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帐之中,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在帐篷内肆意流淌,将徐骁、赵长陵和李义山三人严肃而坚毅的面容映照得格外清晰。那跳动的火苗,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不安地晃动着身姿。
桌上,一张巨大的西楚地形图铺展开来,上面山川河流、城池要塞皆清晰可见,仿佛是一部无声的史书,静静等待着三人去解读。徐骁微微俯身,手指顺着地图上蜿蜒的河流缓缓移动,目光紧紧追随,似乎要将每一处细节都刻入脑海。赵长陵则双手抱臂,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偶尔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似是在思索着某个关键的节点。李义山时而凑近地图,仔细端详着某一片区域,时而又退后几步,从整体上审视着战略布局。
三人时而俯身仔细查看地图上的每一处沟壑、每一座山峰,时而围坐在一起低声探讨。徐骁皱着眉头,率先开口:“西楚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此次攻打,我们需先摸清其兵力部署和防御薄弱之处。”
赵长陵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不错,而且西楚有着强悍的重甲大戟士,我们需做好充分准备。”
李义山轻轻抚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可先派探子潜入西楚,获取详细情报,同时,制定多套作战方案,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都被反复斟酌,三人各抒己见,争论声、分析声在军帐内交织回荡。
时间在紧张的商议中悄然流逝,直到第三天的晨曦透过军帐的缝隙,如金色的丝线般洒了进来,三人才从漫长的商议中缓缓抬起头来。连续三日的日夜奋战,让他们的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疲惫之下,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笃定与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前方闪耀。
随后,三人迈着沉稳的步伐,再次从军帐中走了出来。此时,军营中已有不少将士开始了一天的操练。操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如滚滚雷声般回荡在空气中。将士们身姿矫健,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
在三人共进早餐时,气氛依旧紧张而严肃。徐骁边吃边与赵长陵、李义山交流着一些尚未确定的想法。他眉头紧锁,说道:“此次攻打西楚,粮草运输是一大难题,我们必须确保粮草供应的稳定。”
赵长陵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可增派精锐部队护送粮草,同时,在沿途设立多个粮草储备点,以防万一。”
李义山也点头表示赞同:“还需密切关注西楚军队的动向,防止他们截断我们的粮草线。”三人不时点头,不时又提出新的疑问,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一顿早餐吃得并不轻松。
早餐过后,徐骁神色一凛,大步走向校场中央的高台。他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势。那坚毅的面容,仿佛是用钢铁铸就而成,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徐骁站在高台上,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将士们,然后高声说道:“徐家军的将士们,今天我徐骁要宣布一个重要事情。”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在军营中回荡开来,瞬间吸引了所有将士的目光。众人的眼神中满是期待,纷纷挺直了腰板,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徐骁身上,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神圣的使命降临。
在众人的期待中,徐骁朗声说道:“十日之后,我徐家军攻打西楚,将士们愿意跟随我徐骁吗?”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与力量,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能够点燃每一个人心中的热血。那声音,如同战鼓一般,在将士们的心中敲响,激发起他们无尽的斗志。
众将士齐声喝道:“我等愿意追随将军,保家卫国,统一中原!”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云霄,展现出徐家军无比的忠诚与决心。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每一个人都做好了为国家和将军赴汤蹈火的准备。那整齐的呐喊声,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震撼着整个军营。
徐骁示意众人安静后,接着说:“那好!这十日内,烦请各位检查武器设备,确保在战场上万无一失。十日后就是我徐家军开赴西楚战场之日。”他的语气沉稳而有力,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将士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兴奋与期待。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看到了胜利的旗帜在敌方的城墙上高高飘扬。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徐骁走了下来。此时,赵长陵走上前去,为众将士讲述一些细节。他条理清晰地将作战计划、行军路线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说明。他的声音沉稳而平和,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为将士们传授着知识和经验。将士们认真地聆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重要的信息。
