恰似山峦断隔、云朵相连。每个人物的格局气度、每个人的性情特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李纨主持诗社时,开篇诗句却出自凤姐之口;而结尾诗句又出自年纪最小的李绮之手,这又是别具一格地制造新奇。我尤其喜爱书中中间部分惜春作画那一段,这段内容看似与正文主线没有直接关联,然而前后文的景色描写、人物刻画,都因此而生动鲜活起来,仿佛血脉相连、相互呼应;前后文的情节起伏、相互照应,也都穿插巧妙、彼此映衬。这般文字的奇妙之处,实在难以用言语形容。

不但原文没有这几首诗以及下一回薛宝琴十首诗的谜底,就连脂砚斋在最后的总评中都没有给出答案,可见作者只是寄情与诗本身,而不是为了做谜语。所以请读者朋友不用去真的研究谜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医路逍遥斗破之风起青山我的老婆是双胞胎网游之最强传说九流闲人没你就不行女神的上门贵婿全文免费阅读重生六零幸福攻略逆天丹帝【完】遭遇色大叔:霸道前夫来找茬杀鬼破邪总裁,宠妻请排队我的悠闲山村生活我们是兄弟我家魔王升级中官术与千年女鬼同居的日子嘉佑嬉事百炼飞升录九转帝尊
经典收藏大宋泼皮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诸国志穿越明朝当暴君幻之盛唐唐末狐臣绵绵诗魂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风流小太监唐末战图大明:开局三千龙骑,震惊老朱神秘王爷欠调教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谬论红楼梦三国之乖乖田舍郎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霸魂管仲汉旌
最近更新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神州明夷录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三国:大汉第一毒三国之青龙镇世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沈少卿探案宋骑天下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月照寒襟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八百铁骑,镇万界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