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首页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逆焚天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奋斗在初唐讨逆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大国重坦奇门医圣在都市抗日之兵魂传说大唐第一少逍遥小憨婿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夏王朝:算是第一个正经朝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要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经的朝代,夏朝得算头一号。可这朝代的故事,说起来比胡同里大爷下象棋还玄乎——有人说它真真切切,甲骨卜辞里藏着蛛丝马迹;有人说它像雾像雨又像风,三皇五帝的传说掺了太多水分。但甭管怎么说,《史记·夏本纪》里把这段事儿写得有鼻子有眼,咱们就顺着太史公的笔,聊聊这位叫“禹”的开国大佬,看看他是怎么把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折腾成一个有模有样的王朝的。

禹这孩子,出身不算差,爹是鲧(gun),在尧手下当差。可他爹是个典型的“职场失败者”——尧在位时,天下大水漫灌,庄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跟水里的泥鳅似的东躲西藏。尧开会问:“谁能治这水?”大臣们一拍脑门:“鲧啊!这哥们儿行!”结果鲧一上手就掉链子,他搞的是“堵”字诀,哪里漏水堵哪里,跟补破袜子似的,最后水越堵越高,把自己堵进了死胡同。《夏本纪》里说他“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意思是折腾九年,水该泛滥还泛滥,一点成效没有。

舜接班后一看,这哪行?直接给鲧定了罪,“殛(ji)鲧于羽山”——把他流放到羽山,最后死在那儿。按说爹犯了错,儿子多少得受点牵连,可禹这小伙子不一般,干活踏实,为人靠谱,舜琢磨着:“要不,让他儿子试试?”

禹接到任务时,估计心里也打鼓——老爹刚栽在这事儿上,自己要是搞砸了,全家都得跟着吃瓜落。但他没抱怨,《夏本纪》说他“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可不是装样子,是真拼:白天顶着太阳跑工地,晚上蹲在泥地里画图纸,大腿上的肉都磨没了,手上脚上全是老茧。最有名的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据说有一次路过家门口,听见刚出生的儿子哭,他扒着门缝瞅了瞅,咬咬牙还是走了——不是心狠,是真没时间。

禹治水的招儿,跟他爹完全反着来。他不堵,改成“疏”:顺着地势挖河道,把洪水往大海里引。这活儿得懂地理,他就带着人翻山越岭,“左准绳,右规矩”,左边拿尺子量距离,右边用圆规画曲线,硬是把全国的山川河流摸了个门儿清。哪里该挖渠,哪里该筑坝,规划得明明白白。比如黄河流经龙门山,水流湍急老泛滥,他就带人把山劈开一道口子,让水顺顺当当流过去,这就是后来的“龙门”。

就这么干了十三年,水总算治住了。老百姓能回家种地了,粮食有了着落,大家对禹那是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事儿不光救了命,更重要的是把各地的部落拧到了一起——挖大河不是一个部落能搞定的,得协调人力、粮食、工具,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跨区域的协作体系。禹的威望,也就这么一点点攒起来了。

治水成功后,禹成了天下公认的“大腿”。舜一看这小伙子太能干了,干脆把大权交给他,让他“摄行天子之政”——代理天子处理国事。禹也不含糊,接手后干了三件大事,一步步把权力攥在了手里。

第一件是“定九州”。他把全国划成九个区域,就是后来常说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光划分还不算,他还给每个州规定了贡品:青州得缴海盐和丝绸,扬州要送象牙和竹子,豫州得拿美玉和粮食。这可不是简单的“收保护费”,是在确立一种秩序——各地承认禹的领导,用贡品表示服从。《夏本纪》里列了一大串贡品清单,什么“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兖州进贡漆和丝,用竹筐装着彩绸),“厥贡羽、毛、齿、革、金三品”(扬州进贡鸟羽、兽毛、象牙、皮革、金银铜),看得出来,当时的物资交流已经挺频繁了。

第二件是“会诸侯于涂山”。禹召集天下部落首领到涂山开会,名义上是总结治水经验,实际上是宣示权威。据说来的诸侯太多,“执玉帛者万国”——手里拿着玉器丝绸当见面礼的,有上万个部落。这场面,比现在的国际峰会还热闹。但有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不知道是摆架子还是路上耽搁了,开会迟到了。禹当场就把他斩了,《国语》里说“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一手杀鸡儆猴,把其他诸侯吓得够呛——原来这位治水英雄,狠起来也不含糊。

第三件是“铸九鼎”。禹把九州的山川、物产、鬼神图案都刻在九个大鼎上,每个鼎代表一个州。这九鼎可不是普通的青铜器,是权力的象征,相当于当时的“传国玉玺”。谁掌握了九鼎,谁就是天下的主人。后来周朝有句话叫“问鼎中原”,说的就是想抢这九鼎,谋夺天下。

干完这三件事,禹的地位基本稳了。舜去世后,大家一致拥戴禹当天子。禹即位后,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一带),夏朝就算正式开张了。不过那时候的“王朝”,跟后来的唐宋元明清不一样,更像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升级版,但总算有了“国家”的雏形。

禹当了天子,日子也没清闲多少。他跟舜一样,到处巡视,看看各地治理得怎么样。《夏本纪》说他“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巡查时去世了。

按说尧舜时代,天子选接班人讲究“禅让”,看谁贤能就传给谁。禹本来也想按规矩来,他看中了一个叫“益”的大臣。益这小伙子也挺能干,当年跟着禹一起治过水,立了不少功。禹死前,把权力交给益,让他代理天子之政。

