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干,林汐妍抱着设计稿踏进会议室时,指尖还沾着昨夜改图的铅笔灰。首席设计总监的位置空着,桌角摆着一杯黑咖啡,杯沿残留的口红印像枚褪色的印章——那是她五年前最爱的樱桃色。
实习生坐后排。人事部长敲了敲投影仪。林汐妍低头走向末座,余光瞥见门外的身影。肖时宇单手解着西装纽扣走进来,腕骨处的旧疤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她突然想起高中军训时,他曾用这只手替她挡开飞来的篮球。
关于铁路文化馆的设计方案,肖时宇的声音比记忆里更低沉,谁先汇报?
林汐妍的稿纸在掌心皱成一团。她设计的玻璃穹顶被排在最后,前几位资深设计师的方案充斥着冰冷的参数。她注意到,肖时宇的钢笔尖在方案边缘轻点——这是他当年批改军训报告时的习惯,总在重点处留下极小的墨渍。此刻墨点恰好落在了她设计的穹顶接缝处,像是给图纸盖了枚隐形的认可章。
直到投影仪映出她的速写稿——用铅笔勾勒的波浪形穹顶,每一道弧线都暗合铁轨的蜿蜒。
“实习生也来凑数?”工程部主管一脸不屑地嗤笑,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耳,“这种童话城堡能抗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原本嘈杂的讨论声也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工程部主管身上。林汐妍有些尴尬地坐在那里,她能感觉到周围人对她投来的异样眼光。
就在这时,林汐妍注意到了肖时宇的一个小动作。他的食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五年前,当他修改她的画稿时,铅笔也总是在他的虎口转出同样的弧度。
“那,王工认为抗震标准应该是多少呢?”肖时宇突然开口,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沉寂。
工程部主管似乎没有料到肖时宇会突然发问,他愣了一下,然后回答道:“至少八级!”
“哦?”肖时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不紧不慢地调出了去年中标的文化馆项目的档案,然后将屏幕转向大家,“王工,您主导的这个混凝土方案,抗震标准是七级。”
说完,肖时宇的指尖轻轻划过林汐妍设计图上的一处弧线,“而且,林汐妍的设计采用了波浪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震波,参考了日本奈良车站的设计。”
林汐妍听到肖时宇提到奈良车站,心中不由得一紧。她上周才将有关奈良车站的资料夹在旧书里还给了档案室,而那片褪色的蓝花楹标本,正是她用来做书签的。
可这弧形梁造价…
用再生钢材。潘叙白突然插话,镜片反着冷光,上周测试数据表明,新型合金强度达标。
肖时宇的钢笔在方案上画了个圈:具体参数会后补充。他抬眼的瞬间,林汐妍慌忙低头,却看见他袖口露出的表带——还是那条磨旧的牛皮款,边缘用金线补过,正是当年她送的毕业礼物。
散会后,林汐妍如往常一样去茶水间泡咖啡。她推开门,却看到肖时宇正站在水池边清洗咖啡杯。他的衬衫袖子卷到了手肘处,露出一截小臂,那道疤在他小麦色的皮肤上显得格外刺眼,比她记忆中的还要深一些。
林汐妍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道疤上,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想起了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回忆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放映。
“为什么帮我?”她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她紧紧攥着自己的袖口,上面还残留着铅笔的痕迹。
肖时宇擦杯子的手微微一顿,似乎有些惊讶于她的问题。他抬起头,目光与林汐妍交汇,然后轻声说道:“你画的观景窗角度有问题。”说着,他伸出手,毫不迟疑地从林汐妍的口袋里抽出那支铅笔,在旁边的便签上迅速地画出了一条修正线。
“逆光会灼伤展品的。”他解释道,语气平静而温和。
林汐妍凝视着他手中的铅笔和便签,一时间有些失神。她突然想起了十六岁时的肖时宇,也是这样手把手地教她画军靴。那时的他,阳光正好,铅笔灰轻轻地沾在他的鼻尖,宛如落下了一场小雪。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那年,花落夏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