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首页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锦绣皇后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穿越医女嫁贤夫大国重工极品小侯爷极品贴身家丁奉系江山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大国重坦资本大唐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章 耿精忠:一叛清廷一附明,何至血溅法场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辽东世将起烽烟,一叛清廷一附明。

反复终成阶下客,荣华落尽梦难圆。

金阶曾沐皇家宠,铁槛空留罪臣怜。

若守初心安爵位,何至血溅法场前?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的锣鼓声震得山海关都在颤,辽东耿家的府邸里,刚出生的耿精忠正被奶娘抱在怀里。他爹耿继茂看着这粉雕玉琢的娃,摸着下巴琢磨:“咱耿家从爷爷耿仲明起就跟着大清干,到我这代封了靖南王,这小子将来得把家业守住,可别出啥岔子。”可耿继茂没料到,几十年后,他这宝贝儿子不仅没守住家业,反而把耿家折腾得满门抄斩,自己也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活成了康熙朝“三藩之乱”里最典型的“反复无常第一人”。

耿精忠的起点,比明末那些苦哈哈的起义军高到天上去了。他家是实打实的“将门世家”,爷爷耿仲明早年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后来被封为靖南王;爹耿继茂子承父业,继续当靖南王,还奉命镇守福建,手里握着兵权,在当地说一不二。用现在的话说,耿精忠就是“官N代+富二代”,刚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小时候的耿精忠,那叫一个风光。别的小孩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穿着绫罗绸缎,跟着名师读书习武;别的小孩还在为一顿饱饭发愁的时候,他已经能使唤上百个仆人,出门前呼后拥。耿精忠脑子灵光,读书过目不忘,习武也有模有样,爹耿继茂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觉得这儿子将来肯定能成大器,把耿家的爵位发扬光大。

不过,耿精忠也有个毛病——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出身将门,比谁都厉害,谁都得让着他。在福建的时候,他经常带着家丁在街上闲逛,看到不顺眼的人,就让人上去揍一顿;看到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店家的还是老百姓的,直接抢过来就走。当地的官员知道他是靖南王的儿子,谁敢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

公元1671年,耿继茂去世,耿精忠顺理成章地继承了靖南王的爵位,这一年他才27岁。刚当上靖南王的耿精忠,更是飘得没边了。他在福建大兴土木,扩建王府,把王府修得比皇宫还气派;他还效仿皇帝,选了不少美女充实后宫,每天花天酒地,日子过得比康熙皇帝还滋润。《清史稿·耿精忠传》里记载:“精忠袭爵,益骄纵,擅署官吏,苛派百姓,福建大扰。”意思是说,耿精忠继承爵位后,更加骄横放纵,擅自任命官员,对老百姓苛捐杂税,把福建搞得鸡犬不宁。

这时候的耿精忠,虽然骄横,但还没敢跟朝廷叫板。毕竟清朝刚统一全国没多久,康熙皇帝虽然年轻,但手里有重兵,耿精忠知道,真要是跟朝廷翻脸,自己未必能占到便宜。可他没想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向他袭来——平西王吴三桂,要反了!

康熙皇帝继位后,看着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三个藩王,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三个藩王手里握着重兵,占据着云南、广东、福建三个大省,不仅不听朝廷号令,还每年要朝廷拨大量的军饷,简直就是三个“国中之国”。康熙皇帝觉得,这三藩不除,早晚是个大麻烦,于是在公元1673年,下令“撤藩”——让三个藩王交出兵权,搬到京城去住。

撤藩令一下,吴三桂第一个不愿意了。他在云南经营了十几年,早就把云南当成了自己的地盘,怎么可能轻易交出去?于是,吴三桂在云南竖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宣布造反。尚可喜倒是愿意撤藩,可他儿子尚之信不愿意,软禁了尚可喜,也跟着吴三桂反了。