可问题来了:禹的儿子“启”,不是个省油的灯。启从小跟着老爹见惯了大场面,身边早就聚拢了一帮支持者。禹治水的时候攒下的威望,无形中也成了启的资本——老百姓觉得“禹的儿子肯定差不了”。益代理了几年,发现自己根本镇不住场子,大家心里还是向着启。《夏本纪》里说“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意思是益跟着禹的时间短,没攒下足够的人气。

最后,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权力从益手里抢了过来。这一下,就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改成了“父死子继”,这便是我们高中课本中学的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这天,有个叫“有扈氏”的部落不服气,跳出来反对:“哪有这么干的?不合规矩!”启也不含糊,亲自带兵去打,在“甘”这个地方决战。出发前,启还发表了一篇战前演说,就是《尚书》里的《甘誓》,骂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不遵守天道,不服从政令),最后把有扈氏打服了。

从此以后,夏朝就成了“启家的公司”,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先河。《夏本纪》里记载了夏朝的世系:启之后是太康、中康、相、少康……一直到最后一个王“履癸”,也就是桀。

不过夏朝的日子,也不是一直顺顺当当。比如启的儿子太康,是个典型的“败家子”,天天打猎游玩,不理国事,结果被一个叫“后羿”(不是射太阳的那个,是东夷部落的首领)抢了王位,这就是“太康失国”。后来太康的后代“少康”卧薪尝胆,又把王位夺了回来,史称“少康中兴”。这些起起落落,《夏本纪》里写得挺简略,就像记流水账:“太康崩,弟中康立……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但字里行间能看出,这个“家族企业”想传下去,也得凭真本事,光靠老爹的名声可撑不了多久。

夏朝传了十四代,到了桀这儿,算是彻底玩脱了。桀这哥们儿,跟太康是一路货色,甚至更过分。《夏本纪》说他“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不爱惜百姓,就知道用武力欺负人,大家早就忍不了了。

据说桀长得人高马大,力气能拉动九头牛,本来是个当运动员的料,可惜生错了地方。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享乐上:修了个酒池,大得能在里面划船,喝醉了掉进去淹死的人不在少数;又找了个叫“妺喜”的美女,天天陪着她胡闹,为了让妺喜开心,把宫殿的丝绸撕成条(那时候丝绸比黄金还贵),听着撕绸子的声音取乐。

有大臣看不过去,劝他收敛点。有个叫“关龙逢”的大臣,拿着治国的典籍跟他讲道理,桀不耐烦了,直接把人杀了。《夏本纪》里说“桀杀关龙逢”,就这五个字,把桀的暴虐写得明明白白。这下没人敢劝了,大家都在心里盼着:赶紧来个人把这暴君给换了吧!

这时候,东边的商部落崛起了。商的首领叫“成汤”,是个有脑子有手段的人。他知道夏朝气数已尽,就开始暗中积蓄力量。成汤特别会拉拢人心,有一次他看见有人在野外打猎,张开大网说“天下的鸟都进来吧”,成汤赶紧让人把网撤了三面,说“想往左飞的往左飞,想往右飞的往右飞,实在不想活的再进网”。这事儿一传出去,大家都说“成汤太仁义了,连鸟都不忍心赶尽杀绝”(《夏本纪》载“汤德至矣,及禽兽”)。

成汤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带兵讨伐桀。双方在鸣条打了一仗,夏军的士兵早就不想替桀卖命了,打着打着就跑了一半。桀一看大势已去,带着妺喜逃到南巢(今安徽巢湖一带),最后死在那儿。《夏本纪》里说“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放”就是流放,相当于体面点的死刑。

就这样,夏朝从禹治水起家,到桀作死亡国,传了四百多年,算是画上了句号。商汤取而代之,建立了商朝。

聊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夏朝到底真的存在吗?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发现像甲骨文那样明确记载夏朝的文字,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虽然年代和夏朝对上了,可也没出土写着“夏”字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史记·夏本纪》里的故事,早就刻进了中国人的历史记忆里。禹治水的坚韧,启夺权的果断,桀亡国的教训,这些故事里藏着的,其实是古人对“治国”和“为人”的思考——靠谱的领导得干实事(禹),光靠祖宗的名声不行(太康),作威作福迟早翻车(桀)。

太史公写《夏本纪》的时候,距离夏朝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就像我们现在写明朝的事儿一样。他肯定也参考了不少前人的记载,字里行间难免有传说的影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这些故事里,读出历史的温度。毕竟,历史不只是冰冷的年代和事件,更是一代代人用经验和教训,写给后人的“说明书”。

参考《史记·夏本纪》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九流闲人阴阳诡探尹素婳莫君夜剑控天下一代天骄圣祖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我的老婆是双胞胎王婿叶凡惊涛骇浪都市之上门神医重生六零幸福攻略暗黑破坏神之毁灭武炼阴阳危险激情:总裁的VIP情人亿万暖婚之夫人甜又拽官术捡个杀手做老婆我们是兄弟掠夺诸天万界
经典收藏江河百川你呀就缺一味药金融帝国之宋归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穿越我是胡亥大宋泼皮许愿穿古:续命行医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崇祯本纪布衣首辅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嫡女归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大清挖坑人诸国志锦衣血诏
最近更新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再续蜀汉的浪漫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风起荆南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汉阙惊澜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红楼新君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