之后,徐骁便回到徐府。他的脚步略显匆匆,心中既牵挂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又对家中的妻子吴素充满了思念。他走进内室,看到吴素正坐在桌前,似乎在等待着他。吴素看到徐骁回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眼中满是关切。她轻轻接过徐骁手中的披风,温柔地说道:“夫君,这几日辛苦了。”
徐骁轻轻握住吴素的手,坐在她身旁,将攻打西楚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她。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战斗的坚定决心,也有对吴素的不舍与牵挂。吴素静静地听着,眼神中虽有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对徐骁的支持与理解。她轻轻靠在徐骁的肩上,说道:“夫君,你放心去战斗吧,我会在家中等你凯旋归来。”
她知道,徐骁有着自己的使命和抱负,作为他的妻子,她能做的就是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为他守护好这个家。那一夜,两人相拥而眠,享受着这短暂而珍贵的时光,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第二日,天还未亮,夜空中还闪烁着几颗稀疏的星星。徐骁便轻轻起身,生怕惊扰了吴素。他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行装,每拿一件物品,都仿佛是在与这个家做着最后的告别。最后,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吴素,亲吻了一下吴素的额头,那温柔的举动中饱含着无尽的不舍与眷恋。然后,他毅然转身,离开了徐府,回到军中。
回到军中后,徐骁立刻召集赵长陵和李义山,根据之前商量的策略,进一步分析攻打西楚的前期形势。他们围坐在地图前,神情严肃。徐骁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说道:“此战必是惨烈,如果过不了景河,那么徐家军的战略就会付之一炬,最坏的结果就是遭遇西楚和离阳共同的诛杀。因此只有通过景河的选择,才能够真正地攻入西楚境界。”
赵长陵和李义山也纷纷点头,他们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容不得有丝毫的差错。他们开始仔细研究景河的地形,分析西楚大戟士的作战特点,试图找到突破防线的最佳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骁日夜操劳,与将领们一起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反复推演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敌军的增援路线到天气的变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徐骁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无数将士的生命,关系到这场战争的胜负。
他常常在深夜还在军帐中思考,烛火映照着他疲惫却又坚毅的面容。在他的带领下,徐家军上下一心,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那一声令下,便奔赴战场,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十日后,晨曦初照,温暖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是大自然为即将出征的勇士们披上的荣耀战衣。徐骁身姿挺拔,威风凛凛地立于阵前,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整齐排列的徐家军,而后大手一挥,率领着约三十七万(黑甲铁骑约二十万、大雪龙骑士一万、重甲步兵十六万和数千名特种部队)的徐家军,浩浩荡荡地开赴西楚。
那场面壮观无比,三十七万的黑甲铁骑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奔腾向前,马蹄声如雷鸣般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万大雪龙骑士身姿矫健,他们身着白色战甲,骑着毛色如雪的骏马,如同白色的闪电,在队伍中灵活穿梭,所到之处,引得众人侧目。
十六万重甲步兵步伐整齐,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他们如同坚固的城墙,缓缓推进,给人以无比的压迫感。数千名特种部队则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利刃,他们身着轻便装备,眼神锐利,时刻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一路上,徐家军士气高昂,所向披靡。遇到西楚的小股部队,黑甲铁骑如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瞬间将其冲散,敌军在他们的铁蹄下纷纷溃逃。大雪龙骑士则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敌阵,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勇猛的战斗技巧,斩杀敌军首领,让敌军顿时群龙无首。
重甲步兵则稳扎稳打,他们紧密排列,用盾牌和长枪组成一道道防线,一步步压缩敌军的生存空间,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西楚的军队在徐家军的强大攻势下,纷纷溃败,四处逃窜,仿佛一群无头苍蝇。
历经一月有余的长途跋涉,徐家军终于来到距离景河五十里处。此时,徐骁命令全军休整。将士们纷纷下马,解下身上沉重的装备,有的坐在地上补充水分和食物,有的则互相帮忙处理伤口。战马也得到了片刻的喘息,它们低头吃着地上鲜嫩的青草,不时甩动着尾巴驱赶蚊虫。
徐骁则和李义山、赵长陵来到一处高地,继续优化作战细节。他们再次仔细研究景河的地形图,只见地图上河流蜿蜒曲折,两岸地势险要。徐骁眉头紧锁,说道:“景河易守难攻,西楚主力大戟士又在此严阵以待,我们需谨慎谋划。”
李义山微微点头,指着地图上的一处说道:“将军,此处或许可作突破点,我们可利用地形,出其不意。”
赵长陵也补充道:“还需考虑到敌军的增援路线,防止他们内外夹击。”
三人反复商讨,分析西楚大戟士的作战特点。考虑到景河的西楚主力基本是大戟士,徐骁同赵长陵和李义山商量后,决定由褚禄山率领数万的轻装铁骑做主力,搭配燕文鸾部重甲步兵协同作战。
褚禄山,身材魁梧,力大无穷,骑术精湛,且作战勇猛无比,是徐家军中的一员猛将。他听到徐骁的命令后,拍着胸脯,声音洪亮地保证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定将那西楚大戟士打得落花流水!”