这下轮到耿精忠犯难了。他要是不反,吴三桂肯定会来打他,尚可喜也会跟他翻脸;他要是反了,又怕打不过朝廷,到时候耿家就全完了。就在耿精忠犹豫不决的时候,吴三桂派人来了。来的人是吴三桂的亲信,给耿精忠带了一封亲笔信,信里说:“咱们都是明朝的旧臣,现在清朝无道,咱们应该联合起来,反清复明,恢复汉人江山。你要是跟我一起反,将来成功了,福建还是你的,我还能保你当更大的官。”

耿精忠看着信,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觉得,吴三桂手里有十几万大军,尚可喜也反了,自己再反,三个藩王联手,肯定能打败朝廷。到时候,自己不仅能保住福建,还能扩大地盘,说不定还能当个皇帝。于是,耿精忠一咬牙,决定跟着吴三桂反了。

公元1674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竖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宣布造反。他还仿照明朝的制度,任命了文武官员,封自己为“总统兵马大将军”,然后率领大军,从福建出发,向浙江、江西等地进攻。耿精忠的军队一开始打得很顺利,清军没想到耿精忠会突然造反,毫无防备,浙江的温州、台州,江西的建昌、饶州等地,很快就被耿精忠的军队占领了。

耿精忠见自己打了胜仗,更加得意忘形。他在福建下令,凡是清朝的官员,要么投降,要么被杀;凡是老百姓,都要剪掉辫子,恢复明朝的服饰。他还派人去联系台湾的郑经,想让郑经也来帮忙反清。郑经倒是来了,可他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抢地盘的——郑经趁着耿精忠跟清军打仗,占领了福建的漳州、泉州等地,气得耿精忠直骂娘。

耿精忠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康熙皇帝就派大军来镇压了。康熙皇帝任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领大军,从浙江出发,进攻耿精忠的军队。杰书是清朝的宗室亲王,很有军事才能,他率领的清军,装备精良,纪律严明,跟耿精忠那些只会欺负老百姓的军队完全不一样。

耿精忠的军队一开始还能跟清军打打,可没过多久,就开始节节败退。首先,耿精忠的军队缺乏统一指挥,将领们各自为战,有的将领还贪生怕死,遇到清军就逃跑;其次,耿精忠对老百姓苛捐杂税,老百姓早就恨透了他,纷纷起来反抗,给清军当向导,提供情报;最后,吴三桂和郑经不仅不帮忙,反而还拖耿精忠的后腿——吴三桂忙着在云南、贵州扩充地盘,根本不管耿精忠;郑经则在福建抢地盘,跟耿精忠打了起来。

公元1675年,清军攻克了浙江的温州、台州等地,逼近福建。耿精忠见势不妙,赶紧派人去跟吴三桂求援,可吴三桂根本不搭理他。耿精忠又派人去跟郑经谈判,想让郑经撤军,可郑经不仅不撤军,反而提出要耿精忠把漳州、泉州等地让给他,否则就继续跟他打。耿精忠没办法,只能答应郑经的条件,把漳州、泉州让给了郑经,这才暂时稳住了郑经。

可这并没有改变耿精忠的处境。公元1676年,杰书率领清军,攻克了福建的衢州、建宁等地,直逼福州。耿精忠的军队伤亡惨重,有的将领投降了清军,有的将领逃跑了,耿精忠手里已经没多少兵了。耿精忠看着城外的清军,心里慌了——他知道,再打下去,自己肯定会被清军活捉,到时候下场肯定很惨。

就在耿精忠走投无路的时候,杰书派人来劝降了。杰书给耿精忠带了一封信,信里说:“你本来是清朝的靖南王,是被吴三桂胁迫才造反的。现在只要你投降,皇上可以饶你一命,还能保留你的爵位。要是你不投降,等清军攻破福州,你和你的家人就全完了。”

耿精忠看着信,心里纠结得很。他想投降,可又怕康熙皇帝说话不算数,到时候还是会杀了他;他想继续抵抗,可手里又没兵,根本打不过清军。最后,耿精忠还是选择了投降——他觉得,只要能保住性命,以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公元1676年十月,耿精忠打开福州城门,向杰书投降。杰书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没有杀耿精忠,而是把他押送到了北京,听候康熙皇帝发落。耿精忠以为自己捡回了一条命,可他没想到,这只是他噩梦的开始。

