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庆的最后一天,楚凡感到一种强烈的不舍。这座城市的刚毅与内在的韧性深深吸引了他。下午,他徒步来到了市中心的 时代广场 。广场开阔,毗邻着碧波荡漾的 黎明湖 。冬日的夕阳给湖面的冰层、广场上的雕塑以及远处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
与油田边缘那种纯粹的工业感不同,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孩子们在父母的看护下嬉戏玩耍,情侣们挽着手在湖边散步,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下棋。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新闻和广告,现代城市的活力扑面而来。
楚凡在湖边找了一张长椅坐下,看着眼前这幅和谐的画面。他很难将这份安宁与惬意,与陈师傅口中“荒甸子”、“干打垒”的艰苦岁月联系起来,也与抽油机群那冰冷律动的印象相去甚远。然而,这正是大庆的全貌——几代人的奋斗与牺牲,最终沉淀为今日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平静生活。 油田的贡献,不仅仅是Gdp和能源,更是这座城市得以建立、发展和繁荣的基石。
湖风吹来,带着水汽的清新,稍稍冲淡了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石油味。他看着远处地平线上那些依然在夕阳下起伏的抽油机剪影,它们仿佛成了这幅城市生活图景的背景板,沉默,却至关重要。
工业与生活,历史与当下,在此刻达成了完美的和解。
他想起在纪念馆里看到的一句话:“一部大庆油田发展史,就是一部国家精神的浓缩史。” 此刻,他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精神,不仅存在于过去的豪言壮语里,更融化在今天广场上每一个平凡的笑容中,体现在这座城市敢于面对转型挑战的勇气里。
傍晚,楚凡背起行囊,走向大庆西站。他的行囊里,除了原有的纪念物,还多了一小瓶他在纪念品商店买的、封装在透明树脂里的 石油样本 。那黑色的、浓稠的液体,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光,如同凝固的历史与能量。
站台上,开往下一站——齐齐哈尔(鹤城)的列车即将启程。他回望这座在暮色中亮起万家灯火的城市,灯火之下,是依然在为共和国输送血液的油田。
他翻开笔记本,在大庆篇章的最后一页,他画下了时代广场上嬉戏的孩童与远处抽油机的剪影,画下了那瓶小小的石油样本。
他写道:
“在大庆的最后一个黄昏,我坐在时代广场,终于读懂了这座城市的完整叙事。
它将最艰苦的创业史,沉淀为最平凡的日常;它将地下的黑色能量,转化为照亮生活的万家灯火。
‘铁人精神’从未远去,它已从战天斗地的呐喊,内化为这座城市默默前行、勇于转型的坚韧底色。
我带走的这瓶石油,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它提醒我,国家的脉动,曾如何在这片荒原上被强劲地唤醒,而生活的美好,又是如何建立在这样的奉献与基石之上。
再见,大庆。你这座建立在油脉上的城市,已将工业的磅薄与生活的温柔,一同刻入我的旅程。
前方,鹤城丹顶鹤的翩跹舞姿,正在等待。”
合上笔记本,楚凡踏上了列车。车轮滚动,大庆的灯火在身后渐次远去,如同散落在黑土地上的璀璨钻石。他的内心充满了收获的丰盈,也对工业文明与个体命运的交织,有了更为深刻和复杂的认识。旅程继续,他的故事,正随着铁轨的延伸,不断丰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徒步记录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