燕文鸾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沉稳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将军,我等定全力配合褚将军,攻克景河。”
西楚的大戟士,一直以来都是战场上的主宰者。他们穿着厚重的铠甲,那铠甲由精钢打造而成,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如同移动的堡垒,让人望而生畏。他们手持长戟,长戟的戟头锋利无比,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光芒。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次踏步,都仿佛在敲响战鼓,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西楚人民对他们寄予厚望,视他们为国家的屏障,坚信他们能够抵御一切外敌的侵犯。在西楚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大戟士的赞美之词。孩子们以大戟士为榜样,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第二日拂晓,天色还未完全亮透,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给整个战场增添了一丝神秘和紧张的氛围。在徐骁的命令下,燕文鸾部十六万的重甲步兵与褚禄山部的数万轻骑兵便开始进攻。
燕文鸾一声令下,重甲步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景河推进。他们的盾牌紧密相连,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如同铜墙铁壁一般。褚禄山则率领轻骑兵在两侧策应,他们如同敏捷的猎豹,眼神中透露出凶狠和果敢,时刻准备着发起攻击。
当徐家军接近景河时,西楚的大戟士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站在河对岸,眼神中透露出不屑与傲慢,仿佛在嘲笑徐家军的不自量力。随着一声令下,西楚大戟士如潮水般涌了过来。他们挥舞着长戟,发出震天的吼声,那气势仿佛要将徐家军吞噬。
景河之战的第一次战役就此拉开帷幕。褚禄山一马当先,率领轻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他的手中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如同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所到之处,西楚士兵纷纷倒下。
然而,西楚大戟士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凭借着厚重的铠甲和锋利的长戟,与徐家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们组成紧密的方阵,互相配合,将长戟挥舞得密不透风,让徐家军难以靠近。
燕文鸾指挥着重甲步兵,用盾牌抵挡着西楚大戟士的攻击,同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他们的长枪不时地从盾牌的缝隙中刺出,给西楚士兵造成了一定的杀伤。但西楚大戟士反应迅速,他们用长戟将长枪拨开,继续发起猛烈的攻击。
在西楚重甲大戟士的顽强抵抗下,徐家军与西楚的第一场战役持续了十天。这十天里,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将士倒下,鲜血染红了景河的水,河水仿佛都带着一股血腥味。
徐家军的将士们虽然英勇善战,但西楚大戟士的防御实在太过坚固。他们的长戟挥舞起来,形成了一道道密不透风的防线,让徐家军难以突破。徐骁站在远处的高地上,看着战场上的局势,眉头紧锁,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这样僵持下去对徐家军不利,必须尽快找到突破的方法。
在这十天里,徐骁日夜守在指挥部,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动态。他与赵长陵、李义山不断地分析战况,调整作战策略。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从正面强攻到侧面迂回,但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每一次进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收获甚微。
将士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但他们没有退缩,依然坚定地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统一中原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褚禄山在这十天里,几乎没有合过眼。他带领着轻骑兵不断地发起冲锋,试图打破西楚大戟士的防线。但每一次冲锋,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身上也多处受伤,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战胜敌人。
燕文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指挥着重甲步兵,既要抵挡西楚大戟士的攻击,又要寻找反击的机会。他的嗓子喊哑了,身体也疲惫不堪,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
西楚的大戟士们虽然占据了上风,但他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长时间的战斗让他们疲惫不堪,物资也逐渐匮乏。但他们依然坚信自己能够守住景河,保卫西楚的领土。
在这十天的战斗中,最强的攻和最强的防在离阳和西楚边境开展着。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成了小溪,那惨烈的景象让人不忍直视。
然而,徐骁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他继续与赵长陵、李义山商讨对策,寻找西楚大戟士的弱点。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的方法,打破这僵局,带领徐家军走向胜利,实现统一中原的伟大目标。
在持续十天的第一次战役后,徐骁命令士兵们休整两日后再继续攻击。军帐中,徐骁看着地图上景河的地形,眉头紧锁,他看到西楚的大戟士果真是固若金汤,才明白西楚能够立足于战乱的春秋中。
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徐骁和赵长陵、李义山商量后,决定利用西楚大戟士的笨重的特性,发挥徐家军骑兵灵活的优势。徐家军的骑兵如同疾风一般,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他们手中的长枪如同死神的镰刀,每一次挥舞都带走数条生命。在这样的战术面前,重甲步兵不再是战场上的霸主,而是成了固守的炮灰。
西楚大戟士每个人奋力抵抗,试图用他们的勇猛和坚韧来逆转战局。但徐家军如同一台精密运作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部分都运作得无比协调。在徐骁的指挥下,徐家军的骑兵和步兵相互配合,完美执行每一个战术。而西楚大戟士,即使拥有无比坚韧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也无法逃脱被围困、被消耗、最终被击败的命运。
景河之战的第二次战役,持续了一个月。在褚禄山带领的轻骑兵不断的冲击下和燕文鸾的重甲步兵的攻击下,西楚的大戟士占不到一点便宜。他们被徐家军分割包围,逐渐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权。最终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西楚的大戟士几乎折损了一半,景河防线岌岌可危。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着徐骁及徐家军的方面倾斜……
————————————————
正所谓:
徐骁挥师向西楚,铁骑奔腾尘土舞。
过关斩将势如虎,一路摧枯拉朽途。
直抵景河风云怒,十二戟士严阵堵。
重甲如山气盖殊,长戟耀日寒光吐。
徐骁令下谋略出,禄山轻骑似飞鹄。
文鸾步卒坚如筑,两军配合战阵铺。
初战旬日硝烟苦,大戟顽强难攻取。
再战月余血满湖,西楚兵疲损无数。
(本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