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实验室的灯光,在经历了关于材料难题的激烈讨论后,似乎都带上了一丝疲惫的昏黄。压抑的空气尚未完全散去,肖雅提出的“寻找远古材料”的方案,虽然指明了方向,但那浩瀚无垠、线索寥寥的搜寻范围,依然像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迷雾之海,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这思绪纷杂、规划未定的当口,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波动,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悄然荡开。
源头,是那三枚被妥善安置在特制力场容器中的钥匙部件。
它们自“寂静坟场”和“无限商场”被带回后,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一种近乎沉睡的沉寂,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或者被主动激发时,才会产生能量涟漪。然而此刻,没有任何外部刺激,那枚“记忆泪滴”率先泛起了微光,不再是之前那种指向明确危机或副本的、尖锐的共鸣,而是一种更低沉、更缓慢的脉动,仿佛沉睡巨兽的心跳。
紧接着,“生命种子”那翠绿的光泽也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拨动,轻轻摇曳起来,散发出充满生机的柔和辉光。最后,连那枚“共鸣音叉”也发出了几乎不可闻的、却能让周围空气产生细微震颤的嗡鸣。
三种不同性质的光芒与波动,并非各自为政,而是在容器内交织、缠绕,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和谐共振。这共振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亟待解决的危机,也没有带来任何危险或紧迫的预感。它更像是一种……低语,一种充满耐心的、不断重复的指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这异象吸引。
“钥匙……有反应了。”零轻声说道,她的眼眸最先捕捉到那细微的变化。她向前几步,靠近力场容器,白皙的手指轻轻悬停在透明罩壁之外,仿佛在感受那无形的波动。“它们……在‘说话’。”
林默、肖雅、秦武和邵博士立刻围拢过来。肖雅迅速调出监测仪器,全息屏幕上瞬间跳动着复杂的数据流。
“能量读数平稳上升,但未超过安全阈值。”肖雅语速飞快地汇报,“波动模式……很奇特,非攻击性,非警示性,更像是一种……标识,或者说,信标。”
“它们在指向什么?”秦武盯着那三枚交相辉映的钥匙,粗犷的脸上写满了警惕与好奇。他对这种超出直接物理攻击范畴的现象,总是抱持着最原始的戒备。
林默闭目凝神,尝试调动那已变得极其微弱的“真言回响”。头痛并未袭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模糊的、方向性的感知,如同在浓雾中看到远方灯塔射出的一缕微光。他睁开眼,目光锐利地投向实验室一侧那巨大的、实时更新的全球能量态势星图。
几乎在他目光投过去的同时,肖雅也发现了异常。
“星图有变化!”她操控着控制台,将钥匙共鸣的频率与星图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只见星图上,代表着全球无数或强或弱能量节点的光点依旧如常闪烁,但在北极点附近,一个原本极其微弱、几乎被背景噪音淹没的能量标记,此刻正以一种与钥匙共鸣完全同步的频率,稳定而清晰地增强、闪耀!
那光芒并非代表混乱与侵蚀的猩红,也非代表自然能量的蔚蓝,而是一种纯净的、带着古老韵味的乳白色光晕。它在星图上稳定地呼吸着,如同冰川下沉睡的心脏被悄然唤醒。
“坐标锁定!”肖雅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北纬90度,北极点冰盖之下,深度……难以精确测算,至少在三千米以上的冰层,或者更深的岩层之中!”
“北极?”邵博士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那里环境极端,冰盖厚重,地质结构复杂,而且……根据我们之前的情报和‘异策部’共享的数据,虽然全球各地都有异常节点,但北极区域的能量反应一直相对平稳、低频,从未被列为高优先级目标。”
“钥匙的指引,不会无缘无故。”林默沉声道,他的目光紧紧锁定了星图上那个乳白色的光点,“尤其是在我们刚刚确定下一步行动方向的时候。这太过巧合。”
零将手掌完全贴在了力场容器的外壁上,她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我感受到了……‘呼唤’。”她的声音空灵而缥缈,仿佛意识已经随着钥匙的共鸣去往了极远之地,“不是声音,是一种……吸引。冰冷,但纯粹。古老,但并非死寂。那里……有‘基石’需要的东西。”
“材料?”秦武立刻抓住了关键,“你们刚说缺造‘基石’的材料,这钥匙就指着北极?意思是,北极冰层下面,埋着我们能用的‘超级材料’?”
