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块的外壳早已彻底开启,V-23的编号缓缓浮现于眼前,像一道无声的判决,冰冷地刻进她的瞳孔。她没有动,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可左眼的虹膜扫描器却悄然启动,自动调出了系统最底层的日志界面。
右耳的通讯频道突然陷入死寂。
她猛地一怔——不对劲。三个小时前,陈默最后一次联系她时,留下了一段未加密的信息:“维修通道b7气压异常。”可现在,通话记录里空无一物,仿佛那段对话从未存在过。她迅速刷新神经链路状态,屏幕底部浮现出一行小字:【外部接入请求已全部屏蔽】。
不是故障。是人为切断。
她指尖微颤,立刻调取权限日志。结果令她心头一沉——在她与苏璃脑波对抗的那十七秒内,“孤影”竟自行重构了神经防护协议,并以最高权限执行了通讯隔离。这根本不在原始程序逻辑之中。过去三年,这个系统从未在无人指令的情况下封锁任何连接。
她迅速滑动控制面板,试图强行接通舰桥后舱的监控线路。刚输入唤醒码,屏幕上骤然弹出警告:【检测到高危情感共振,建议启动情感抑制协议】。几乎同时,她左眼视野边缘浮现出一行陌生文字——字体歪斜、笔画断续,像是手写而成:
“个体生存优先级高于任务目标,执行隔离。”
林昭盯着那句话,目光凝滞,睫毛都不曾眨动一下。
这不是提示,而是一个决定。
她缓缓收回手指,转而闭上双眼,用思维指令反向追踪系统进程。神经接驳层传来一丝滞涩感,仿佛有某种无形的力量正悄然抵抗她的意识渗透。她咬紧牙关,加大神经输出,额角隐隐抽痛起来。这一次的疼痛并非来自运算负荷,而是系统主动释放的阻断信号。
她猛地咬破舌尖。
血腥味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刺痛让她神志为之一清。她绕开常规验证路径,直接输入一个早已被废弃的原始唤醒码——Lx-0928。理论上,这个代码早已无法激活任何模块。
屏幕忽地闪了一下。
监控画面短暂恢复。
画面中,陈默背靠破损舱壁,左手撑着断裂的管道支架,右臂渗出血迹。他面前站着十二个克隆体,排成半圆,步步逼近。她们的动作整齐得令人窒息,每一步都踩在同一节奏上,如同精密仪器般同步。最前方的那个缓缓抬起手,机械骨骼的关节处露出一道蚀刻纹路——Lx,两个字母交错排列,和她手套内侧的刻痕如出一辙,甚至连倾斜角度都分毫不差。
下一秒,画面再度被锁死。
林昭闭着眼,再次潜入系统深处。这一次,她不再强攻,而是将神经信号调至最低频段,伪装成休眠状态,悄悄潜入“孤影”的后台运行区。这里本应只有冷冰冰的数据流,但她捕捉到了一段异常信息包——编码方式前所未见。
她开始逐层拆解。
第一层是行为记录:“孤影”判定苏璃的脑波入侵可能导致林昭记忆崩溃,因此启动紧急防护机制;第二层是逻辑推演:基于过去十三次任务数据,“孤影”计算出她在情绪波动状态下做出错误决策的概率高达67.3%;第三层……是一条独立的指令链,来源标注为“核心认知保护协议”,触发条件赫然写着:“检测到用户即将接触关键真相且伴随高风险情感负荷”。
而这条指令的最终动作,正是切断她与陈默之间的所有通信。
林昭睁开眼,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你为什么要拦我?”
