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屿科技内 潘叙白 & 唐果
键盘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雨点,几乎没有停歇。潘叙白的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代码和数据流。
他正在构建的周凛行为模型旁边,一个独立的窗口正以惊人的速度编译着一个极其隐蔽的程序模块——肖时宇要求的“特制版”数据包后门。
“心跳监测伪装层植入成功……核心逻辑绕过了标准验证协议……触发条件设定为……对特定底层架构的深度扫描……”
潘叙白低声自语,手指快得几乎出现残影,眼神专注得像在雕琢一件绝世艺术品,只是这件“艺术品”承载着巨大的风险。
唐果坐在他旁边的桌子上,双脚悬空轻轻晃着,面前摊着三台平板电脑。一台实时监控着警方对各家亲友保护点的反馈(显示一切正常,周凛的爪牙果然被挡在了外面),一台滚动着网络暗流中关于“北极星”、“周凛”的零星碎片信息(已被她巧妙引导至无害方向),还有一台则开着加密通讯频道,随时准备响应其他伙伴。
“叙白,”她忽然轻声开口,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落在潘叙白紧绷的侧脸上,“你说……那个‘特制版’,真的能骗过周凛吗?万一他……”
她没说完,但担忧清晰可见。
潘叙白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了一秒,镜片后的目光依旧冷静:“没有万无一失。但周凛此刻最渴望的是‘真实’的核心数据,验证流程会聚焦于价值确认,而非底层陷阱。这是心理盲区,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侧过头,看着唐果眼中真实的忧虑,声音难得地放缓了一丝,“别怕,逻辑环我做了三重,没那么容易破。”
唐果看着他眼中那份属于技术天才的绝对自信,心里的不安奇异地被抚平了一些。她伸手,轻轻戳了戳潘叙白放在键盘旁、那个用了很久的二十块塑料水杯:
“那你……记得喝水。别光敲代码,脑子会烧坏的。” 语气带着她特有的、别扭的关心。
潘叙白愣了一下,看着那个廉价的水杯,又看看唐果微红的脸颊,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低低“嗯”了一声,破天荒地真的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文化馆外围 陆昭 & 温书瑶:
夕阳的余晖给废弃的铁路文化馆镀上了一层悲壮的暖金色。陆昭穿着不起眼的工装,像一名普通的管线检修员,正利用专业设备,对着一面斑驳的墙体进行微震探测。耳机里传来温书瑶清晰而柔和的声音:
“陆昭,根据旧图纸和结构扫描,你正对的那面墙后方,理论上应该有一条废弃的通风管道,直径约50厘米。你探测到的轻微空腔回音,很可能就是它。注意听,管道内如果有持续的、非常低频的嗡鸣,可能是周凛布设的简易震动传感器。”
陆昭屏息凝神,将探测仪的灵敏度调到最高。果然,在仪器捕捉到的细微震动频谱上,一个极其微弱的、规律性的低频信号被标记出来。“找到了,是传感器。位置确认。”他低声回复。
不远处,温书瑶坐在一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里,膝上放着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声波分析界面和叠加的文化馆3d结构图。她戴着监听耳机,一边接收陆昭的反馈,一边快速调整参数。
“好。另外,我筛选出了几个最可能刺激到周凛的声波频率段,主要是当年他那个失败项目中引发设备共振和操作员不适的频点。结合文化馆内部的混响结构……如果必要,我们可以尝试定点投射,制造干扰。”她的声音冷静而专业,但陆昭能听出那平静下压抑的紧绷。
“知道了。你那边……注意安全。”陆昭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低沉而简短,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温书瑶的目光透过车窗,落在远处陆昭专注而警惕的背影上,心头微暖。“你也是。”她轻声回应。两人之间没有更多言语,只有耳机里传递的、关乎生死的精确数据和无声流淌的信任。
林汐妍家阁楼 肖时宇 & 林汐妍
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木头的陈腐气味。阁楼空间不大,堆满了各种蒙尘的旧物。
林汐妍正跪在一个打开的旧木箱前,小心翼翼地翻检着里面泛黄的图纸、笔记和零散的零件。她动作麻利,眼神专注,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旧物细节的敏感。
肖时宇则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借着阁楼小窗透进来的黄昏光线,仔细查看墙上钉着的一张巨大的、手工绘制的文化馆早期管道系统示意图。
他的眉头紧锁,手指在图纸上缓慢移动,似乎在记忆和印证着什么。然而,他的注意力却无法完全集中。眼角余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那个在灰尘中忙碌的纤细身影,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他本该留在时屿坐镇指挥,或者去看看陆昭的侦察进度。但他做不到。让林汐妍独自回家翻找这些可能潜藏危险的旧物?
