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国
夜晚,皇宫内
月挂中天,银色的光辉洒满整个皇宫,为这庄严之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此时,一名身着夜行衣的影卫悄然出现在皇上的寝宫前,他单膝跪地,双手紧握着一封密信,声音低沉而有力:“皇上,微臣有要事禀报。关于二皇子遇刺一案,微臣已全力追查,但所有证据似乎都指向了大皇子身边的谋士。”
皇上闻言,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威严与深邃。他接过密信,仔细浏览了一遍,脸色愈发凝重。然而,片刻之后,他竟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开口:“罢了,此事到此为止。传令下去,让影卫们停止追查。”
影卫闻言,心中虽有疑惑,却不敢多问,只能低头领命:“遵旨。”
皇上望着影卫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皇宫之中,权力斗争从未停歇,而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深远。他默默在心里说道:“给大皇子一个机会吧,希望他能够明白朕的苦心。”
随后,皇上站起身来,龙袍随风轻轻摆动,他沉声道:“摆驾,去崔贵妃的宫殿。”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崔贵妃的寝宫。崔贵妃早已得到通报,此时正端庄地坐在宫门前等候。见皇上驾到,她连忙起身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皇上步入寝宫,坐定之后,目光如炬地看向崔贵妃。崔贵妃心中一紧,揣测着皇上的来意。片刻的沉默后,皇上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崔贵妃,你可知道朕为何深夜来此?”
崔贵妃心中虽惊,面上却仍保持着镇定:“臣妾愚钝,还请皇上明示。”
皇上轻轻一笑,眼神中却无半点笑意:“你当真不知?那朕就提醒你一句,大皇子。”
崔贵妃闻言,心中顿时明了。她低下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臣妾明白皇上的意思。臣妾定会时刻提醒大皇子,让他谨言慎行,不负皇上厚望。”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语气淡淡道:“你明白就好。这皇宫之中,风起云涌,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大皇子身为皇子,更应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
崔贵妃连连点头,神色间满是恭顺:“臣妾定当铭记在心,时刻提醒大皇子。”
皇上见状,微微颔首,随即站起身来:“好了,时候不早了,朕也该回宫了。你且好自为之吧。”
说完,皇上转身离去,留下一抹威严的背影。崔贵妃望着皇上离去的方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及时明白了皇上的敲打之意。她知道,从此以后,她和大皇子在皇宫中的每一步都将更加谨慎小心。
皇上刚准备踏出殿门,又缓缓转过身来,目光落在崔贵妃身上,语气虽平和,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虽给了大皇子机会,但这机会只有一次。若日后他再做出什么越矩之事,朕可不会再心慈手软。”
崔贵妃身子一凛,立刻屈膝跪地,声音带着惶恐与诚恳:“皇上圣明,臣妾定会让大皇子恪守本分,不敢再有半分差池。大皇子自幼便崇敬皇上,定是受了小人蛊惑才险些犯下大错,还望皇上看在他年幼无知的份上,多担待几分。”
皇上负手踱步,神情严肃:“他崇敬朕?朕倒希望如此。可这宫廷之中,人心难测,利益纠葛不断。朕不希望他被权势蒙蔽了双眼,忘了自己的身份和本分。”
崔贵妃额头轻触地面,声音带着一丝急切:“皇上,大皇子一直将您的教诲铭记于心。此次的事情,他定会好好反思,向皇上请罪。还请皇上能给大皇子一些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忠心。”
皇上停下脚步,目光凝视着崔贵妃:“朕自然是希望他能浪子回头。你作为他的生母,要时刻教导他。这宫廷之中,亲情、权力交织,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朕不希望看到骨肉相残的悲剧发生。”
崔贵妃连连磕头:“皇上放心,臣妾定会严加教导。臣妾也深知,只有皇上圣明,才能保我大皇子平安顺遂。大皇子定会以皇上为榜样,日后为皇上分忧解难。”
皇上微微叹气:“但愿如此吧。朕会密切关注大皇子的一举一动。若他能改过自新,朕定不会亏待他;若他依旧执迷不悟,那朕也只能按律处置。”
崔贵妃惶恐不已,额头已微微泛红:“皇上宽宏大量,臣妾感激不尽。大皇子若不知感恩,便是畜生不如。臣妾在此向皇上保证,定会让大皇子洗心革面。”
皇上点点头,语重心长道:“你明白就好。回去好好教导大皇子,让他早日摒弃杂念。朕也希望这皇宫能够太平一些。”说罢,皇上这才转身,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离开了崔贵妃的宫殿。
崔贵妃长舒一口气,待皇上的身影完全消失后,才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却满是忧虑。她深知,接下来的日子,要时刻盯着大皇子,稍有疏忽,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崔贵妃心想,皇后是否知晓这其中的秘密呢?大皇子请人刺杀二皇子的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她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试探一下皇后的口风,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局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公主和亲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