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殇和叶羽琋以为与星辉游戏的交集早已成为过去式时,一封措辞严谨的邮件悄然抵达了顾殇的学校邮箱。发件人不再是之前那位创意总监,而是星辉游戏一位更高级别的副总裁,邀请顾殇和叶羽琋“共进晚餐,聊聊行业趋势与未来可能”。
邮件语气客气,但背后的分量不言而喻。与上次公开的、带有考察性质的展示不同,这是一次私下的、更可能触及实质的会面。
“他们……还没放弃?”叶羽琋看着邮件,心情有些复杂。星辉的光环依旧耀眼,但经历过之前的拒绝和与幻月平台的顺利合作,她不再像最初那样对其充满滤镜般的向往。
顾殇眉头微蹙,盯着邮件看了许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不仅仅是“聊聊”那么简单。
他们征求了周教授的意见。教授沉吟片刻,说:“去见见无妨。星辉毕竟是行业巨头,听听他们现在的想法,了解行业顶尖公司的思路,对你们没有坏处。但记住,你们现在有幻月的合约在身,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保持清醒,坚持初心。”
晚餐安排在一家格调高雅的私人会所。来的不仅是那位副总裁,还有一位看起来极其精干的技术负责人。寒暄过后,话题很快切入正题。
副总裁先是高度赞扬了《敦煌幻境》的独特价值和深圳展会上的表现,甚至对他们拒绝最初offer的“坚持和远见”表示了欣赏(尽管听起来有些言不由衷)。然后,他抛出了真正的目的:星辉希望以“战略投资”的方式,深度介入《敦煌幻境》项目。
他们提出的条件听起来极其诱人:远超幻月平台的资金投入、共享星辉顶尖的引擎技术和工具链、接入其庞大的全球发行渠道、甚至承诺为他们在星辉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创意工作室”,享有高度自主权。
但随之而来的条件也更为苛刻:星辉要求占有多数股份、核心知识产权需归属星辉、项目后续开发必须接入星辉的管理体系并接受其定期审核、甚至对最终成品的商业变现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我们认为,《敦煌幻境》的潜力远不止于一款独立的艺术游戏。”副总裁微笑着说,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它应该成为一款现象级的文化产品,甚至是一个Ip的开端。而这需要星辉这样的平台和资源才能实现。幻月能给的,我们可以给得更多、更好。”
技术负责人则补充了一些听起来很美的技术合作愿景,但细听之下,很多都涉及到将《敦煌幻境》的技术模块与星辉的现有平台进行深度绑定。
叶羽琋听得手心微微出汗。对方的条件像裹着糖衣的炮弹,资源丰厚得令人咋舌,但代价可能是彻底失去对《敦煌幻境》的主导权,让它变成“星辉出品”的一部分,而非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
她下意识地看向顾殇。他全程听得非常认真,但表情平静,几乎没什么变化,只有在对方提到某些技术细节时,眼神会锐利地闪烁一下。
当对方终于说完,等待他们的回应时,顾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几秒,然后非常清晰、冷静地开口: “感谢星辉的看重和如此优厚的条件。但目前的《敦煌幻境》,首先是我们想完成的一个作品,而非一个急于变现的产品。” 他顿了顿,继续道:“与幻月的合作很愉快,他们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创作自由和尊重,这目前对我们而言更重要。至于您提到的技术合作和发行渠道,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或许更适合项目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再考虑。”
他没有直接拒绝,但态度明确:他们更看重自主性和创作初心,而非单纯的资源堆砌。
副总裁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似乎有些意外于他们的“固执”。他又尝试着从行业竞争、发展速度等角度劝说了一番,但顾殇的态度始终温和而坚定,叶羽琋也在一旁适时地补充表达他们对项目艺术风格的坚持。
晚餐在一种略显微妙的氛围中结束。送走星辉的人后,叶羽琋长舒一口气,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 “我刚才……没说错话吧?”她有些不确定地问。 “没有。”顾殇摇摇头,看向她,眼神肯定,“你说得很好。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枷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你是我生命里最大的惊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