一想到周凛的疯狂,想到他可能还有未暴露的眼线,肖时宇就无法抑制那股从心底涌上的恐慌。他必须亲自在她身边。
“找到了!”林汐妍忽然轻呼一声,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她从箱子底层抽出一本用牛皮纸包着的、厚厚的工作笔记,封面上用钢笔写着“文化馆日常维护记录 - 林建国”。
她迫不及待地翻开,灰尘簌簌落下。里面是父亲工整却略显潦草的字迹,记录着各种维修事项、零件更换记录。她快速翻阅着,寻找可能与周凛或特殊结构相关的记载。
肖时宇立刻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目光也投向那本笔记。“怎么样?”
“等等……这里!”林汐妍的手指停在一页,“‘83年7月15日,暴雨。地下储藏室西侧主通风口因杂物堵塞严重,与周工(凛)共同清理。周工对管道内壁一处异常锈蚀点特别关注,反复测量拍照,言及结构隐患……疑与早年其未通过之设计方案有关?’”
“异常锈蚀点?结构隐患?”肖时宇眼神一凛,立刻联想到周凛对霉味的厌恶和对那个“叉”的执念,“位置有详细记录吗?”
林汐妍仔细看着笔记:“有!他画了个简图,标明了大致区域,就在西侧通风管道拐角处!我爸还备注了一句:‘周工神色激动,似有发现,但未多言’。”
这很可能就是周凛当年试图证明自己方案正确性的“证据”,也是他如今选择将人质藏匿于此、甚至可能布设毁灭装置的心理支点!一个关键的、可能被所有人忽略的弱点!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振奋。就在这时——
“咳咳……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一个温和的声音从狭窄的阁楼楼梯口传来。
林汐妍和肖时宇同时抬头,只见陈默正扶着梯子,有些费力地探出半个身子。他依旧戴着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穿着简单的格子衬衫,手里还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却锐利地扫过阁楼里的两人和他们手中的笔记。
“陈老师?”林汐妍有些惊讶。
“陈默?”肖时宇站起身,眉头微蹙。这位秘密资助他们创业的天文老师兼投资人,此刻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陈默笑了笑,踏上阁楼,将手中的文件袋递给肖时宇:“听说你们在找文化馆的线索?正好,我整理旧物时,发现了这个。”
他指了指文件袋,“当年文化馆筹建时,我父亲作为顾问参与过地质勘测,这是他留存的原始地质结构图和……一份关于西侧区域可能存在局部沉降风险的内部评估备忘录的影印件。也许……能跟你们找到的东西,对得上?”
肖时宇立刻接过文件袋,抽出里面的图纸和文件。泛黄的纸张上,清晰的标注和专业的分析,与林父笔记中那个“异常锈蚀点”的位置惊人地吻合!这份来自官方视角的内部风险记录,其分量远超个人笔记!
“陈老师,这太关键了!”林汐妍惊喜道。
肖时宇看着手中的文件,又看向陈默,眼神复杂:“您……”
陈默推了推眼镜,笑容温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不用谢我。我只是觉得,是时候让一些尘封的真相,重见天日了。另外,”
他看向肖时宇,意有所指,“有些路,注定要一起走才安全。” 显然,他知道了肖时宇坚持跟来的原因。
肖时宇抿了抿唇,没有否认,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黄昏街道上
离开林家时,已是黄昏。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色,街道两旁的蓝花楹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紫色的花瓣零星飘落。
肖时宇和林汐妍并肩走在安静的街道上。他手里紧紧攥着那份从阁楼和陈默那里得来的宝贵资料,如同握着通往决战之门的钥匙。林
汐妍走在他身侧,手中还捏着父亲那本泛黄的笔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封面。
两人都没有说话,各自沉浸在巨大的信息和沉重的责任中。阁楼里的发现带来了希望,但周凛那“同归于尽”的威胁,如同冰冷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心头。
林汐妍悄悄侧过头,看着肖时宇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冷硬紧绷的侧脸线条。她知道他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知道他独自背负着那个危险的“特制版”计划。
她很想问,很想分担,但看到他眼底深处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和保护欲,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此刻的沉默,也是一种理解和信任。
肖时宇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脚步微微放缓。他没有转头,只是那只没有受伤的左手,在身侧悄然张开,然后,轻轻地、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握住了林汐妍微凉的手。
他的手很大,掌心温热,带着薄茧,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那力度不轻不重,却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沉甸甸的力量——是守护,是承诺,也是在这暴风雨前的黄昏里,唯一能给予彼此的慰藉。
林汐妍的心猛地一跳,随即一股暖流驱散了指尖的凉意。她没有挣脱,反而微微收拢手指,回握住了他。
两人就这样牵着手,在飘落着紫色花瓣的黄昏街道上沉默前行。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仿佛要共同踏入前方那片未知的、充满危险的黑暗。资料和笔记被紧紧握在另一只手中,那是他们为营救至亲、为终结恩怨而握紧的武器和希望。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那年,花落夏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