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药庐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清心草的白色花瓣在陶锅中渐渐融化,与当归、甘草等药材熬煮出琥珀色的药汁。林啸天站在灶台前,手持木勺轻轻搅拌,眼神专注——这是炼制清心丹的关键一步,火候多一分则药毁,少一分则药效不足。
林惊尘、苏慕言和陈默围在一旁,大气不敢喘。陶锅下的炭火噼啪作响,药汁表面泛起细密的泡沫,随着时间推移,泡沫渐渐凝结成淡绿色的药渣,沉到锅底。林啸天仔细观察着药汁的颜色,突然说道:“惊尘,把灶里的炭火撤去一半,改用文火慢炖。”
林惊尘赶紧上前,用铁钳夹出几块烧得通红的木炭,药庐里的温度顿时降了些。他看着父亲熟练的动作,想起小时候在青萍镇,父亲也是这样在灶台前熬药,那时他总觉得熬药是件枯燥的事,如今才明白,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里,藏着无数的经验与心血。
“清心丹的炼制最讲究‘耐心’。”林啸天一边搅拌药汁,一边说道,“当年你爷爷教我炼制此丹时,我曾因为心急,毁了三锅药材。这药不仅能压制淬火秘术的邪气,还能清心凝神,若是炼得好,甚至能化解习武之人走火入魔的风险。”
苏慕言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林伯父,那这清心丹需要炼制多久才能成?”
“还得等两个时辰。”林啸天指了指陶锅,“等药汁熬成膏状,再搓成药丸,裹上蜂蜜,才算真正炼成。在这之前,一刻都不能离开,得时刻盯着火候。”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几人轮流守在药庐里,添炭火、搅药汁,不敢有丝毫懈怠。陈默还特意去山下的蜂农那里买了新鲜的蜂蜜,准备给清心丹裹衣。
终于,在夕阳西下时,陶锅里的药汁熬成了深绿色的药膏,散发出清新的药香。林啸天小心翼翼地将药膏舀出来,放在瓷盘里,待药膏稍微冷却后,用手将其搓成一颗颗黄豆大小的药丸,再裹上一层蜂蜜。
“成了!”林啸天拿起一颗清心丹,递到林惊尘面前,“你试试,看看药效如何。”
林惊尘接过清心丹,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的感觉从舌尖蔓延到全身,之前练剑时积累的疲惫瞬间消散,连胸口的气息都顺畅了许多。“太神奇了!”林惊尘惊喜地说道,“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苏慕言和陈默也各拿了一颗丹药,服下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丹药的药效比我想象中还要好!”苏慕言感叹道,“有了它,就算遇到修炼了淬火秘术的焚天门余党,咱们也不用怕了!”
林啸天将剩下的清心丹装进瓷瓶里,递给沈清玄(他特意赶来药庐查看炼制情况):“沈贤侄,这瓶清心丹你先拿着,分发给武当弟子和各派武林人士。剩下的这些,咱们留着备用,以防焚天门余党反扑。”
沈清玄接过瓷瓶,对着林啸天拱手道:“多谢林伯父!有了清心丹,咱们就能彻底清除江湖上的邪气,让百姓们安心了。”
当晚,武当山举办了一场武林大会,邀请了江湖各派的掌门和弟子。林啸天在大会上展示了清心丹的药效,还将炼制方法告知了众人,希望大家能一起炼制丹药,共同对抗可能出现的危机。
各派武林人士纷纷表示赞同,不少人还主动提出要帮忙寻找清心草,扩大丹药的炼制规模。林惊尘看着眼前团结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父亲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铸剑盟守护江湖的使命,也终于有了传承。
大会结束后,林惊尘独自来到紫霄宫的屋顶,看着天上的明月。苏慕言和陈默也走了上来,坐在他身边。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苏慕言问道,“清心丹已经炼成,焚天门余党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你还会继续留在武当吗?”
林惊尘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向往:“我想先回青萍镇,给娘和乡亲们立个碑,告诉他们,焚天门已经被打败了,江湖安宁了。然后,我想和爹一起,四处走走,看看这天下的大好河山,也看看咱们守护的这片土地。”
陈默笑了笑:“那我跟你们一起去!我还想跟林伯父学学炼制丹药,以后要是有人需要,我也能帮上忙。”
苏慕言也点头道:“算我一个!我正好想四处游历,看看江湖的样子,顺便帮你们打探焚天门余党的消息。”
林惊尘看着身边的同伴,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有父亲和同伴们在身边,只要心中的正义和信念不熄,他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月光洒在三人身上,照亮了他们年轻而坚定的脸庞。武当山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为这和平的江湖祝福,也在为这新的传承喝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剑起万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