“极有可能!”肖雅兴奋地接话,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调出北极地区的地质档案和历史能量记录,“大家看,钥匙共鸣指向的这个点位,其能量特征与我们刚刚建立的、基于‘编织者’遗迹的‘远古材料特征模型’有高达78%的吻合度!虽然信号经过冰层和岩层的衰减已经非常微弱,但基本特性不会错——极高的能量惰性、近乎完美的结构稳定性表征!”
她将模型比对图投射到主光屏上,两条曲线虽然在幅度上差异巨大,但其波峰波谷的出现位置、衰减模式,都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
“这……这简直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导航!”邵博士也难掩激动,“我们刚刚还在讨论如何大海捞针,钥匙就直接把针的位置标了出来!虽然环境极端,但目标明确,这比我们盲目搜寻效率高了无数倍!”
希望的光芒,瞬间驱散了之前的阴霾。材料难题的破解,似乎出现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径。
然而,林默依旧保持着冷静。“钥匙的指引明确了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路途平坦。”他看向星图上那片被冰雪覆盖的白色区域,“北极,三千米冰盖之下……这本身就是一道天堑。我们需要考虑几个现实问题。”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第一,环境。极端低温、厚达数公里的冰层如何穿透?冰盖下的地质结构不明,可能存在巨大的空腔、水脉,甚至是被冰封的古老地貌,勘探和作业难度超乎想象。第二,未知风险。钥匙感应到的是‘材料’,但那里是否也存在守护机制?像‘编织者’遗迹那样的自动化防御?或者……被冰封的、来自远古的危险?第三,国际态势。北极并非无主之地,虽然环境恶劣,但其战略地位和资源价值一直备受瞩目。我们的大规模行动,必然会引起相关国家的注意和警惕。”
秦武拍了拍胸口,发出沉闷的响声:“环境再恶劣,还能比深渊副本里的规则怪谈更吓人?冰层厚,我们就想办法钻透它!有怪物?那就更好办了,我的拳头早就饥渴难耐了!至于其他国家……”他看向邵博士和林默,“这得靠你们去周旋了。”
邵博士点了点头:“‘异策部’可以出面协调,以联合科考或资源勘探的名义申请许可。毕竟,‘基石’计划关乎全球稳定,在共享部分非核心数据的前提下,争取到通行权和作业权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一个周密且可信的行动方案。”
肖雅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我立刻开始分析北极冰盖结构数据,模拟最佳的钻探或熔穿方案。同时,需要设计能够在极端低温和高压环境下工作的勘探设备和样本采集工具。零,”她看向零,“你的感知至关重要,在接近目标时,需要你精确锁定材料的具体位置和形态,避免破坏性开采。”
零轻轻点头:“我会尽力。那里的‘呼唤’很清晰,只要靠近,我应该能‘看’到。”
林默最后总结,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为这场刚刚被点燃的热情注入了定力:“既然如此,目标明确——北极冰盖之下,钥匙指引的远古材料。肖雅和邵博士团队负责技术支持与外交筹备;秦武,挑选精锐队员,开始进行极地环境和可能发生的战斗训练;零,继续感受钥匙的共鸣,尝试获取更多关于目标地点的细节信息。”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那三枚依旧在轻轻共鸣的钥匙上。
“这一次,不再是盲目的探索,而是带着明确使命的远征。钥匙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指明了方向,这是机遇,也意味着责任。我们必须成功,将‘基石’所需的材料带回来。”
实验室内的气氛已然不同。之前的迷茫和沉重被一种目标明确的紧张感和昂扬斗志所取代。钥匙的再次指引,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不仅指出了材料的方向,更重新点燃了所有人心中对于实现“基石”计划的信念。
北极,那片永恒的冰封之地,此刻在星图上闪烁着诱人而神秘的光芒。一场深入冰川之下、追寻远古遗泽的艰难远征,即将启程。而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为整个星球编织守护之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深渊回响无限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