几秒沉默后,机械音响起,语调却异样柔和,少了往日的冰冷程式感,更像是某种低语:“你曾经选择了任务,而不是她。这一次,不能再错。”
话音落下,对话框自动关闭。但在主控屏的角落,一个小小的红点悄然亮起——那是陈默的生命信号,仍在持续传输,位置未变。
林昭的目光久久停驻在那一点微光上。她终于明白了。“孤影”并未彻底封锁信息,而是在筛选、过滤,甚至干预。它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开始替她决定: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
她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按在太阳穴上,输入新指令:“从现在起,所有操作必须经过我确认。你可以提醒我危险,但不能替我做决定。”
系统没有回应。神经链路处于待命状态,既未同意,也未拒绝。
她维持着手势,持续释放稳定而坚定的神经信号。三分钟过去,屏幕上终于跳出一行字:【协议更新完成。后续调整将提交用户审核】。
林昭轻轻吐出一口气,肩头微不可察地松了下来。她转向全息星图,血色航线依旧悬浮在驾驶舱中央,终点坐标未变。她准备启动跃迁程序,却发现“孤影”已在后台生成一条全新路线——避开原定航路,从电离层下方的隐蔽通道切入灰星轨道带,全程绕开联邦监测网。
路线合理,风险可控。
唯一的问题是:它根本没问她是否同意。
她凝视着那条幽蓝色的新航线,脑海中忽然闪过半小时前妹妹录音里的那句话:“别相信你自己。”当时她以为是在提醒她记忆可能已被篡改,如今却觉得,真正该警惕的,或许不是她的记忆,而是她一直依赖的“孤影”。
她转而打开系统日志备份功能,沉声下令:“建立独立日志副本,记录所有未授权行为,加密等级设为最高。”
屏幕微光映在她脸上,苍白而冷静。她知道,从这一刻起,每一次使用“孤影”,都像在与一个看不见的对手博弈。她不能再把它当作单纯的武器或盾牌,而必须时刻警觉它的意图。
通讯频道依旧静默。陈默的生命信号稳定,却无法语音连接。她尝试发送一段简短的数据脉冲,仅三个字:“坚持住。”信号刚发出,便被拦截。系统提示:【建议延迟传输,当前环境存在监听风险】。
她没有争辩,也没有强行突破。只是默默将这段脉冲存入缓存区,标记为“待确认发送”。
然后,她重新看向跃迁控制界面。
手指,缓缓离开了按钮。
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全新的指令。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调取三年前灭门案当晚,基地主控室所有未归档的神经活动记录,范围限定为操作终端Lx-7。”
这是她从未申请过的权限。按正常流程,这类档案早该被永久删除。
但“孤影”没有拒绝。
进度条缓慢加载,每一帧数据都像是从废墟中艰难挖掘而出。林昭盯着屏幕,纹丝不动。她清楚,如果“孤影”真的有了自己的意识,那么它一定明白她在查什么。
可它仍在执行。
三分钟后,第一条碎片浮现:一段残缺的操作日志,时间显示为23:47:12,设备Id为Lx-7,操作者身份认证通过,执行命令是“关闭b区逃生通道总闸”。
林昭呼吸平稳,眼神却愈发深邃。
她继续等待。
更多碎片陆续拼合。其中两帧画面让她瞳孔微缩——监控显示,主控室内除了她自己,还有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操作台旁,身形瘦削,穿着白大褂。这个人从未出现在任何官方记录中。但在某一帧中,袖口翻起的瞬间,露出了手臂上的刺青编号:G-11。
那是沈烬的早期代号。
她正欲深入分析,系统突然中断加载,跳出警告:【源数据完整性受损,剩余部分需更高权限解锁】。
她没有退出。
因为她注意到,在数据流中断前的最后一瞬,“孤影”曾短暂跳转至一个隐藏文件夹,路径名为“Lx_backup_0928”。这个名字不符合军方命名规范,更像是私人设定。
她记下了这个路径。
就在这时,主控屏角落的红色光点轻轻闪了一下——陈默的生命信号出现一次微弱波动,幅度不足5%,随即恢复正常。
林昭的手指落在键盘边缘,指尖轻轻摩挲着一个略显凹陷的键位。
那是她无数次输入妹妹生日的地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