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你可有证据?” 景帝的声音不高,听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或许正隐藏着滔天的怒火。
龙椅扶手上的鎏金龙头被阳光映得刺目,仿佛下一秒就要噬人。百官齐伏于地,额头贴紧冰冷的金砖,连呼吸都小心翼翼,唯恐一丝浊气触怒天颜。
华文单膝跪地,铁甲铿然,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高举过头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确凿证据!这是臣搜集到的谢远与‘江南大儒’往来的信件,请陛下过目!”
话音落地,殿内像被抽走最后一丝暖气。几位老臣的胡须微微颤抖,他们听出“江南大儒”四字的分量——那是先帝末年因“文字狱”被流放的一群儒生,十余年来在江南讲学,表面清谈,暗里却传抄旧史、讽议朝廷,早已被密谍司列为“阴结”之首。若谢远果真与他们往来,便不是简单的“党附”,而是谋逆。
内侍总管会意,疾步下阶,双手接过奏折,又猫一般无声地退回龙椅旁,将折子轻轻置于御案。景帝接过奏折,缓缓翻开,仔细地查看起来。每翻一页,殿中寒意便重一分。纸页沙沙,像雪落刀锋。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景帝手中的奏折上,心中忐忑不安,等待着景帝的裁决。
奏折中的信件字迹工整,言辞却颇为 “隐晦”。其中几封信中,多次提及 “故国旧主”“时机未到” 等字眼,虽然没有明说要谋反,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意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谋逆之事。
景帝越看,脸色越是阴沉,手中的奏折仿佛有千斤重。他将奏折重重地放在龙椅旁的案几上,啪——”最后一页合拢,景帝阖目,指尖在龙案上轻敲三下。满殿心跳似被这三下敲停。
殿内的文武百官顿时吓得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陛下息怒!”
华文见状,心中暗自得意,却依旧装作恭敬的模样,说道:“陛下,谢远身为朝廷命官,却勾结前朝余孽,意图谋反,此等大逆不道之举,若不严惩,恐会动摇国本,还请陛下明察!”
此时,站在文官队列中的几位与谢家交好的大臣,心中焦急万分,却又不敢轻易开口为谢远辩解。他们知道,此刻景帝正在气头上,而且华文手握京畿卫戍兵权,势力庞大,若是贸然开口,不仅救不了谢远,反而可能会引火烧身,连累自己和家族。
大殿内的寒意愈发浓重,一场关乎谢家生死存亡,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朝堂格局的风暴,正悄然拉开帷幕。而远在江南的谢远,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凶险的宫廷斗争之中,即将面临灭顶之灾。
朝阳已升至太和殿檐角之上,金色的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却照不进殿内凝滞如铁的气氛。华文那句 “参江南织造谢远勾结前朝余孽、意图谋反” 的话音刚落,仿佛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惊浪。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春风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