耿精忠被押送到北京后,康熙皇帝并没有立刻杀他,而是把他关了起来。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当时吴三桂还在造反,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还在抵抗,康熙皇帝想利用耿精忠,来招降其他的叛军将领。

可耿精忠并没有老实待着,他在监狱里还不安分,跟其他的叛军俘虏密谋,想趁机逃跑,然后再去投靠吴三桂。结果,他们的密谋被监狱的看守发现了,报告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得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耿精忠反复无常,根本不值得信任,留着他就是个隐患。

公元1680年,吴三桂的叛军被清军平定,尚之信也被处死,清朝的统治彻底稳定了下来。这时候,康熙皇帝觉得,该收拾耿精忠了。康熙皇帝下令,把耿精忠从监狱里提出来,交给刑部审讯。刑部经过审讯,认定耿精忠犯了“谋反罪”,判处他凌迟处死,他的家人也被判处死刑。

公元1682年正月,耿精忠被押到了北京的西市刑场。刑场上挤满了人,有来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有清朝的官员。耿精忠穿着囚服,头发散乱,脸色苍白,再也没有了当年靖南王的威风。他看着围观的老百姓,心里充满了恐惧,不停地向清朝的官员求饶,可官员们根本不理他。

行刑前,刑部的官员宣读了耿精忠的罪状:“耿精忠身为清朝的靖南王,受朝廷厚恩,却不思报效,反而勾结吴三桂、尚之信等人,起兵谋反,残害百姓,罪大恶极,应凌迟处死,其家人应处斩。”

宣读完毕后,刽子手拿着刀,开始一刀一刀地割耿精忠身上的肉。耿精忠疼得大喊大叫,不停地求饶,可没人理会他。老百姓看着耿精忠的惨状,没有一个同情他的——他们都记得,耿精忠造反的时候,对老百姓苛捐杂税,残害百姓,现在他落得这个下场,都是他罪有应得。

就这样,耿精忠在痛苦中被折磨了整整一天,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家人也被押到了刑场,全部被处死。曾经风光无限的靖南王耿家,就这样彻底覆灭了。《清史稿·耿精忠传》里记载:“康熙二十一年,精忠伏诛,籍其家,子孙悉戍边。”意思是说,康熙二十一年,耿精忠被处死,他的家产被没收,子孙都被发配到边疆当兵。

耿精忠的一生,是反复无常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出身将门,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当他的靖南王,享受荣华富贵,可他却因为贪婪和野心,跟着吴三桂造反,最后落得个凌迟处死、满门抄斩的下场。

历史学家在评价耿精忠的时候,大多认为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叛将”。他本来是清朝的官员,受朝廷厚恩,却不思报效,反而起兵谋反,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在造反过程中,对老百姓苛捐杂税,残害百姓,失去了民心;他还被吴三桂和郑经坑害,导致战局逆转,最后只能投降。投降后,他还不安分,想趁机逃跑,继续谋反,最终被康熙皇帝处死,这都是他罪有应得。

参考《清史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嘉佑嬉事神医弃女亿万暖婚之夫人甜又拽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烈火集团:早安腹黑BOSS学渣妹子又搞事情了快穿白月光有毒没你就不行掠夺诸天万界惊涛骇浪至尊修罗最强升级官术权欲场乔梁叶心仪重生六零幸福攻略盖世仙尊内真仙奇缘II封魔逆天丹帝暗黑破坏神之毁灭不朽圣尊
经典收藏黄天之世为了成为勇者的那一天战狼狂兵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老鼠公爵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红楼欢歌许愿穿古:续命行医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在女尊世界成了香饽饽寒门巨富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谬论红楼梦你呀就缺一味药一品国公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崇祯本纪
最近更新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从死囚到统帅九两金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三国:玄行天下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浮世离歌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红楼之百变奇瑛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河东与河西的故事汉阙惊澜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乡野奇途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